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忍著不離婚?錯了!「家庭功能」遠比「家庭結構」重要

2020-12-14 小A媽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同事前兩天找我哭訴,說自己堅持不下去了,想要離婚,但是孩子已經五歲了,她一直為了孩子沒有提。

同事和我說,自從有了孩子後,自己和老公的關係就開始變得奇怪。老公和婆婆都希望自己成為家庭主婦,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和陪伴。

但是同事不想放棄自己奮鬥已久的事業,所以一直堅持當上班族。而在孩子出生後,兩人都沒時間照顧孩子,請的保姆也換了一個又一個,兩人從甜蜜生活到爭吵不斷。

昨天兩人又因為討論誰接送孩子上學而吵架,生活的瑣事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兩人之間的話也越來越少了。

我說不了什麼,只好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

其實,像同事這樣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家庭在生活中常常會因為孩子而選擇不離婚,即使家庭已經支離破碎。但這樣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比離了婚更不好!"家庭功能"遠比"家庭結構"重要!

|什麼是"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生產職能、生育職能、感情交往職能、教育職能等。

擁有良好家庭功能能夠培養出一個自信、健康、積極樂觀的孩子,他不會敏感自卑,遇到一點挫折就止步不前,也不會一點壞運氣就怨天尤人。

相反,如果家庭功能不達標,培養出來的孩子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那些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受了一些感情傷害就要自殺的人,他們並不是生性敏感,而很大原因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的孩子從小就備受呵護,被溺愛著,所以吃不得一點苦;有的小孩則從小生活不幸福,所以心理有一片缺口。不可以說他們不能成功,只是他們很難快樂。

有專業人員做過調查,那些在家庭功能良好、幸福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他們更容易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感情上也相對順遂。

而那些從小家裡就爭吵不斷,又或者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他們後來的婚姻也大多不幸福。

一個被愛的人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一個被相信的人才知道如何自信。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所以千萬不要大意。

|"家庭功能"的缺失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影響

"要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跟你離了!"

很多家庭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夫妻關係僵硬又破碎,卻努力為了孩子忍著不離,維持著貌合神離的婚姻。殊不知,這樣的環境下對孩子的成長只會更不利。

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偏執、敏感、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一開始孩子都會嚇得哇哇大哭,這時父母被孩子吵得煩甚至會呵斥孩子閉嘴。長此以往,等孩子長大一些大多都會偷偷地哭。

很多家長會以為一個家庭的核心是孩子,但其實家庭關係才是家庭核心。爸爸和媽媽對於孩子來是是最親近最重要的人,孩子小不懂事,他們會誤以為父母關係不和諧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他們會覺得,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爸爸媽媽才總是吵架。

於是孩子越來越過分地控制自己的行為,父母稍微一變臉,他們就會不安、害怕。

而長此以往,孩子心理就會異常敏感,他們會過分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過分地在意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就忽略自己,這樣的孩子會特別缺乏安全感。

容易讓孩子自卑、冷漠性格敏感的孩子總是很容易變得自卑,當他們覺得為什麼自己努力了也改變不了什麼時,他們就會陷入自卑的泥潭:可能我天生就是一個廢物,怎麼也得不到別人的認可。

而一個總是被父母忽略,一個缺少愛的滋潤的孩子,他就難以培養足夠的自信。

當習慣了父母吵架之後,孩子就不會再哭了,他們開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動於衷。

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就會變得愈加冷漠,對很多事情都漠不關心。這對孩子的人際關係、人格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影響孩子的家庭觀和婚姻觀一個人結婚以後的家庭模式是怎麼樣的,很大程度都和其原生家庭有關。

如果孩子總是生活在爭吵中,那麼孩子以後很大可能有家暴的傾向,或者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容易生氣。

還有一些人,因為成長家庭的不幸福,導致了他們對婚姻存在恐懼、不信任,他們害怕婚姻,更不信任婚姻關係。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是獨自一人,根本無法拜託童年時期的陰影,無法克制對婚姻的恐懼。

|良好的"家庭功能"遠比完整的"家庭結構"重要得多

很多家長會顧及離婚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英雄,但只要能處理好以後的關係,父母不要反目,仍然像以前一樣關心孩子,那麼其實孩子也沒有那麼難以接受,甚至覺得離婚後更快樂。

離婚家庭並不是具有摧毀性,但一定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它是可調節的。李亞鵬和王菲離婚後發了一條微博:孩他娘,內什麼,永遠愛你!隨後王菲也回應道:愛和理智包容一切。

維持良好的"家庭功能"如果兩人只是因為工作或者生活壓力等緣故經常爭吵,但內心還是愛對方,同時也沒有離婚的想法的,一定要加強溝通。

切記不要冷戰,在每次爭吵後兩人各退一步,坐下來面對面,冷靜地溝通所有的事宜,這才是為了孩子所應該做的。

並且兩人就算吵架,也一定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也不要讓孩子感覺到兩人關係的僵硬,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呵護,讓孩子在健康、快樂、寬鬆的家庭環境下長大。

父母真的要為了自己,更為了孩子,首先要學會妥協。

兩人生活在一起,,有不如意的地方很正常,畢竟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如果兩人之間真的還有愛,仍然捨不得對方,就不要總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天天幹架。

不要盡力維護破碎的婚姻如果真的過不下去了,矛盾也不可調和,那就好聚好散,誰也不要傷害誰,離婚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環境。

千萬不要說為了孩子,為了所謂的家庭完整,委曲求全。但是就算維持了完好的家庭結構,生活中仍然不停地吵架、暴力,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不要認為孩子無法承受,

父母其實應該問問孩子的意見,不要單純的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也許離婚短時間內確實會給孩子帶來影響,但是相對於天天看到父母吵架而言,這種影響還是相對小很多的。

離婚後,不要教唆孩子仇恨另一方

很多家庭離婚後孩子的成長也不健康,那是因為關係中的另一方,特別是母親,總會感覺受到了莫大的傷害,而容易走向極端,喜歡在孩子面前抱怨父親,攻擊父親,甚至會教唆孩子仇恨,這是在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為了孩子,應該放下心中的仇恨,不要讓孩子離婚後也生活在怨念和仇恨中,讓孩子的心健康成長。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沒必要,「家庭功能」比「家庭結構」重要
    女孩回到過去,想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找到父親,撮合他和母親的感情,讓他們感情很好不至離婚,給自己一個完整的家庭,相反地她只想讓母親離父親遠遠的,越遠越好。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母親,因為做了母親,為了孩子的生活幸福,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面對家庭的壓力、矛盾、瑣事,丈夫的冷淡、暴力,婆婆的刁難等等,她們都選擇了忍耐。
  • 為了孩子堅決不能離婚?其實,「家庭功能」比「家庭完整」更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夫妻感情已經破裂,但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而選擇相互忍受,扮演著和諧美好的家庭,卻沒有想到小孩發現真相的痛苦;也有父親或母親由於工作等原因對孩子疏於照顧,出現「喪偶式」育兒現象,冷淡的親子關係同樣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為了孩子忍著不離婚、或是肆意在家庭中釋放自己的負面感情,這樣的完整也僅僅只是家庭人數上的完整,但它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 為了孩子不能離婚?心理學:家庭功能的完整比家庭結構更重要
    曾經有調查顯示: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就開始「休戰」,為了孩子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正確秩序不受到影響,對於自己的婚姻問題都是避而不談,萬事都為孩子考慮,總是在孩子面前偽裝沒有嫌隙,沒有問題,於是也就催生出了報復性離婚潮的這麼一個奇特的現象。
  • 張亮自爆離婚:家長要知道,完整的家庭功能遠比完整的家庭重要
    他在《爸爸去哪兒》中展現出的廚藝、情商以及和兒子的溫情互動讓觀眾瞬間圈粉,但最後竟還是走向了離婚。 這不僅讓我們思考,家庭功能的完整其實遠比完整的家庭重要。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勉強硬湊的家庭或許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這世上有一種好,叫我是為你好,這樣的好往往是從主觀意識出發,強加於被對象的人身上,還美其名曰的說,我一切都是為你好,自我犧牲總能感動自己,但是卻從不會去想想,人家需要不! 婚姻不幸,夫妻間感情已經破裂,硬湊在一起,大家都痛苦萬分,但是一句為了孩子,便能咬牙忍著不離婚。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
    為了孩子不離婚沒有錯,無論男女都應該勇於承擔自己犯下的錯誤。說實在的,婚姻可不是兒戲,隨隨便便的婚姻卻像兒戲一樣,但是再怎麼兒戲,在一起了組成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這已經是從兒戲演變成必須負起的責任。沒有一點家庭責任感的人才會把家庭、孩子不當回事,有責任感的人就是委屈了自己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孩子,犧牲了自己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罪。為了孩子不離婚的人不但沒有錯,反而跟那些為了自己的私慾拋家棄子的人比起,為了孩子不離婚的人是最難能可貴的,是令人敬佩的。如果沒有孩子,那個兩個人的事情,只要兩個人商定好,怎麼離都可以。
  • 中國式家庭自我沉浸的犧牲:「不離婚是為了孩子」
    許多女性當事人對自己的婚姻生活已經失去了期待,到律所來諮詢離婚,但是又常常會有這樣的顧慮:擔心自己離婚之後,孩子就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了。在根深蒂固的觀念中,離婚是一種「失敗」,甚至對女人尤為苛刻。而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也常被貼上「疏於管教」、「潛在問題兒童」的標籤。所以即使婚姻不愉快,夫妻二人仍舊持續隱忍或寧願爭吵也不放手,因為他們高舉著「為了孩子」的大旗。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覺得自我犧牲了很偉大?問過孩子的想法沒
    婚姻不幸,夫妻間感情已經破裂,硬湊在一起,大家都痛苦萬分,但是一句為了孩子,便能咬牙忍著不離婚。人的本能反應,是騙不了人的,好的婚姻好的家庭,氛圍是溫馨美好的,不好的婚姻,家裡就是一池死水,甚至充滿了負能量,充滿了負磁場,讓人走入就會難受至極。你為了孩子硬撐著不離婚,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難道不知道嗎?
  • 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孩子是否會幸福?父母該如何應對?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並不那麼幸福的童年,之所以自己的童年並不怎麼幸福,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婚姻關係的不和諧,父母沒完沒了的爭吵打架,給很多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多父母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樣的一句話,要不是為了你,爸爸媽媽早就離婚了。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孩子是否會幸福?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 為了孩子不離婚是對是錯?父母將就的態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所以有的父母,即使夫妻感情已經非常糟糕了,但是為了不傷害到自己的孩子,他們還是不會選擇離婚。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父母這種將就的態度,比起離婚來說,對孩子的傷害更大。著名脫口秀綜藝節目《奇葩說》有一期迎來了非常值得關注的話題,這個辯論的話題就是:父母應不應該為了孩子,在高考之後在離婚。
  • 《家有兒女》:完整的「家庭功能」,比完整的「家庭」更重要
    《家有兒女》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情景喜劇,裡面的小孩不僅活潑可愛,更重要的是大人也非常通情達理,完全沒有傳統家長的架子。然而,之所以他們的家庭這麼和諧友愛,不是因為他們作為重組家庭,所以什麼樣的成員都齊了,而是因為他們的家庭具備完整的"家庭功能",可以說,這樣的前提條件比完整的家庭更加重要。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這些道理希望你能懂
    所以,為了孩子不離婚並沒有什麼對錯,只要當事人覺得好,那就行了。作為一個母親,只要孩子尚小,在要離婚時,她們首先考慮的都不會是自己,而是孩子。而她們之所以會為了孩子而選擇隱忍,多半有兩個原因。1.孩子還小,沒有條件獨自撫養。
  • 2019年中國415.5萬對夫妻離婚,解析家庭結構碎片化帶來的結果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人性化已經變得深入人心,結婚離婚已經變得不是那麼太重要,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未來的家庭會消亡嗎?這個答案也許不在現在,可以在未來會給出。民政部在1月19日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發布會。
  • 為了孩子不離婚?別傻了,貌合神離對孩子的傷害不比離婚小
    不離婚全為了孩子,孩子的一句話讓她崩潰,自己竟然不如孩子看得清每次看見有孩子的夫妻離婚,必定有人說「為了孩子不該離婚」這樣的話。網友小童也是這樣的想的,離婚後孩子就成為了單親家庭的孩子,成績下降、抽菸喝酒、逃課打架……一想到這些後果,小童就害怕。
  • 六旬老太離婚被拒,我都不幸40年了,為什麼還要我忍著?
    有一個關於離婚的判決書火了。一個老太太,結婚40年,丈夫對她一直不好。她說丈夫脾氣暴躁,一點就著,兩人從1980年登記結婚,長達40年的婚齡中,丈夫對她非打即罵。為了3個孩子,她一直忍氣吞聲。她不想再忍了,決心要同丈夫離婚。對此,他的丈夫堅決不同意離婚。理由是兩個人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了,還有3個孩子,他也沒出軌。他稱確實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覺得年紀大了,開玩笑挺正常。
  • 在線心理諮詢:為了孩子不離婚,彼此將就生活一輩子,是對還是錯
    近日,在心理諮詢師公眾平臺收到網友留言:為了孩子不離婚,彼此將就生活一輩子,是對還是錯?,是為了孩子將就著生活還是果斷離婚彼此開始新生活?但他們永遠都沒考慮我的感受,究竟是為了我好,還是為了他們自己。在現實的社會中,天下的父母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但,這是否是孩子願意接受的呢?為了孩子不離婚,寧願委屈自己,寧可天天吵架,也要給孩子一個看似完整的家。無形之中,給了孩子多大的壓力?
  • 女人精神出軌了,為了家庭和孩子,我該不該選擇離婚
    婚姻像人生路一樣,不總是一帆風順。小王就遭遇了老婆的精神出軌,那精神出軌到底該不該選擇離婚呢!面對這樣燒腦的問題,大多數人選擇是「該」,然而實際上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還關聯著孩子和雙方的親人,那麼離婚不是輕易可以做出抉擇的。如果一開始你就選擇忍讓、承受。
  • 家理律所剖析:70%離婚家庭涉及孩子撫養權,想離婚卻捨不得孩子
    雖然知道兩人已經走不下去,但餘情未了,仍然抱著一絲絲希望,不論是希望對方知錯能改或者希望對方回心轉意,好繼續守著婚姻。第二個門檻也是最猶豫不決的,那就是捨不得孩子。有可能是小孩年紀還太小,不想要這麼早讓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在他心中造成不可抹去的傷害。或者害怕失去撫養權,深怕離婚會讓小孩從自己的身邊被帶走。
  •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你的解放不應該是孩子的地獄
    那孩子呢?今天辣媽想談談單親家庭中孩子的處境。我們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很多人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抱有偏見的。甚至在「婚姻市場」上,不但帶孩子的單親媽媽、單親爸爸很難擁有主動選擇權,就連單親家庭長大的人也時常被人看作是心理不健全的人。那麼單親家庭究竟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上述觀點是偏見還是客觀事實?
  • 為了孩子不離婚,彼此將就生活一輩子是對是錯?
    在當初的情投意合、甜言蜜語、海誓山盟、長相廝守終於有了結果,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從兩個人變成一個家庭 ,這該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了吧。但是,「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總歸要走進現實,進入粗茶淡飯,柴米油鹽。如果當初的熱情已經退卻,平凡的生活讓彼此爭吵不斷,到頭來殘酷的發現原來放下防備後的這些那些,才是考驗,非我良人,你該怎麼辦呢?你會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