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立紅 實習生 杜沂蒙)11月24日,「絲路新世界·青春中國夢」2016年全國大學生「一帶一路」暑期社會實踐專項行動總結髮布會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團中央學校部、團北京市委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相關領導和嘉賓,與來自全國各地的500餘名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社會實踐以「一帶一路」政策為核心,分限定型、非限定型、單列活動、自主申報活動四個類型,包括「中國形象」主題調研、「絲路新貿」專項活動、小微企業投融資調研、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鄉村關愛活動、中巴青年先鋒夏令營集中實踐六個分項。該活動自開展以來累計吸引全國24個省(區、市)的313所高校近900支團隊約9000餘名大學生參與。
「中國形象」主題調研覆蓋52個國家,回收1000餘份調查問卷,調研報告75份,實踐紀錄片63部。「絲路新貿」專項活動收回調研報告73份,商業計劃書48份,視頻203個,發現覆蓋10多個國家的「一帶一路」新貿易產品近50件。其中深圳大學的「一舉塵」團隊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小滿糧倉」團隊等均已成立公司,並開始運營項目。以境內小微企業「走出去」投融資難為核心問題的小微企業投融資調研,來自43所高校900餘人參與絲路沿線15個省份調研,覆蓋18類1531個小微企業。24所高校95支團隊800餘人次參與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形成覆蓋18個省份的208件文創作品。鄉村關愛活動的191個團隊在「一帶一路」沿線貧困地區開展愛心眾籌搭建科技小屋、設計留守兒童聽打工父母講故事的App等一系列活動,覆蓋新疆、內蒙古、甘肅、雲南、西藏、青海、寧夏等14個省區,受益鄉村333個,受益學校47所,籌款捐贈566957.22元,學習機10臺、鋼琴6臺、文具434件,物資2.4噸,衣物4220件。
總結髮布會上,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李驥對「絲路新世界·青春中國夢」2016年全國大學生「一帶一路」暑期社會實踐專項行動成果進行了發布。這些成果包括:以直觀視覺方式描繪調研總貌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對中國認可親密度地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對戰略熟悉度地圖》;綜合1238篇調查報告、1372部紀錄片中的精華內容形成的《2016年「一帶一路」小微企業青年觀察白皮書》《2016年「一帶一路」中國形象青年觀察白皮書》《2016年「一帶一路」青年新貿易產品發現地圖》《2016年「一帶一路」青年絲路視覺志》《2016年「一帶一路」青年文化創意產品地圖》《2016年「一帶一路」青年關愛鄉村行動》以及共計六冊的《2016年「一帶一路」優秀調研報告選編》,總計約85萬字。
總結髮布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文君宣布了對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中70 個「優秀團隊」、20個「優秀調研報告」、20個「優秀通訊宣傳作品」、20個「優秀實踐成效團隊」、20個「優秀組織高校」以及若干「實踐標兵」的表彰獎勵通報。
據了解,在今年社會實踐成果基礎上,結合國家的雙創形勢,由團中央學校部統一部署、中國大學生「一帶一路」協同發展行動中心與北京高校創業聯盟和來華留學生「一帶一路」留學生創新中心還一同發起了首屆「一帶一路」中外青年創新創業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