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刊登一組50年前的老照片,講述那時孩子們過六一、排隊看書、下河摸魚的故事
上世紀60年代慶祝六一兒童節的老照片。
1964年六一兒童節,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開放。
孩子們製作航模。重慶美術公司供圖
涼鞋、短袖衫、泡泡裙……夏天來了,孩子們期盼的六一兒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近日,重慶市美術公司在整理老照片時發現了一組塵封了近50年的兒童主題老照片———1964年,孩子們在少年宮歡度兒童節;重慶市少兒圖書館在較場口開館了;小學生坐在教室裡製作模型飛機。
那時的兒童節
像現在一樣載歌載舞
這組兒童老照片,是用老式的120相機拍攝的,相片尺寸6x6寸,正方形,每張的面積不到成年人的巴掌大。
負責收集整理的重慶市美術公司工作人員、編輯翰老師介紹,這組老照片是新華日報和四川新聞圖片社的老攝影記者拍下的珍貴影像資料。因為是用手工衝洗的膠捲,所以得以保存下來。
1964年六一兒童節,孩子們是怎麼過的?一張黑白照片顯示,在少年宮的土壩子上,一群佩戴著鮮豔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圍坐一起,載歌載舞。
照片中央是一位笑容燦爛的女學生。她身穿白色襯衣,脖項間繫著紅領巾,藍色燈籠短裙,歡快地轉著圈。照片遠處有一堆篝火,可推測,這次全市的兒童節聯歡會可能是在傍晚時分舉行的。
那時的少圖館
小朋友們排起長隊看書
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在重慶城區的少年兒童可能有一個共同美好的記憶———1964年6月1日,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開館了!一張老照片清晰地記錄了少年兒童這一天快樂的記憶。新建的少兒圖書館地址在較場口。圖書館大門口寬闊,因為豐富多彩的各類課外讀物吸引了小讀者們,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
可以想像,在電視機都非常少的年代,一本充滿童趣的課外讀物會給孩子們帶來多麼奇妙的世界。
少兒圖書館能看到些啥?那個年代不外乎小人書、課外學習資料、童話故事、兒童文學。也許那時的藏書還不及現在一些重點學校的圖書館,但當時走進少兒圖書館的少年一定會對看到的書籍產生濃厚的興趣,以至於會影響到他們的理想。
那時的學習安排
作業很少常下河摸魚
書山題海、興趣班、補課……跟如今小學生的課外活動比起來,那個時候的孩子可謂輕鬆、單純了許多。
有這樣一張老照片,攝影記者在南岸區上浩小學教室裡拍攝到一位小男孩製作模型飛機的鏡頭。小男孩神情專注,穿著樣式簡單的白襯衣,也佩戴著紅領巾。他一手託著飛機模型,一手放在飛機的羽翼上,仔細觀察著,思考著如何提高這架飛機的留空時間。
製作飛機模型只是那個年代小學生課外活動之一。從老照片中看到,那時小學生的課外活動雖然跟現在不同,但也不貧乏,在廣闊的田野上,有的孩子跟父母一起收麥穗;在清清的小河裡,有的孩子挽著褲腿跟夥伴在摸魚。
來源: 重慶晨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