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有句話說的好「不知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所以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和人。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的長大。但孩子之所以稱之為孩子,那就是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害怕沒有恐懼沒有危險。因此,家長更應該時刻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之前,看過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有個看起來5歲大的女孩獨自在路邊玩耍,她的身邊沒有大人,也沒有其他孩子陪伴。
這名女孩的家就在這附近,所以父母便沒有擔心孩子的安全。隨著小女孩的玩耍,她看到身前有一根能觸碰到的「高壓線」。
這時意外發生了,在女孩伸手去勾線的瞬間,她就像是蕩鞦韆一樣,「撲通」跪在了地上。
遠處的大人或許是認為孩子在模仿蕩鞦韆,所以並沒有人前來查看。實際呢,這名5歲左右的女孩是觸電了,她的一隻手雖然離開了電纜,但另一隻手卻因為電的吸引遲遲未能拿下來,年幼的女孩,面對這樣的情況顯然沒有自救的能力。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女孩顯然是撐不了多久了,萬幸的是,一名孕婦出門倒垃圾,當拿著掃把和鏟子路過時,她注意到這名女孩的姿勢有些許的可疑,在一看,她知道了:這名女孩怕是因為玩耍意外的觸碰到高壓電了。
她很著急,為了將女孩感覺從電線上救下,她伸出了雙手要去抱這名女孩,但在剛要接觸的時候,孕婦突然意識到了「危險」。
若是這樣去救孩子的話,孩子沒救下來,自己也會觸電。她趕緊用手中的掃把挑開了小女孩那隻放在高壓線上的手。
見孩子的手掉落下來了,這名孕婦也趕緊呼叫,這叫聲引來了女孩家人的注意,在眾人的幫助下,家長將女孩送進了醫院。
通過醫生的緊急處理後,小女孩的手被包紮好了,萬幸的是,由於救助及時,小女孩只是手部被電線灼燒,並沒有發生什麼致命危險。
在得知女孩沒有危險後,女孩的家人也向這位孕婦表示了感謝,而這視頻被傳到網上後,也讓網友稱讚,表示「這就是教科書式的營救」啊!
0-9歲的孩子,正處於「好奇心旺盛時期」,因此,他們對於危險是沒有認知的,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因為好奇,因為對事物的探究,所以會去嘗試一些「危險」的事情。
所以,家裡有0-9歲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以免孩子發生危險後,不懂呼救。
對於這名孕婦的伸手救助,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孩子觸電後的「教科書式營救」
一、用絕緣體救助孩子
當孩子出現觸電這種危險情況時,家人或其他大人應該冷靜,其次要用絕緣體的物品去救助孩子。
因為孩子在觸電時,救助的家人或大人要用自己的手去救助孩子,那麼自己也會因為救助孩子而觸電,繼而兩個人都會發生危險。
我們在物理課上學會「人是導體」,正確的做法就是用絕緣體去救助孩子,如:幹棍等。
二、觸電後身體無表面傷害,也需要送醫
當孩子觸電後,電流會快速的通過身體傳導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因此在觸電後及時營救後,雖沒發現孩子有什麼表面傷害,也是需要及時送孩子就醫的。
電流在身體內流竄,因此被電刺激後,身體表面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內部器官就不一定了。
由於孩子對於外物的好奇,會導致孩子身邊藏有潛在的危險,所以家長在看護孩子時,一定不要讓孩子去這幾個地方:
一、河邊或者水邊:無論河水深淺,都會存在安全隱患,極容易發生危險
二、高壓電線場所:很多電纜由於年久失修或外物導致破碎或壓倒,這時父母都讓阻止孩子靠前。
三、火車道或者馬路邊:在很多農村火車道都是橫穿村子的,因此孩子總是會去火車道邊玩耍,這時,家長要注意看管,火車是無情的,不能即使制停,危險係數會很高;馬路邊也是。
今日話題:你對孩子觸電事件怎麼看。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