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1922-2002)

2020-12-19 華西都市報

曾卓(1922-2002)

曾卓。

  

胡亮
  胡風先生——作為七月派掌門——對旗下詩人亦有南阮北阮的分辨。他的偏愛,在前期,乃是艾青和田間,在後期,則是綠原和牛漢。
  據說,他不太看好曾卓。時當日寇犯境,國賊亂華,故而胡風所好,鼓點也,號角也,壯夫也,烈士也。
  曾卓十四歲為詩,「憂鬱像一隻小蟲,/靜靜地蹲在我的心峰」,很顯然,他不是胡風和那個時代急需的哪吒。此詩名曰《生活》,前引兩行,化用自馮至的《蛇》,由此或可見出少年曾卓的師承。
  馮至,裡爾克,現代主義,卻並沒有成為曾卓的詩學進階。
  1941年,重慶,曾卓參與領辦《詩墾地》。在此前後,曾卓進入了「去馮至」時期。《詩墾地》前承《七月》,後啟《希望》,這些刊物,都是七月派的重鎮。
  七月派何所奉?政治上的馬克思主義,戰爭中的民族主義,文學裡的現實主義。
  曾卓也得了雄心和熱血,他的詩,變得直接、肯定而激昂。可以參讀《門》和《青春》。
  然而,曾卓的投明,卻給他的中年生涯埋下了可怕的伏筆。
  由於胡風案的牽連,曾卓和牛漢下了獄。
  接著來讀《生活》,「生活像一隻小船,/航行在漫長的黑河。/沒有槳也沒有舵,/命運貼著大的漩渦。」這幾句詩,本是少年強說愁,不料卻預言了——或預演了——這批詩人的漫長的苦難。
  這樣的苦難,這樣的屈辱,這樣的撕裂感,催熟了曾卓——還有牛漢——在寫作上的中年和晚年。
  來讀《懸崖邊的樹》,「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裡/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懸崖邊的樹」,既是詩人的鏡像,亦是七月派的遺像,還是那幾代知識分子的摩崖造像。
  曾卓的此類詠物詩,是自傳,是痛史,亦是紀念碑——這是不得已的蒙面和取巧。曾卓如此,牛漢亦如此,《懸崖邊的樹》如此,《半棵樹》亦如此。
  《懸崖邊的樹》完成於1970年,《半棵樹》完成於1972年,但是要到1981年,曾卓和牛漢才實現了交換閱讀。故而,這兩件作品,很有可能乃是一對「平行文本」。
  當然,對於牛漢來說,某種程度上,曾卓確是一個近在咫尺的輸出者(Transmitter)、一個細縫般的上遊、一冊有點兒單調的啟示錄。
  比如,曾卓的《鐵欄與火》完成於1946年,牛漢的《華南虎》完成於1973年,前者寫到在籠中旋轉的老虎,後者寫到在鐵柵欄裡安臥的老虎,前者寫到燦爛,後者寫到斑斕,前者寫到發光的眼睛,後者寫到火焰般的眼睛,前者寫到對大山、森林和深谷的懷念,後者寫到對山林的夢見,前者寫到長牙,後者寫到趾爪,前者寫到長嘯,後者寫到咆哮。
  兩者相距二十七年,無疑,前者乃是後者的上遊文本。只不過,曾卓的困虎,變成了牛漢的傷虎,四十年代的「火」,變成了七十年代的「血」。
  從1978年到1988年,胡風案迎來三次昭雪。其間,曾卓面對大海,迎來了寫作的小高潮。可參讀《我眺望》和《老水手的歌》。
  1985年,胡風去世;2002年,曾卓去世。
  八十年代初期,設若胡風仍有餘力續編「七月詩叢」和「七月文叢」,定會給曾卓留出重要位席,哪怕他已經永遠聽不到後者的遺言:「我沒有被打敗。」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愛過的詩——曾卓詩歌兩首
    曾卓(1922—2002年),原名曾慶冠。筆名還有柳紅、馬萊、阿文、方寧等。原籍湖北黃陂,生於湖北武漢。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作品有《門》《懸崖邊的樹》《老水手的歌》《曾卓抒情詩選》;散文集《美的尋求者》《讓火燃著》《聽笛人手記》《曾卓文集》等。
  • 26·周末薦詩丨曾卓:懸崖邊的樹
    懸崖邊的樹/曾卓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作者簡介曾卓(1922—2002年),原名曾慶冠。筆名還有柳紅、馬萊、阿文、方寧等。原籍湖北黃陂,生於湖北武漢。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國文協,組織詩墾地社,編輯出版《詩墾地叢刊》。
  • 他是曾卓!
    兼職使他能夠生活費自理,而在學習上,曾卓也從未懈怠。大一時,他的成績並不符合保研要求,但在看到距離的同時,他下定決心,奮力追趕,最終接到三所名校拋出的橄欖枝。他將自己的學習經驗總結為兩點:一是樹立時間管理意識:每到周末晚上,曾卓都會留一段時間,在小紙條上寫下接下來三四天或一周需要做的事,確定具體時間。大三時,他要兼顧實驗與兼職,待做事項常常會有衝突,每逢此時,便更要釐清輕重緩急,合理調配可用時間。
  • 「獨家」眾安在線又有重要人事變動,信美相互總精算師曾卓將「空降...
    界面新聞獨家獲悉,信美相互總精算師曾卓將加盟眾安,負責健康險板塊,原眾安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劉海嬌或將調任眾安科技。在信美相互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曾卓的職位亦尚無變化,不過據界面新聞多方了解,近日曾卓已從信美相互離職。
  • 恆通環境研發副總裁曾卓:排水管網清淤疏通技術現狀與趨勢剖析
    曾卓表示,城市排水管網是現代化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肩負著收集、輸送城市雨汙水的重任,是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產業。
  • 曾卓《在懸崖邊的樹》。漫談古今中外與樹有關的詩歌
    現代詩關於「樹」的,在國內,我印象深刻的是陳先發的《丹青見》和曾卓《在懸崖邊的樹》: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
  • ...Brady發表講話稱,認為會有壓倒性(overwhelming)的壓力讓1922...
    2、1922委員會主席Graham Brady發表講話稱,認為會有壓倒性(overwhelming)的壓力讓1922委員會改變規則,並對首相特雷莎·梅進行不信任投票。Brady表示,特雷莎·梅可能在周五辭職。
  • 1922年,20歲的沈從文遇見了40歲的陳渠珍
    沈從文成名後自己說過, 1922年前的沈從文是流氓、土匪、痞子, 甚至什麼也不是, 只是一個兩腳站立沒有羽毛的動物。 他不讀書、看殺人、到野外撒野、 打架、弄別人的船, 父母根本就管不住。 1922年,沈從文從常德來得保靖。
  • 1922年2月5日 美國雜誌《讀者文摘》創刊
    1922年2月5日 風靡世界的美國雜誌《讀者文摘》創刊  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年輕人華萊士對雜誌文章頗感興趣,且具有縮寫的非凡天才。他決定和妻子利拉·艾奇遜一起出版他們稱為《讀者文摘》的一種袖珍雜誌。
  • 哈爾濱1922年建,是中國目前唯一開放的典型拜佔庭式建築
    大家好我是莊皓文,今天我們來到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268號拍攝這座1922年建設的東正教教堂,烏克蘭教堂也稱聖母守護教堂。它是1922年建在奮鬥路,1930年重建於東大直街,設計效仿了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索菲亞教堂,是中國目前唯一開放的典型拜佔庭式建築拜佔庭式建築是一種建築的藝術形式,以宗教為背景。
  • 1922年的雲南大理照片 百年前的五華樓崇聖寺三月街盛會
    給大家分享一組1922年的雲南大理照片,拍攝者約瑟夫·洛克。1922年-1924年,洛克經由緬甸進入中國之後,於4月中旬到達了大理,並且在大理正趕上每年一度的三月街,他拍下了大理三月街的繁榮景象,城市風貌以及蒼山洱海的壯麗景色。 以下為當時拍攝的照片,歡迎查看。 ps:在大理拍攝的照片較多,今天只發布一部分,因為很多是植物方面的照片,我留到後面再發布。
  • 假如你在1922年過暑假
    1922年的暑假還算太平,因為今年最動蕩的時刻已經過去,在剛剛入夏的六月,皖系軍閥扶持的總統徐世昌被迫下臺,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請來了原第二任總統黎元洪再次出山,只不過有名無實,是個空架子。所以也沒什麼大事,生活還要繼續,上完了課,學校依然要放暑假,而且是和現在一樣,兩個月左右。
  •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北京時間16點)和1922委員...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北京時間16點)和1922委員會主席Brady會面。(天空新聞) 文/冷靜2019-05-24 15:36:38來源:FX168財經網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北京時間16點)和1922委員會主席Brady會面。
  • 魯商發展或遭股東出清1922萬股套現約2.6億元
    中華網財經12月14日訊:日前,魯商發展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山東世界貿易中心因內部業務調整,決定自本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1922萬股,佔魯商發展總股本的1.92%,減持價格將不低於13.5元/股。
  • 2002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2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規範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大大加快的一年。然而,在諸多因素的困擾和影響下,股市仍呈現出一些複雜特徵。當年,上證綜指經持續陰跌整理,收於1357.65點,重新回到了三年前的起點。
  • 1922年北京大學入學考試題 題目很難錄取率只有6.5%
    而且各大學都是自主命題,水平各不相同,由於北京大學的權威性質,因此考試題經常被其餘學校借鑑,下面的試題就是北京大學在1922年的預科入學考試題。一:國文試卷第一題:下列之文,試加以標點符號。歷史題目比較切合時事,1922年日本的陰謀已經昭然若揭。但是相對目前的考試,題目相對簡單而且較少。當時北京大學的預科考試分初試和複試,初試不及格,不能參加複試。報考大學文科考試科目為:國文、外國文、數學、歷史、倫理學、地理。
  • 2002年記帳式
    2002年記帳式   據新華社上海10月16日專電(記者潘清)上海證券交易所16日發出通知,根據財政部通知和上證所有關規定,2002年記帳式(十四期)國債將於2007年10月24日到期,22日起終止上市。
  •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偉人終究不是聖人。1922年,愛因斯坦訪問日本期間,我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慕名,便特意邀請了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並且以1000國幣作為演講的報酬。只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就是愛因斯坦竟然會因為嫌錢少,隨後提出至少要1000美元。這讓蔡元培有一點難堪。要知道那個時候我國很多人都吃不上飯,許多教書先生的月薪折合美元的話,還不到一美元。
  • 格力高 Pocky Midi 草莓拿鐵巧克力餅乾棒 1922日元約¥112
    這款Pocky裡一盒只有12根,10盒一起賣的價格在日本亞馬遜售價為1922日元約¥112,有喜歡Pocky的吃貨不妨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