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長帶娃出去的時候不是抱在手裡,而是腰裡系一個像凳子一樣的東西,這個「帶娃神器」叫腰凳。不過,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科近期接診了好幾位寶媽 ,她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使用「腰凳」方式不對,傷了腰椎。
「今天上午接診了一位寶媽,就是因為長期使用腰凳導致腰5骶1椎間盤突出,腰椎退變,腰痛連及右下肢放射痛,行動困難!」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科臧平主治中醫師介紹說,特別是偏胖的寶寶如果坐在腰凳上,會引起父母腰椎受力的變化。父母如果本來就有腰肌勞損病史,會更容易造成腰椎病變。人體的脊柱及椎間盤周圍有許多肌肉及韌帶,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逐漸退變。如果受到外力的作用以及周圍肌肉韌帶的勞損則會影響脊柱的穩定及正常生理曲度,久而久之,導致脊柱退變,椎間盤突出,造成損傷。
另外,記者發現,很多家長使用腰凳時,沒有把穩定腰凳的腰帶繫緊,反而把腰帶系得松。也有很多家長為了方便,也不使用腰凳配套的肩帶。這些家長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走路的時候身體就會不由自主地後仰一些,目的是將重心後移,好讓坐在上面的寶寶更安穩,但這些都會影響自身的腰椎健康。
專家表示,使用腰凳要注意:第一,要把腰凳的腰帶固定在胯骨上方,不要系得太松,可以插入兩根手指即可。第二,「腰凳」不要長期固定在身體一側,每隔一段時間可以更換方向;第三,長時間外出時,最好佩戴「腰凳」配套的肩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腰部的負荷。第四,在寶寶哭鬧時,最好將寶寶從「腰凳」上抱下安撫,減少孩子身體在腰凳上跳躍給腰部帶來的持續衝擊力。
掃一掃,關注大浙健康,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免費領取更多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