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要不要洗洗肚臍眼?

2020-12-22 杭州日報

  見習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方序 張穎穎 徐尤佳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最新報導,美國科學家近日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類肚臍是一個細菌窩,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

  研究同時發現,肚臍裡寄居細菌的數量與個人衛生習慣有關。

  一位每天清洗肚臍的志願者,肚臍中細菌的含量可接近0,而另外一位不清洗肚臍的志願者,肚臍內的細菌種類高達53種,其中甚至包括僅在日本土壤中發現過的細菌種類。

  這一發現,讓不少人開始考慮要不要清洗肚臍眼,該怎麼洗?

  

  

  肚臍上有1400種細菌並不奇怪

  肚臍上有1400種細菌,這個數據聽上去挺嚇人的。

  浙江大學醫學院朱聖禾教授卻對此不以為然,她和微生物打了五六十年交道:「這不奇怪,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人本來就是生活在一個充滿細菌的環境中。肚臍裡有細菌,與皮膚上有細菌是一個道理,沒有特殊的地方。」

  「要說細菌多,人體裡細菌最多的部位是腸道,有10的14次方個細菌,比人體的細胞還要多10倍。」 浙醫二院感染科科長王選錠教授說。

  其實,不光是肚臍,只要是對外開放的通道,口腔、鼻孔、眼睛,甚至肛門都會有細菌。只是在平常生活中,人們很少注意到肚臍,所以,一聽說肚臍原來有1400種細菌,才會覺得驚訝。

  說到細菌,很多人的腦海裡馬上會跳出不衛生、疾病等關鍵詞。

  朱教授說:「有細菌未必就是壞事。我們曾經做過無菌老鼠的實驗,從出生開始,一直讓它們過著與細菌隔離的生活。結果,一當它脫離了無菌的環境,就開始生病,沒多久就死了。因為,空氣裡都是細菌,它們不耐受。」

  細菌會致病是需要條件的,醫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條件致病菌」。

  「打個比方,原本在腸道裡的細菌,因為某些原因,跑到了肺裡,或者血液裡,導致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種類或者數量發生變化,細菌才會致病,所以大家不要一聽到細菌,就害怕。」王教授說。

  

  肚臍上細菌這麼多,要不要清洗?

  「完全不需要刻意去清洗,洗多了,或者清洗不當,反而容易洗壞了。」朱聖禾教授說。

  把肚臍洗髮炎了的人,王選錠教授在門診中碰到過,還不少。

  有一個漂亮的女患者,大約二十五六歲,偶然發現自己的肚臍有點髒,就伸手去把髒東西掏出來。誰知,越掏感覺越髒,還有很多髒東西,藏在很裡面,要用手指甲才能摳出來。

  於是,她養成了定期清洗肚臍的習慣。差不多每個星期都要掏一次肚臍。

  有一天,她突然覺得肚臍很癢,一看,肚臍上的皮破了,旁邊還滲出了水。這下把她嚇壞了,馬上往醫院趕,一路上她都在擔心會引起腸道感染。

  王選錠教授為她做了局部消炎,並告訴她以後不要再亂掏了。「肚臍眼的肌肉組織非常薄,亂掏很容易發炎,即使要清洗,洗澡時用水衝衝就好了,沒必要用掏的。」

  肚臍眼和腸子相通嗎?肚臍發炎會不會引起腸道感染?

  「從肉眼上看,肚臍與腸道是不通的,是個死胡同。其實,肚臍上有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它們與周圍的組織是相連的。如果肚臍發炎,炎症因子會沿著靜脈血管,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甚至會引起敗血症。」王教授說。

  看來,小時候媽媽不允許我們摳肚臍是有道理的。

  「肚臍上的細菌,對人體沒有傷害。從一定程度上說,我們還是不要太注意肚臍。太注意了,就會不自覺地去摳。」王教授說。

  

  肚臍的形狀與健康狀況相關?

  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從肚臍的形狀,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

  如果肚臍向上延長,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這種人,應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相反,如果是向下延長的人,應注意預防胃下垂、便秘、慢性腸胃疾病及婦科疾病。

  最健康的肚臍眼形狀是正圓形的。如果是女性表示她身體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則表示精力充沛、血壓正常,五臟六腑都很健康。

  聽到這個說法,杭州市紅十字會針灸科劉芳醫師笑了:「我在教科書上、工作過程中,從來沒有聽說過。看來,我太孤陋寡聞了。」

  杭州市中醫院中婦科趙宏利副主任醫師則說:「這是不可能的。我國古代一直講男女授受不親,女性的肚臍不會輕易暴露在外面,望聞問切,主要也是望臉,望膚色,是不會研究到肚臍上的。」

  為什麼人的肚臍會有不同的形狀?

  「肚臍是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每個人的疤痕形狀不一樣,這很正常,就像手磕破了,傷口癒合後,會留下形狀不一的疤痕一樣。」朱聖禾教授說。

  「在病理的狀態下,肚臍如果凸出的話,多半與腸道脹氣、疝氣,或者有腹水相關。」王選錠教授說。

  不過,對於正常人,肚臍的形狀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肚臍的形狀有時候與人體皮下脂肪的多少有關,胖的人自然凹一點,瘦的人自然會往外凸一點。

  

  人出生後肚臍還有用嗎?

  除了小時候的好奇,很少有人會在意肚臍的存在。

  在中醫學裡,肚臍卻大有用處,是個能夠防病治病的地方,是惟一人們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神闕。

  劉芳主治醫師說:「通過神闕穴治療內病是中醫外療法中的一種,用途非常廣泛,可用來治療腹痛、腹瀉、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多種疾病。」

  中醫認為,神闕穴及經絡內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灸神闕穴,具有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回陽固託的功效,補虛的效果非常好,尤其適用於那些脾胃虛寒的人。

  「針灸學開展的新療法——腹針,也是以神闕穴為中心的。」劉醫師說,腹針療法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痛風、哮喘、失眠、痛經、閉經、月經不調、子宮肌瘤、肩周炎、偏頭痛等各種伴有疼痛症狀的疾病。

  在西醫裡,有一種療法,叫透皮吸收,就需要肚臍幫忙。

  王選錠教授說:「肚臍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為腹部最後閉合處,與全身皮膚比較,局部無皮下脂肪,表面角質層較薄,屏障功能較弱,藥物容易透過,臍部兩側有腹壁下動脈、靜脈,並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藥物容易吸收。」

  儘管現在臨床上,有太多的治療方法可供選擇,透皮吸收療法的使用不像以前那樣廣泛了,但對於有些疾病,像心絞痛、高血壓,通過肚臍給藥,效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小兒腹瀉。

  對女性來說,肚臍眼還有一個妙用。趙宏利副主任醫師說,在月經周期,用生薑塗在肚臍上或者肚臍周圍,生薑具有溫熱作用,可以緩解痛經。

  另外,在肚臍上塗生薑,對緩解肚子痛、拉肚子也有一定的作用,這個方法不管男女老少都適用。

相關焦點

  • 聽說洗肚臍會受寒,肚臍裡的「沉香」究竟要不要洗?
    聽說洗肚臍會受寒,肚臍裡的「沉香」究竟要不要洗?> 2017-09-2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 一直以來,我們都從上輩那裡聽說——肚臍不能隨便洗
  • 怎麼洗肚臍?以後我再也不會亂摳肚臍眼了
    過了半個小時,明明一邊拿毛巾擦乾頭髮上的水分,一邊好奇地問:「媽媽,我一直都有個問題,肚臍眼裡的髒東西要不要摳出來呢?」媽媽放下手中的小說,回答道:「別急,這要從肚臍眼的由來說起。胎兒出生以後,臍帶脫落後,會留下一個凹陷的疤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肚臍眼』。
  • 肚臍眼裡的汙垢可以洗嗎
    導語:人在出生的時候,肚臍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但在這個皮膚褶皺的小凹坑裡,卻容易積存膚垢。肚臍本來就是藏汙納垢的地方,裡邊有點汙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臍溫度。否則,太乾淨,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都要受損。
  • 每次洗澡都洗肚臍眼,可為什麼還是臭臭的?
    肚臍眼的「黑粑粑」就積攢在臍底的褶皺裡,這些髒東西是「掉落的皮屑+油膩膩的皮脂+灰塵+細菌」等等混合起來的汙垢。如若你的肚臍眼發臭,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最常見的原因:好久沒洗以前,很多家長們都會嚇唬小寶寶們,「不許摳肚臍眼」、「摳了肚臍眼會肚子疼」、「摳肚臍眼腸子就會掉出來」……諸如此類駭人聽聞的傳言實屬謠言。
  • 寶寶肚臍眼不知咋清洗?抓住肚臍發展的兩個時期,肚臍清洗沒難題
    那麼肚臍眼裡的泥為什麼不能摳,平時如何護理肚臍眼的健康與衛生呢?想知道關於肚臍眼的秘密,就必須從肚臍的形成開始講起。你知道寶寶肚臍眼為什麼不能摳?摳了為什麼會肚子疼?首先我們要知道,新生兒出生時醫生會切斷胎兒與母體之間連接的臍帶。
  • 肚臍眼未知細菌達662種 教你恰當清洗肚臍眼
    原標題:肚臍眼未知細菌達662種 教你恰當清洗肚臍眼   據了解,此項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肚臍生物多樣性項目組進行,共發現662種此前未知的細菌。科學作家卡爾·澤默是「樣本」之一———他的肚臍裡寄生著至少53種不同的細菌,其中一些細菌的源頭令人吃驚。
  • 網傳"少女24年不洗肚臍眼" 醫生:大人小孩都要洗
    而當寶寶誕生後,臍帶就需要被結紮剪斷,殘端留在寶寶肚子上,一般10-14天後會自動脫落,然後肚臍眼慢慢就會完全收口。  或許就因為肚臍眼曾經是這樣一個「特殊」的部位,所以許多媽媽常會教育寶寶,不要亂摳肚臍眼,甚至有些媽媽還不敢給寶寶清洗肚臍眼,怕髒水透過肚臍感染了寶寶,給寶寶帶來大麻煩。
  • 育兒|為什麼別亂摳肚臍眼?原來,肚臍眼連的不是腸子……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讀:對於肚臍眼這種東西,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因為這都是大家都有的,而且很多人小時候應該都聽說過長輩們的教誨,沒事不要亂摳自己的肚臍眼,或者是把自己的肚臍眼蓋好,要不然很容易受風著涼,
  • 肚臍眼裡的泥為什麼會發臭?怎樣保護脆弱的肚臍眼?
    相信大家對肚臍應該是非常的熟悉,其實肚臍是人體中比較重要的部位,尤其是怕冷,所以我們平時不要穿露臍裝,或者是摳肚臍,這樣對我們的身體都是有壞處的。那麼愛美的女性,平常在生活當中,應該怎樣注意自己肚臍衛生問題呢?其實愛乾淨這本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但是清洗肚臍其實是非常有講究的一件事,不能平時像挖耳屎或者挖鼻屎那樣用力。所以清洗肚臍眼裡的泥是非常講究的一件事。所以平常愛乾淨的女性,可以在平常用棉籤這種比較軟的東西來代替,沾上浴液慢慢的清洗。這樣就會對肚臍的傷害降到最低。
  • 肚臍眼能不能摳?喜歡摳肚臍眼的孩子,你們知道後果會是怎樣嗎?
    大家在小的時候,相比總是被家長說這說那吧,似乎不管孩子做什麼,家長總要阻止孩子,但其實孩子天生就會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感,有時他們會為了一探究竟,而做一些家長認為不正確的事。2、嬰兒臍帶護理方法嬰兒出生之後的三到七天胎兒的臍帶就會斷掉,在此期間家長需要每天做兩次清潔,用棉籤蘸取酒精給寶寶早晚各擦一遍就可以了,而且不要讓臍帶沾到水,這容易導致肚臍發炎。
  • 肚臍眼為何不能摳?到底怎麼清潔肚臍?為健康一定要看!
    肚臍是連接胎兒與母親臍帶的痕跡,作為人體胚胎期器官的一部分,肚臍是比腹部其他地方皮膚與腹腔內聯繫更緊密。如果洗的方法不當,會對腹腔內的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也就是肚子疼。  所以,肚臍眼裡的泥不是不能洗,而是應該保持清潔。
  • 寶寶肚臍眼有「髒東西」要不要清理,應該怎麼清理?
    對於肚臍眼這裡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哪怕是成人有時候自己清理下肚臍眼不注意的話還會導致肚子痛不舒服,也最好不要讓肚臍受涼了。那麼小孩子的肚臍眼要怎麼清理呢?很多媽媽都不敢清理時間久了也確實有髒東西的,有的說不用清理,那麼到底用用清理?
  • 肚臍眼為何不能摳?到底如何正確清潔肚臍?為健康一定要看!
  • 網傳少女24年不洗肚臍眼恐怖視頻 醫生:大人小孩都要洗
    而當寶寶誕生後,臍帶就需要被結紮剪斷,殘端留在寶寶肚子上,一般10-14天後會自動脫落,然後肚臍眼慢慢就會完全收口。  或許就因為肚臍眼曾經是這樣一個「特殊」的部位,所以許多媽媽常會教育寶寶,不要亂摳肚臍眼,甚至有些媽媽還不敢給寶寶清洗肚臍眼,怕髒水透過肚臍感染了寶寶,給寶寶帶來大麻煩。
  • 冷知識:不洗肚臍眼會變臭?手摩擦會有一股雞屎的味道?
    1.肚臍眼大家都知道是人們都有的一個器官吧算是,這個部位非常的神奇,你扣他洗洗的話會肚子疼,因為他是人體身上最薄的一個位置。但是如果不洗的話裡邊有很多的髒東西,那些髒東西都是死去的細胞,還有身體上掉落下來的皮膚以及塵土,堆積在那哪裡,因為太髒所以就會發臭,就像垃圾不清理一樣的感覺
  • 為什麼肚臍眼會很臭,怎麼辦
    生活養生信息,時尚娛樂八卦,治癒心靈雞湯,冷笑話開懷一笑,好故事靈魂洗禮……盡在經典購。 —————————————————————    你的肚臍眼是不是凹得比較深?一般這樣的肚臍眼才容易臭。主要是發炎或者是清洗不乾淨。衝涼的時候可清洗一下但別用力洗(用力洗容易肚子疼),洗完之後記得用棉籤弄乾。或者擦些爽身粉。  人的許多病症都    你的肚臍眼是不是凹得比較深?一般這樣的肚臍眼才容易臭。
  • 寶寶愛摳肚臍眼兒 媽媽要做以下三件事!
    如果寶寶經常摳肚臍眼,會對腹腔內的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也就是肚子疼。如果寶寶愛摳肚臍眼,媽媽要做到以下三點:1.檢查肚臍眼中是否有髒東西。如果有,可能寶寶覺得比較癢,才愛摳。如果這樣,寶媽要幫助寶寶清洗肚臍眼。
  • 流言揭秘:肚臍眼不能摳?輕摳可以 前提手要乾淨動作要輕
    文章來源:知道日報  相信每個人都從上一輩那裡聽過很多個關於肚臍的秘密,比如晚上睡覺不蓋肚臍眼,那麼整個身體都會受涼;比如肚臍眼不能摳,也不能洗的太乾淨,非常容易漏風;比如肚臍不能摳,否則腸子會爛掉;比如肚臍深,裝銀錢,肚臍淺,裝瓦片……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傳言,到底是真的嗎?
  • 清涼夏季 日常應如何清潔肚臍眼?
    原標題:清涼夏季 日常應如何清潔肚臍眼? 夏季是清涼的季節,由於天氣炎熱,熱褲小背心還不夠,不少女性還會在夏天穿起露臍裝。要露出小蠻腰,除了要做好鍛鍊不能有贅肉以外,肚臍的清潔也很重要,真沒什麼比黑黝黝的肚臍更煞風景的啦~下面小編就教大家應該怎樣正確清潔肚臍眼。
  • 洗澡除了肚臍,這個位置也千萬不能洗,容易讓孩子遭罪
    這不,這一段時間天開始慢慢變熱了,張女士就想著給孩子洗個澡,可是還沒洗多久呢,孩子就開始哭鬧了,張女士趕緊哄孩子,沒一會孩子還莫名的就突然燒起來了。後來張女士就趕緊把孩子送進了醫院,醫生檢查之後確定孩子沒啥事了,張女士才算是安心下來。後來醫生問張女士是不是對孩子做什麼了,張女士的答案讓醫生也是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