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本也一年多了,公眾號愣是一次都沒寫過,這次出去玩兒,終於想起來要除除塵了。
衝繩和北海道是我日本旅遊心願單裡排在最前面的兩個地方,但是直到內心產生了「不知道下次出國還是什麼時候」的想法,才讓我真正開始計劃旅行。
飛速定了機票、酒店和租車,飛速出發了。一共四天三晚,對我來說,是一個人可以承受的恰好的旅行長度。
走之前研讀了金雨秋同學寫的衝繩遊記,問了問其他好友,查閱了小紅書和ins,初步安排了大概想要去的地方和活動安排:
沖縄美ら海水族館、浮潛、本島的自然風光景點(萬座毛、殘波岬二選一)、離本島很近的離島渡嘉敷島(可坐船到達的那種)、瀨長島,晚上可以去隨便逛逛國際通。
(我的想法是,想去看海,對於人文風光沒有特別的興趣,於是就沒有納入首裡城、美國村這樣的地方(不去美國村還是因為美國人太嚇人了))
(別問我看了多少遍,很多遍吧)
去衝繩之前對於衝繩有一個想像,大概就是月曜裡「嫁ニー」那樣欠了一個億還很樂觀熱情的一個地方,也聽說那邊的人心胸會寬廣一點,而且我想著,畢竟衝繩的吃的很像中國菜,大概會有一絲絲回家的感覺吧。
(天知道這個鴿有多麼合理)
出那霸機場之後,對那霸有了第一印象。並不是期待中那樣隨處見海,像一個溫和的城鎮(天氣也不是很熱),和南方城鎮的感覺很像,只是植被從香樟和梧桐變成了棕櫚。
租車的事情很順利,在開錯了三四個路口之後,我到達了酒店。
酒店是全場最佳,滿足了我海景、設計師、完美服務的全部期待。由於有「Go To トラベル キャンペーン」(日本為了促進旅遊出的大型補貼政策)三晚的價格在12000日幣左右,這個價格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叫做超出期望。
(我不懂但是美的入口設計)
(精緻合拍的室內設計)
(面前就是海的餐廳)
酒店的名稱是ANTEROOM NAHA,距離國際通步行20分鐘左右,離港口很近(如果你需要坐船去離島的話,步行3分鐘就能到)除了交通不太方便以外簡直完美(但是我有車啊)
就是那種日式酒店的典範吧,滿足舒適的前提下充滿了用心的設計感,日式服務拉滿,每天出門回來都讓人感覺舒適整齊。
(二樓大廳部分有一個小小的設計師展,某一天晚上回來看到二樓的陳設變成了設計師衣物的售賣,滿足我「這也行」的驚喜感,也讓我覺得真是種和設計師的良性循環啊)
在酒店待到差不多三點的時候,想著可以去看看水族館,然後出現了「功課不到位導致臨時發現水族館開車單程2小時」的問題。
但我覺得我還是有冒險精神的,大概10分鐘內我決定了我想去的地方,一個開車1小時可以到達的地方——殘波岬。
旁邊有一個沙灘,但就真的很普通的沙灘,用小小的球圍了一片海濱浴場。普通到我完美體驗了「開車一小時,遊玩五分鐘」。
(實測沒有BEER)
唯一特別的體驗大概是,因為走錯路而繞路的時候,開到了居民區附近的小道上,讓我想起了在嵐山練車的時候,周圍沒有車和人的時候,開的輕鬆又快樂。
開回酒店同樣花了90十分鐘,到酒店已經天黑了,休息了一會去最近的羅森買了第二天的早飯和果汁零食啥的,回來路上感慨了一下那霸的民居真像浙江新農村自建樓啊,在路邊擼了擼貓,順便又拍了拍酒店一樓的設計師展覽空間。
由於這一天的開車3小時把我自己累壞了,甚至向自己提出「不再用車直到還車的那一天」,在(坐滿船1小時去)渡嘉敷島和(坐公交2小時去)水族館之間,選擇了渡嘉敷島。
匆忙在網上定了船票(是的他還可以預定,無比簡單),簡單看了看攻略,就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收拾收拾出門去渡嘉敷島。
(此處要吐槽一下為什麼衝繩羅森的明太子飯糰裡的明太子這麼多啊,多到影響口感)
(還有酒店裡Nespresso的咖啡機原來這麼難喝嗎拔草拔草...)
到港口真的很近,步行3分鐘就到了(讚美酒店!),填了預約單子買了船票。買船票的時候還有個插曲,由於窗口的Staff只有一位是會英文的,所以在快輪到我的時候被工作人員拉到一邊,優先歐美顧客。我當時是欲言又止.gif,想說我也不會說日語啊...(但我慫了)
(揚帆!起航!)
船一共三層,自由選座,每一層都有室內空調間,帶小電視的那種,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還是選擇了第二層的甲板,雖然沒有空調,但曬不到太陽,海風也足夠大,還蠻舒適的。
(唯一發了朋友圈的一張照片)
天氣晴朗,所以船開的四平八穩的,並不暈船,除了有點兒無聊以外,都還挺完美的。
船快靠港的時候,對渡嘉敷島的印象還是「就這?」,靠港的鄉村自然景觀仿佛和ins裡的透明玻璃海並無關聯。當然,這種印象在我坐上去往海灘巴士的10分鐘裡就迅速扭轉了。
在巴士搖搖晃晃開上盤山公路之後,我遠遠地看到了海。
下車之後,在路口的盡頭,就是那種令人嚮往的透明玻璃海。
拍了一些照片,欣賞了一下玻璃海的美麗,我就先折回去下車的地方。
路邊有很多提供潛水、衝浪、看海龜的服務的小亭子,其中有一個攤位的小哥是臺灣人,我們聊了兩句,因為到港口的巴士時間固定(錯過就沒有了),所以相應能夠選擇的娛樂活動也比較少,糾結了一會,我還是冷靜的選擇先去吃飯。
餐廳的選擇也很局限,在咖喱和魚肉定食之間我選擇了魚肉定食,但是意外的很好吃,魚肉炸的脆脆,肉很筋道,米飯超級香,可能是我在日本吃到過最好吃的米飯了。
(香!)
吃完飯最終決定租一個躺椅和陽傘,躺在沙灘上度過下午。
(就是這樣一個傘)
(這是我相機裡最後一個視頻)
對,然後我相機就壞了(至今還是壞的,靜靜地躺在我的桌子上)。
我大概花了一個小時,邊看海,邊搜索「Canon g7x鏡頭縮不回去了怎麼辦」,用我聰明機智的小腦瓜嘗試著修復相機。說實話剛開始心態是崩的,但是隨著相機基本沒辦法恢復原狀,看看寬闊的海面,好像也就還行了。
accept it!
海裡遊泳潛水玩滑板的人很多,作為一個在旁邊SEE的人,其實也很快樂輕鬆。我的娛樂活動就是:看別人玩水,在沙灘上踩水,捕捉寄居蟹。
(他會咬你,雖然不太疼)
玩累了就去自己陽傘下躺一會,我甚至還睡了一會,因為潮汐帶來的自然白噪音,讓人卸下疲憊。
我在無所事事的時候,還想出了一個「付費直播看海」的生財之道。執行手段就是微信視頻直播看海,當然最後沒有執行,只和我媽打了個視頻電話,讓她感受了一下衝繩的海。
我個人感覺渡嘉敷島還是很值得去的,也值得在這裡玩海,畢竟離島的海還是和本島不太一樣的。
聽說渡嘉敷島上還有一些觀景臺、博物館等等可以遊玩的地方,但是我僅僅在海灘旁邊的巖石附近溜達了一圈,植被很茂盛,但蟲子也很多。
以下是一些個人感想:
1、可以考慮坐快船來回,不僅節省時間,而且可以比慢船多玩2個小時左右。
2、帶泳衣,可以到現場租救生衣和浮潛設備,也可以報名參加海上項目。
3、就還挺曬的,手錶帶的痕跡十分明顯。
慢船大概四點就開了,吃了個冰淇淋買了點土特產,就回到了那霸。
晚上和朋友的朋友約了在國際通吃飯,準備先去那逛逛。
國際通大概就像是大阪的心齋橋,充滿了藥妝、紀念品店和餐廳。不過聽說因為疫情的影響,店多多少少也關掉一些了。
(憨憨的)
我和朋友約在了國際通的のれん街,巧合的是,前文提到的那位「嫁ニー」家新開的店也在這裡,於是我就提議去這位老闆家吃飯,並支持他還債。
(畫風辨識度真的很高)
衝繩菜的口感的確和中國菜很像,除了淡點兒和不愛收汁以外都差不多了。衝繩的朋友表示這家店的口味也就普普通通,看來嫁ニーさん還債的路還很長。
PS. 但是我真心覺得店裡的小姐姐超級可愛....
(雖然不收汁,但是紅燒肉萬歲)
(這個很像髮菜,酸味到位)
(很像炒米粉)
由於是居酒屋的關係,我們沒能吃飽(碟子整太小了),於是又去隔壁加餐,吃到一半的時候,還有小姐姐來彈琴唱歌(衝繩民謠啦)。
(還挺好聽的)
我和這位朋友雖然第一次見面,不過還是屬於相談比較歡的那種。
其實在那霸居住這兩天,讓我感覺衝繩並沒有那麼不一樣,它還是非常日本的,想像中國際化的一面至少我還沒有發現。
雖然一個人的旅行比較自在,但是只有當和說著同樣語言的人聊天的時候,才會有「分享」的快樂吧。
因為絮絮叨叨寫的太長了,就先寫到這吧,下篇繼續!
(下篇的內容將包含浮潛、瀨長島和一家新開的小型水族館,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