2020年中考作文名校名師預測:《寂寞與輝煌》作文導寫
快速審題,無非是「三抓住」:抓住題幹,抓住提示語,抓住關鍵語句,沿著順向、逆向、側向作發散思考,圍繞「什麼是」、「為什麼」、「怎麼樣」進行揣摩。
本話題是一個二元關係題,所寫文章必須顧及兩者關係。如何快速而準確把握兩者關係以儘快入題?我們可以這樣操作:
(1)分析概念規避誤區。這裡的兩個概念,「輝煌」不會有歧義,「寂寞」不是平時意義上的「孤單」或「孤獨」,而是指遠離鮮花掌聲讚美默默地前行,如錢鍾書般的「一本一本看下來」的耐得寂寞。
(2)添加信息迅速定位。比如,①「寂寞」對「輝煌」。我們可以思考:「寂寞」對「輝煌」有沒有意義?有什麼意義?這樣可以馬上得出:寂寞是輝煌的一個條件,即輝煌必須要耐得寂寞。②「輝煌」對「寂寞」。我們可以思考:「輝煌」後還要不要「寂寞」?這個命題的意義是什麼?這樣就可以得出:輝煌以後要寂寞很難,但是因為人生和事業都是無止境的,所以輝煌以後更需要寂寞。
(3)分析材料驗證思考。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分析材料這個環節,也可以放在第一步,(尤其是對那些只有材料沒有提示語也不告訴你話題的)但是既然本作文材料把話題告訴你了,你直接從話題入手可能更快進入正確的思維領域。然後在分析材料,以驗證思維的正確性。這個話題,第一段講的是錢鍾書因為耐得寂寞所以有那麼大的輝煌,第二段講的是錢鍾書輝煌以後不願接受媒體採訪,還甘於寂寞,始終保持一個學者的冷峻。可見上述思考是正確的。
(4)深入思考細化認識。找到兩者關係不等於文章就能深刻,我們還得對兩者關係作深入的拷問:什麼是「寂寞造就輝煌」?為什麼「寂寞造就輝煌」?
(1)寂寞為什麼成就了某些人的輝煌?
①寂寞可以讓人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幹擾從而潛心鑽研醉心研究。
②寂寞可以讓人去掉浮躁急功近利之心從而有可能通過紮實努力而做成大事、大學問。
③寂寞可以讓人始終保持冷靜心態從而能不斷地正確審視自己,修正自己的目標。
④寂寞可以讓人有時間去思考從而使思維和思想日趨成熟。……
(2)輝煌以後為什麼還需要寂寞?
①人生是發展的,事業是無止境的,眼前的輝煌轉眼間就可能落後,就會如過眼煙雲一樣,所以還得守住寂寞再創輝煌。
②輝煌後往往被鮮花、掌聲包圍,一個人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想守住寂寞、能守住寂寞都是一種大智慧。
③輝煌後守住了寂寞,可以避免無謂的時間和精力損耗,給自己留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才可能取得更大的輝煌。……
(1)不著邊際,胡亂聯想。
①愛使人輝煌。
②生前寂寞,身後輝煌。或者生前輝煌,身後寂寞。
(2)違背邏輯,強加關係。
①只要寂寞,就能輝煌。或者是寂寞後一定輝煌。(把必要條件當作充要條件)
②因為寂寞,所以輝煌。(把必要條件當作因果必然)典型的說法是:屈原是寂寞的,所以屈原成了我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李白是寂寞的,所以李白成了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清照是寂寞的,所以李清照成為宋代著名女詞人。
(3)說話絕對,缺乏分寸。
①寂寞是短暫的,輝煌是永恆的。
②祈求輝煌,討厭寂寞。
③寂寞人生,輝煌人生。
(1)選定文體。
兩個原則:
①材料本身適合寫何種文體。
②作者自身寫何種文體為專長。根據筆者的體會和考場作文的實際得分狀況,我以為寫一篇規範的議論文要比寫一篇記敘文來得容易,容易構思,得分也平穩。當然,記敘文不容易寫好,但是如果寫好了,得分是很可觀的。
兩大警示:
①文體意識要強。寫出來的文章,如果是議論,必須有明確的中心論點,必須是擺事實講道理的,那麼大段的記敘事例就不合適;如果是記敘文,必須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表達手法是記敘和描寫,尤其是傳神的細節描寫,那麼簡單敘述加大段的議論就不合適。
②要符合文體的基本特徵。比如寫戲劇,寫格律詩,寫雜劇套曲小令,要做到「文如其體」。
(2)謀篇布局。
如果寫議論文,可以從上邊的思考中選擇兩到三個認識,按照合理的邏輯層次進行論證。開頭呈現中心論點,中間用並列式(或對照式)、層進式排列分論點,然後選擇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有詳細的、有簡略的加以闡述,結尾把中心論點再換個角度點擊一下,使認識升華。
如果寫記敘文,從上邊的立意中選擇一點或兩點,設定人物、場景和事件,通過描繪兩到三個片段或編織一段引人入勝的情節或點染兩三個傳神的細節,塑造那麼一兩個人物,演繹由寂寞走向輝煌這個主旨。
(1)從課本中尋找與話題類似的材料。(這是首先倡導的)比如本話題「寂寞與輝煌」,是說錢鍾書就是在「一本一本」的閱讀(寂寞)中成就了大學問家和大作家(輝煌)。
①莫泊桑師從福樓拜,在十年時間裡刻苦練筆,寫成了一篇一篇文章,但是全部扔了沒有拿出去發表一篇作品,一直到寫成短篇小說《羊脂球》,作品一發表即震動法國文壇。成名後的作家還能沉寂下來刻苦寫作,所以一生著作十分豐厚,被譽為十九世紀法國「短篇小說之王」、一個「卓越超群、完美無缺的文學巨匠」。
②北宋王安石筆下有《傷仲永》一文,說仲永是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5歲時就很有詩才,但是他那喜不自禁的父親不讓他沉寂下來繼續讀書做學問,而是「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用詩換錢,求取名利。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
③比如,魯迅、居裡夫人、愛因斯坦等等古今中外名人。
(2)從生活中尋找鮮活的事例。
①感動中國」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甘當一介農夫,在寂寞中播撒智慧,在寂寞中收穫富足。
②「感動中國」的貧困山區教師徐本禹等。
③回望人類文明史,真正的智慧、偉大的思想和發明,絕大多數並非產生於熱鬧之中。被孔子喻為「龍」的老子,在「國立圖書館」期間幾乎沒有著述,西出函谷關,應關令尹喜再三懇求,才在牛背上寫下《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字。那五千字很是了得,立刻贏得一片輝煌。然而,老子徑直西去,把輝煌遠遠拋在身後,留予世人去研究,自己仍舊獨個享受寂寞。
④藝術,特別是真正的藝術,註定是孤獨人的事業。寂寞中人,感情最為豐富細膩,能夠體驗人所不能體驗的生活,感悟人所不能感悟的道理,發現人所不能發現的創想,獲取人所不能獲取的能量,最後成就人所不能成就的事業。為什麼許多作家成名前寫出傳世之作,成名後卻業績平庸?是因為出名後應酬太多創作時間無法保證,還是出名了地位高了無法深入生活,抑或是因為失卻了原先使他變得十分敏銳而智慧的孤寂心境?
⑤冰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女作家。7歲的她就開始讀《三國志》《水滸傳》《聊齋志異》,雖然讀得一知半解,但是興趣越發濃厚,稍大一點,她竟然習慣於枯坐書桌旁,連最喜歡去的海邊也不去了,一天到晚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她似乎被夥伴遺忘了,她也把夥伴給遺忘了。房間裡是書,腦海裡是人物和故事。別人都在為她的孤寂擔心,可是她並不意識到也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寂寞。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孤寂著,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痴迷著。終於有一天,中國文壇上多了一位清新亮麗的女性,她以畢生的精力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冰心化寂寞為痴,在喧囂的塵世掃出一方淨土,淨化自己,她對寂寞做了最好的詮釋。
⑥因為甘於寂寞,居裡夫人面對榮譽不驕不傲,將珍貴的獎章給孩子當玩具,教育其說,榮譽只能玩玩而已,正是由於這種態度,才使她登上科學巔峰,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真正永恆的輝煌。
⑦瓦特在發明蒸汽機後整天忙於各種應酬,而荒廢人生,再也沒有其他發明造福人類,他的人生最終寂寞。
⑧曾經顯赫文壇一時的大仲馬,在寫了《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後躺在榮譽造就的黑色墳墓中,終於寂寞餘生。
⑨堅守「寂寞」的兩位壽者符號
不知道長期居於同一城市的孫犁、馬三立,生前可有過交往交流,筆者發現這一從文一從藝、一主「雅」一主「俗」的兩位大師,竟有著那麼多的相似之處!
二位都是生命的壽者。行年九十,按《左傳》「中壽百歲」的標準,都是接近「中壽」的中國文壇藝屆的兩位耆宿。
二位也是創作的壽者。創作生命力如此旺盛!孫犁最後20年,以每兩年一本的頻率連續出了10本書。從《荷花澱》到《曲終集》,70年的文學長旅,將數百萬字的作品留在了這個世界。馬三立直到88歲才告別演出,80載的相聲生涯,數百個耐人品味的段子有口皆碑,馬大哈、開會迷,早步入了辭書……
二位的作品都不好趨時趕熱。筆下嘴上,不約而同地遠離「大喊大叫」,拒絕提高嗓門。題材都不那麼「重」,旋律也不那麼「主」。即使如《荷花澱》、《鐵木前傳》,也是武戲文唱,舉「重」若「輕」。而馬三立,裝的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市井視角的眾生相。與今日那種大讚農民如何坐寶馬、使筆記本電腦、反穿裘皮大衣、臥室裡兩部等離子電視機的「假大空」相聲,真是雲泥之隔!
二老都鍾情於恬淡平和的風格。「荷花澱派」的倡導,「文哏」「冷幽默」的一貫,特立獨行,獨樹一幟。賈平凹說:孫犁的文章好到你不覺它是文章,難尋技巧。讀他的文章,如讀書帖般舒服,也想見其書家的自在。而愈到後來,則愈顯其簡淡超逸老到,臻於「大味必淡」,「大道低回」的爐火純青。馬三立則專以「我」為嘲笑對象,讓你大笑之後也跟著自嘲,嘲笑的正是人性的弱點。他以特有的「嘮叨勁兒」,使勁兒地將腮幫子往裡嘬,聲平氣和耳語聊天式地「逗你玩」。從不高臺教化,不恩賜、強加笑聲。哀而不怨,俗不傷雅,婉而多諷,樂而不淫。傳統在他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張揚與提升。
有評論家說孫犁的作品是不可模仿也無法模仿的:「孫犁是最易被社會誤解的作家,也是最易讓模仿者『上當』的作家。」無獨有偶,也有評論家說馬三立是無法模仿的:「誰不學馬三立誰不會說相聲,誰學會了馬三立誰也說不好相聲」。風格獨絕簡直讓二位成了「孤家寡人」。
二位的為人也似乎相約,都是低調兒的。遠離塵囂,固守寂寞;都未進官場,不當紅星,不吹不擂,無競無爭。始終生活於「行」外「圈」外:離文壇而不離文學,遠藝界卻不離相聲。正如馮驥才先生所說:這種寂寞是徹底的,真正的。在藝壇、文壇乃至大型晚會都崇尚鬧騰的當下,這真是和而不同的兩個「另類」。
聶紺弩有詩:「中年多隱痛,垂老淡虛名。」仿佛是專為二位而寫的。別看孫犁參加革命早,對於人事關係卻偏偏缺乏應有的知識,更無應對的能力。「文革」中,飽受迫害謫居陋室,幾次想到自殺。馬三立由青年時期的地攤餬口,到善良到對「政治」一竅不通,到「反右」中成為替罪羊,到「文革」遭同行以死相逼而跳樓……兩人的境遇竟是這樣驚人的相似。「淡虛名」,於是成為他們的一種哲學,一種境界。以近一個世紀的閱歷,二位看透人生參破世事,因而平淡中迸發激情,精微裡顯示骨氣;寧靜與致遠同在,孤傲與謙虛並行。一個是永與書為伴「副科級」的文學大師,一個是無需減肥的歡喜笑佛;一個是筆酣學富的大儒,一個是仙風道骨的長老。皆為「隱於世」的「大隱」!
「人心如明鏡清泉,雖塵積風擾,不可掩也。」(孫犁語)大智若愚,大強若弱。生前固守寂寞者,身後倒未必寂寞———如今孫犁的塑像坐落在天津日報大廈的廣場前;天津市民為名人海河立像的投票,馬三立得票是最高的……再回看文藝界一些人物整天露臉亮相、送往迎來、應景追風卻作品平庸、文思枯竭,身後倒成了真正的「寂寞」者,該是多麼有趣的社會「生態平衡」!
「仁者壽」———孔子的話,看來不無道理。馬三立71歲時自稱「幼童」寫下詩句:「昔日藥王壽高,今朝卻將他超,百歲焉敢稱老?齊璜亦屬壽夭。」這是仁者的胸懷。津門並世出現兩位大師級壽者、智者、仁者、聖者,看來堪稱一塊福地!
⑩在物慾橫流、作風浮躁的今天,樊錦詩甘於寂寞、樂於寂寞、耐於寂寞的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學習。廣大科技工作者應以樊錦詩為榜樣,戒驕戒躁,耐住寂寞,嚴謹踏實,潛心學問,自覺抵制金錢的誘惑,為祖國的科技事業而獻身。敦煌莫高窟不具備博物館的功能,也不適合對外開放,這就使得莫高窟的保護和開發矛盾重重。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大膽開拓創新,引進現代科學技術,積極倡導多學科交叉性,以敦煌壁畫材料的科學分析為切入點,嘗試進行古代壁畫原貌復原課題的研究,使科學與藝術有機地聯繫起來。他們把文物保護工作作為多學科的系統工程來抓,很好地解決了開發和保護的矛盾。
⑪諸葛亮在《戒子書》中寫道:『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一個人只有甘於寂寞,才能排除雜念,專心致志,將智慧、靈感全部集中調動起來,才能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⑫在力學上做出傑出成就的科學家牛頓,也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即使是朋友聚會,他也沒有和朋友歡飲達旦,而是一個人關在書房潛心研究,直到從書房出來,客人散去,看到桌上的雞骨,還誤以為自己已經吃過飯了。一個耐不住寂寞寞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
⑬大師劉海粟再三告誡學生,『要甘於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會寂寞。從巴金聲明『閉門謝客』到費孝通告示『關門盤點』,許多名家學者都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天地。事實告訴我們,只有甘於寂寞,才會創造人生的輝煌。
面對兩千多次的燈絲實驗失敗,他是寂寞的,但他更知道堅守寂寞是成功的必然之路,只有堅持不懈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把寂寞埋於心底,在成功那一刻照亮了全世界,汗水的結晶,寂寞的花朵,閃濼著睿智的光芒。
(3)從課內外尋找成語典故、俚俗諺語和名言警句。
①江郎才盡。
②十年磨一劍。(唐朝詩人賈島《劍客》一詩。此詩抒發了作者十年磨一劍,欲斬不平事的豪邁氣概。十年磨一劍,可謂久矣。但要成就一番事業,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在生活中只有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寂寞與孤獨,才能享受「磨劍」的樂趣,也才可能磨成那鋒利無比的「一劍」。)
③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無人問是寂寞,是長寂寞,是真寂寞,然而正因為有了那「十年寒窗無人問」的寂寞,才換來了「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輝煌。搞創作的人,誰沒有經歷過詩人那樣「無人問」的「寒窗」呢?即使名成利就的藝術家,要創作時,面對的,仍然是「無人問」的「寒窗」,何止「十年」,也許一生。)
④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泊也好,寧靜也好,無不是以忍大寂寞為前提。因此,大事業、大成就,其背後最重要的支持便是常人不堪忍受的大寂寞。)
⑤古來聖賢皆寂寞。(李白《將進酒》,意思是說聖賢皆由寂寞而成聖,成聖以後還能守住寂寞。一個人只有身處寂寞之中,才能真正反觀自省,才能感悟人生真諦,忘記世間一切庸俗;也只有在寂寞時,才能看見自己那歪斜卻實在的腳印。)
⑥我在寂寞中思索人生。(雨果)
(4)從自然界、動植物等處尋找材料。
①火山爆發的壯美。假如你讚美火山爆發的輝煌,那麼你就該讚嘆巖漿在地底下十年一百年一萬年幾百萬年幾千萬年乃至更久遠的時間在地底下運行奔突的寂寞。
②蟬兒鳴叫的嘹亮。假如你讚美蟬兒那嘹亮的歌喉如藝術家般的美妙,那麼你就該明白蟬兒為了這一刻,所忍受的寂寞。法國人法布爾像詩人一般的抒情:「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他覺得:「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什麼樣的鈸聲能響到足以歌頌它那得來不易的剎那歡愉呢?」
③梅花綻放的美豔。一枝紅梅在風雪中綻放,多麼輝煌,多麼美麗,但是你知道嗎?春天桃李滿園爭奇鬥豔,她寂寞著;夏天荷香滿塘清馨馥鬱,她寂寞著;秋天菊花舒展滿地鋪金,她寂寞著;……呵,那是怎樣的一種寂寞啊!
④蝴蝶飛舞的輕盈。春天,花園,蝴蝶輕盈飛舞,羨煞文人雅士,然而你知道她自困繭中那漫長的寂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