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遭遇不幸。全球罕見腦病降臨7歲女童,經過長達8個半小時的手術,切除左腦後,她回到成都,開始了漫長的康復之路;
她也曾感受愛的溫暖。病情牽動全校師生乃至社會各界,通過募捐籌達善款70餘萬元。
愛心並未就此止步。回到成都後,班上10餘個愛心小組輪流上陣,每周都為小女孩帶去歡樂。
如何感恩泉湧之愛。一封手寫的毛筆字感謝信,記錄著一位父親對所有愛的感激。
從去年到今年,成都市撫琴小學校的7歲女孩橙橙,就經歷了這樣一段起伏的愛心故事。
不幸襲來
7歲女童患上罕見腦炎
走進成都撫琴小學,正值上課時間,二年級三班教室的教室裡,本該在此上課的7歲女童橙橙,已經缺席了一年多。
2016年1月1日夜裡,橙橙突然全身抽搐並逐漸無意識,橙橙父親廖先生回憶,在橙橙發病後,他帶著孩子在成都診治後,同年2月,廖先生一家前往北京求醫。
在北京,導致橙橙抽搐的病因找到了——Rasmussen腦炎。醫生告知廖先生,橙橙所患的腦炎時間長了會出現失語、認知障礙等,嚴重時危及生命。同時,醫生告知橙橙所患腦炎在全球也僅300多例公開報導,並提出半腦切除的手術治療方案。但高昂的手術費讓廖家陷入困境。「我是一名鐵路工人,孩子媽媽沒有工作,這一大筆醫藥費該怎麼辦」。
愛心湧動
全校師生號召募捐達70萬元
橙橙班主任陶宇介紹,最初廖先生對孩子病情選擇了沉默,後在家委會追問下,才了解到實情。
隨後,陶宇與家委會決定通過輕鬆籌發起募捐,「僅一天的時間裡,成功籌得了30萬元。」隨後,此事又得到了校方關注,友校馬鞍小學校也送來2萬餘元的捐款,據統計,各界為橙橙籌得善款達70萬元。「這筆善款存入了橙橙名下的銀行卡,除了手術費還包括後續康復費用,專款專用。」
橙橙的病情一直被師生們牽掛,在北京做手術前,同學們專門手繪卡片或是準備了禮物,寄往北京鼓勵橙橙堅強。
2016年5月6日,橙橙被送推進了手術室,手術長達8個半小時。
愛心相伴
術後回成都,同學自發探望
2016年9月1日橙橙從北京回到成都。因左腦切除,她在語言或是行動上存在不便,智力僅相當於三四歲的小朋友,加之術後需系列康復訓練,橙橙暫別了校園。
班主任陶宇將橙橙回成都的事告訴了班裡同學,也是從那天起,二年級三班的愛心小組成立了。「一方面是陪伴橙橙,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不要打擾橙橙,所以我們是2-3人為一組,輪流去陪伴她。」除了班裡成立愛心小組輪流陪伴橙橙,學校的大隊部也會組織師生代表不定期去探望。
「和剛回成都相比,娃娃的情緒有了很大的改變」,廖先生介紹,術後的橙橙起初在情緒上波動較大,甚至會打人、抓頭髮。而現在,橙橙情緒控制較好,對小朋友的喜愛也會有自己的表達。「她高興或是對哪個小朋友很喜歡的話,會去拍拍人家」。
愛的回報
父親手寫毛筆感謝信建立病友群排憂解難
女兒的變化,父親廖先生看在眼裡,對於學校和社會的幫助,他也銘記於心。廖先生是一位書法愛好者。為了感恩學校,他用毛筆字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感謝。
從2016年12月起,他自發前往學校教小朋友書法課,至今上課約40餘節。「娃娃的病,得到了各界關心幫助,我想用經濟上去回饋,但現在真的沒辦法,只能通過自己的特長表達感謝了」。
此外,廖先生還建立了一個名為「RE愛之家」的微信群。「一是希望為腦部手術的患者提供就醫的相關諮詢,讓大家少走彎路,二是希望大家要有對腦部手術有信心,既然橙橙都能挺過來,還有什麼難關是過不了的……鼓勵大家要加油」。
愛的秘密
學校悄悄統計報酬歡迎娃娃回到原班級
撫琴小學校校長李秀榮告訴記者,橙橙爸爸為學校學生上課一事,校方也將給予一定的報酬。「雖說他們在困難期,但我們不是一味贈予,而是尊重其勞動並給予報酬。」李秀榮說,校方做法一是為了滿足橙橙爸爸感恩學校的行動,同時也想用報酬繼續表達學校的心意。
明年橙橙將有望回到學校上課,耽誤一年多時間加之橙橙目前僅有三四歲的智力,橙橙將如何跟上進度?李秀榮介紹,目前橙橙需要的不是成績,而是關心和陪伴,故校方研究後,決定讓橙橙回到原班級繼續就讀。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許雯
編輯|餘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