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求生之《荒島草本集》
【項目背景】
為更好地進行STEAM教育項目的設計、開發與實施,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小學分校於2019年下半年建設了「尋根之旅」、「荒島求生」、「災難救援」、「智造未來」和「飛向太空」五大主題沉浸式學習環境空間。《荒島草本集》是語文組的老師們結合「荒島求生」這一主題空間為三年級學生設計的STEAM項目。本項目共8個課時,同時在三年級10個班中實施。
【走進課堂】
正在荒島上開創新家園的「育育」和「英英」不慎受傷了,他們藉助背包裡的《本草綱目》,在荒島上很快找到了止血的藥材,進行了自救。他們發現荒島上有非常多的植物都可以做藥材。於是,他們決定參考《本草綱目》,利用身邊的材料製作一本《荒島草本集》,以便荒島上的人們可以參考認識和了解這些植物,有效地利用這些植物。
在這個情境下,老師和同學們提出了一系列驅動性問題:如何對草本植物進行分類?植物由哪些部分構成?每個部分又是如何分類的?如何將植物保存下來呢?製作一個植物標本的過程如何?什麼材料適合壓制植物標本?
帶著問題,同學們首先進入了「結緣《本草綱目》,探索草本植物」的學習環節,通過觀看視頻《本草綱目》,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博大精深,激發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好奇心。之後,同學們小組合作研讀《本草綱目》,對書中草本植物的綱目有了初步認知,並將書中自己熟悉的植物找出來,繪製成思維導圖,並在全班做分享。與此同時,老師為同學們做了相關知識鋪墊,幫助同學們能夠科學地辨別植物根、莖、葉及其分類,為標本的製作做好知識準備。
緊接著進入「探索發現,解開標本之謎」環節,老師進一步提出了新的問題:植物如何成為標本?什麼材料適合壓制植物標本?在表格支架的引導下,學習小組開展了激烈的討論,頭腦風暴,提出各種可能的方法,並對方法的可行性進行了討論。
什麼材料適合壓制植物標本呢?同學們在教室裡搜集了各種可能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對比實驗對每種材料的吸水性、牢固性進行了探究,通過實驗記錄和分析,找到適合壓制植物標本的材料。
最後是「設計製作、實施優化」的環節,每個小組選定要製作標本的植物,在」植物名片「模板的引導下,閱讀《本草綱目》並在《本草綱目》中提取相關的信息,並對如何採集、處理植物,如何製作植物標本展開研究,每個小組將在月假期間利用《形色》APP等技術支持,完成植物的採集和標本的製作,並參加班級的展示評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