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階段,太容易把「畫得像」和「藝術細胞」扯在一起了
但畫得像(騎行準)真的那麼玄學嗎?
畫得像不玄學,我花了很多年時間才搞明白。
它只是一個畫畫入門技巧而已。
你完全可以輕鬆學會它,你學會了就學會了,也不代表什麼
你想畫得更好,後面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就是這麼簡單。
說起來輕巧,但你要想牢牢學會打形,
肯定是要先掌握好「適合入門的起形方法」的。
今天我將會通過這篇文章帶你渡過這一劫~
我會通過介紹下面兩種進階方法,幫助你具備畫準形的能力
有一點小要求,不能只看,還需要練習我布置的小練習哦
看到「坐標」兩個字,大家可能會立馬想到下面的數學裡面的「x,y坐標軸」與地理裡面的「經緯坐標」:
你可能會納悶,畫畫起形,和這些怎麼扯上關係的?
其實你細想後,就會發現,這其中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涉及到了「精準定位」
起形,你細想,不就是要把眼睛看到的對象,精準定位到畫紙上嗎?
如下圖,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的畫畫大師「丟勒」,他就通過版畫向我們闡明了當時普遍流行的一種起形方法:
左邊是模特(也就是被畫對象),透過中間的透明(或鏤空)網格,落入右邊畫家的眼睛裡,畫家再把輪廓形畫到桌面上同比例的網格的畫紙上。
請你盯著上圖多看幾眼,看能否夠深明其中奧義,
如果你還是不明白,可以看看下圖:
上圖中,左邊就類似於畫家眼中所看到的樣子「模特+網格」
右邊呢,就是畫家在自己打好同比例網格的紙上畫出模特的輪廓形。
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畫畫,是很多繪畫大師們常用的起形方式:
德加,安格爾,拉斐爾
震驚,大師們也用這麼基礎的方法!
後來得知,這些往往都是素描草稿,是為了方便把草稿放大到牆壁上,畫成大畫而採用了網格起形法。
現在這樣的方法也還會有人用,下圖是我老婆正在畫的一張很大的畫:
她是用來檢查自己的形是否準確。由於尺幅很大,就會在畫完形後,再通過用魚線粘貼到板子上,形成網格,來檢查自己的形的一些小問題。
我記得在看BBC的一個關於米開朗基羅的紀錄片的時候,他就為了確保畫大畫的性能準確,也採用了網格法,一小格一小格來畫。
總結一下,網格法本質上是怎麼回事?
本質上,網格法是通過「把大畫拆成小畫,把整體拆成局部」
我們在畫左邊這隻「一隻耳」老鼠的時候,它的形太複雜了
但網格法通過拆解成多個小格子,那麼每個小格子的形就會簡單好把握許多。
這就是網格法的思路,把整體拆解成局部,把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消化這一起形入門的方法,我給大家準備了下面的小練習。
網格起形小練習:
1·畫好網格
第一步,先把被畫的對象分割成均等的16個格子(也可以更多)
然後需要你判斷最外圍的方形長寬比例,上圖我們判斷是一個比正方形胖一點的方形,所以你可以在你的紙上也畫一個這樣的方形。
如右圖,畫好後,通過找中點的方式,畫好方框中間的等分線。
不過這裡會涉及到如何握筆與排線的能力:
如何控制線條,想要看具體的握筆排線技巧,可以閱讀下面這篇文章:
繪畫中的線條如何練習?
2·一格一格畫
第二步,開始把目光聚焦在每個小格子,你會發現動手起來就沒那麼困難,你只需要找到老鼠的外輪廓與網格交界點,判斷交界點的位置在網格的二分之一還是三分之一或者是什麼位置,再連線即可。
比如上圖,頭部這個格子,你找到它和格子交界的兩個關鍵點,判斷曲線的彎曲度,連接兩個點,就可以大致畫準外輪廓。
3·用「角度」輔助檢查
根據第二步的步驟,你可以把很多格子都畫完。
然後可以通過上圖中的不同顏色的左右對應的線來輔助自己,看是否有把握準確了線條的傾斜度,這個算是作為一個快速檢查方法,只用在腦中進行即可。
兩邊對應著看,可以很好地檢查自己的畫面一些角度沒有出大問題。
4·酌情細化網格
遇到形很複雜的地方,如淡黃色長方形區域內的形,就很複雜,這個時候,你可以把這些區域的格子再細分一次,方便你更好的把握住形。
5·細化完成
最後隨著你填滿了每個格子,並且通過角度線檢查了一些大的線後,基本就完成啦。
完成後,你可以再做做下面這個更加複雜一點的小練習,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找一些喜歡的圖片來進行起形練習。
不過,僅僅只會用網格法起形,我相信對於有部分愛好者們是不能滿足的,因為你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方法太限制自由了,太枯燥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十字繡,它其實就是網格法的一種加強版:
你繡完一張畫之後,你會有短暫的成就感。
但是你內心清楚,你是依靠了一個精細的網格做參考才能繡出來,沒有了它靠你自己是不行的。
那麼下面我要介紹的這種方法,就應該更切合你們想要的自由起形需要了。
幾何形概括,和網格法的區別很大。
先幾何,再修補幾何,與網格法很不一樣
網格法,是從局部推著畫,只要網格足夠細,就可以達到「超級精準」的起形。
幾何形概括,是從整體出發,講究的是把握大概特徵,而不在乎100%精準。
說白了,網格法是「形似」,幾何形概括法是「神似」。
說這麼多,都是吊胃口,下面我們慢慢的認真來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聖!
大神出場!
說到幾何形,我們腦袋裡面會立馬蹦出來下面這些玩意兒:
幾何形概括,其實就是用這些幾何形來概括我們要畫的東西,大家其實在生活中有見過:
七巧板就是很好的運用抽象的幾何形,來概括真實的物體。
在所有的幾何形中,其實可以分兩大類:
這裡需要大家先認識到的第一個點是:
在幾何形起形時,我們通常會建議大家以方形(多邊形)類來概括,為什麼呢?
這裡我先嘗試用圓形類來概括上面的三個長得很不一樣的蘋果,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三個橙色的圓單獨拿出來後,你還能分辨哪個對應哪個嗎?
有沒有一臉懵的感覺?下面三個橙色蛋蛋,你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然後我們對比一下,嘗試用多邊形來概括一下它們:
你會發現,多邊形概括後,比圓形概括特徵感更強!
從下面一排的多邊形,你可以很清楚的讀出每個物體的特徵。有意思吧~
而且多邊形是由「點」與「線段」組成,能更好的控制,每條線段多長?傾斜度是怎樣?都比較好判斷,但是圓形就很不可判斷,對於新手而言,明顯多邊形更清晰具體,也更好掌握。
不只是新手吧,上圖是我平常在畫畫過程中的一個起形步驟,你會發現它們外輪廓都是由一段段的線段拼合成的,這樣的概括方式已經深入我的骨髓。
僅僅這樣,你對於幾何形概括還是懵懂的,真正的弄懂一個知識,需要你在實際中去使用它。
所以我們一起通過實戰練習,來徹底掌握它吧!
幾何概括小練習:
1·十字坐標框架
第一步,先像網格法一樣,建立一個簡易的坐標,但不需要細化。
它讓我們對整個畫面有一個大的「位置」信心。有了它,你不至於把手畫到右下的格子去,也不會把尾巴畫到左上的格子去。
2·多邊形概括
第二步,對主體對象進行多邊形概括。
第1個疑問點:為什麼是5邊形概括?
這裡需要你記住的是,幾何形概括,是從大形概括,逐漸細化小形的一個過程,所以剛開始會儘量使用少一點的變數來概括物體。
所以這裡用的是5條邊來概括,但你想用6邊,7邊概括也是可以的~
第2個疑問點:為什麼找這5個端點來作為幾何形的5個角?
這裡既然是概括,那就要儘量找最大轉折角作端點,就會更能概括物體特徵。
每個人感受到的最大角可能不一樣,有差異很正常,不用和我的一樣哈,大致差不多就可以,隨著後面的幾何形細化與豐富,這些影響都可以忽略不計~
3·為次一級大小的部位定位範圍
第三步,你仍然要銘記,要從大畫到小。
這一步你開始在最大五邊形內分解其他的幾大部分,很小的部分(比如手指,眼睛等)不用管,先從大,逐漸歸納到小。
藉助十字坐標,判斷每個大的部分的上下左右位置。
4·多邊形概括
這一步,又開始對上一步的每個部分進行多邊形概括了。
同樣的,儘量減少邊數,找大的轉折點,把轉折點連線形成多邊形。
像頭部,我並沒有把嘴巴那邊凹陷進去,因為那個屬於更小的形了,不符合「從大到小」思路。
這一思路很重要,你在今後的繪畫學習過程中,「從大到小」的思路會反覆出現。
5·複雜的小形如何概括
整個腿部不像頭部那麼像一個規整的幾何形
所以,我嘗試把整個腿部分為「腿」和「腳掌」兩部分。
在面對彎曲度很大的,不好用一個多邊形歸納的,你可以嘗試用兩個來歸納。
6·如何概括手?
兩隻手應該是最複雜的部分了,這個時候不要慌。
先把兩隻手當一個整體來看,其實就很接近三角形嘛~
很多人一上來會急於把每個手指都畫好,但畫完後發現手的位置角度都不對,
還是得擦掉重新畫,可惜可惜~
7·多邊形加減法
在你把大的形都概括完後,就可以對輪廓邊緣進行多邊形加減法了
如圖,我們在嘴巴部分和手的部分,用了藍色的形狀內切進去,來細化外形。
在手指部分,我會添加一些小三角形來細化形,隨著這一步的多邊形加減法,我們的形就起完啦:
最後一步,把筆尖豎起來,用細細的線條把輪廓收拾乾淨。
這裡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消化幾何形概括法,我還是建議大家做完這個練習後,再做做下面這個練習:
如果你還有興趣,可以把畫好的形塗上不同深淺的顏色:
初學階段,可以選擇這樣類似的一些平面漫畫角色練習,可以讓你快速的熟練這些起形方法~
關於塗色的一些技巧,我有在這篇文章中有細講:
繪畫中的線條如何練習?
好的,最後我再總結一下關於本篇文章的核心內容:
上圖是兩種方法的操作步驟。
對於這兩種起形法,總的來說:
「目的」:精準起形
「手法」:通過細化網格,簡化畫面,從局部入手,推到整體。採取點對點的定位方式找形。
「作用」:常用於初學階段起形入門,也適用於畫大的畫時,中途用來檢查形的準確性。畫很大的壁畫(牆繪)的時候也能用上。
「意義」:它是一個精準的參考,可以幫助矯正畫面的形,但不能很好的有效的提升畫者的快速找形能力,所以我並不建議把它作為長期的起形訓練方法。
「目的」:快速概括特徵
「手法」:採用具有精煉概括性的多邊形來概括物體,並且通過多邊形加減法,來細化外形
「作用」:特別常用的一種起形方式,無論畫素描還是油畫板繪等,都會經常使用它。
「意義」:它能很好的培養畫者的整體意識,抽象概括能力,可以多多做這類方法的刻意練習。
最後,如果有想挑戰更難的拓展練習,可以用兩種起形方法分別畫一下下面這兩張畫,這是英國非常有名的動物畫家「喬治·斯塔布斯」的素描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