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國慶黃金周馬上就到了,之前很久,不少人就已經開啟尋覓特價機票、查詢航班、路線等等系列的出行準備模式,而廉價促銷也為人們的出行推波助瀾。比如《黃金周也3折!鄭州至廣州首條低成本直飛航線開通》這樣的標題讓人心動不已。其實,這則新聞說的是:我國廉價航空之一的「九元航空」9月27日正式入駐鄭州機場。據了解,此次開通了鄭州飛廣州、瀋陽的低成本航線,這也是鄭州與廣州兩地之間的首條低成本直飛航線。
9月27日一家來自「九元航空」的波音737飛機緩緩從鄭州機場起飛。9元、99元、199元,這家以特價機票為主打的航空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我國中南地區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公司公關經理黃雁介紹,9元航空正式入住鄭州機場後,已經開通了鄭州飛廣州、瀋陽的低成本航線。「比如鄭州飛廣州的全價票是1410塊錢,剛開航那兩天我們最低的航位只賣499元,相當於全價機票的3.5折,價位相當低,所以我們這個航班也保證了非常高的客座率,基本上都是滿座的。」
既然是廉價航空公司,是否意味著所有航班都有低價機票呢?低至9元的特惠機票是否隨時都能夠買到呢?對此黃雁解釋,低價機票通常會出現在冷門航線上,鄭州飛廣州這樣的熱門航線可能性不大。廉價航空與普通航班相比,這麼低的價格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低價是否意味著低質,鄭州機場工作人員王國俊說,廉價航空主要是靠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來降低價格。它所不同的是在客艙服務,甚至機場的候機服務,地面的延伸服務相對來說簡單一些,成本比較低,甚至在餐食、免費行李額上也會存在差異。
以西部航空為例,在購買廉價機票的時候,公司官方網站上就會提醒旅客,機票不可以改籤、不提供餐食,並且對旅客攜帶的行李限制重量。發源於國外的廉價航空如何興起,近些年又發展如何?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廉價航空都有哪些特點?
其實,廉價航空的概念起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美國幅員遼闊,飛機是最常用的中長途交通工具。許多旅客只希望快速安全地到達目的地,並不需要很高級的服務。順應旅客的需求,美國人赫伯特凱勒爾就不顧眾人嘲笑,設立了西南航空公司,開啟了低成本航空運輸的新天地。
美國:廉價航空公司機票在其官網銷售 託運行李收費
據華爾街多媒體記者趙冰晶介紹,美國有許多專門的廉價航空公司,比如Southwest Airlines(西南航空),還有JetBlue Airways(捷藍航空)等等。因為成本的關係,廉價航空不像大航空公司那樣基本每個城市都有航班。除了西南航空以外,其他大多數都進行區域化經營,也就是說主要集中在某幾個城市,或者某幾條航線之間進行飛行。
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銷售基本採取直銷為主,也就是說直接登陸其官網進行購票,這是為了減少給代理的分成,把利潤主要集中留在航空公司內部。也就是說購票者很少能夠在像Expedia這種第三方售票系統上購買到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這是為了避免被售票系統進行抽成。除此之外很多時候託運行李也要收費。建議大家在乘坐廉價航空公司機票的時候,能夠少帶行李就儘量少帶,隨身的行李中也儘量不要帶手提箱,因為有時手提箱也要進行收費。
部分廉價航空公司不提供退款服務,如果錯過或者因故無法搭乘,機票可能就作廢了,而如果臨時更改時間或者地點,航空公司也會額外進行收取手續費。有的時候手續費的價值很可能會超過當時購買機票的費用。目前選擇廉價航空在美國是非常流行的一種出行方式,除了大促銷的期間,大部分時期的價格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很少會出現像9元機票這樣的情況。
澳大利亞廉價航空公司盈利原則:出機票外其他都要錢
廉價航空誕生至今不過三四十年時間,卻在世界航空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澳大利亞由於長途火車票相對較貴,人們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最常見的選擇是坐飛機,在澳大利亞廉價航空公司的價格大戰可以說是異常激烈。
早在十幾年前,澳大利亞某廉價航空公司的企業通訊部一位負責人在媒體上這麼形容:一家高檔的航空公司和廉價的航空公司就相當於是一家五星級酒店餐館和一家路邊的小館子,兩者服務於不同的客戶群,經營者使用的手法不同,而五星級餐廳的經理未必能做好路邊小館。
事實上澳大利亞的廉價航空公司的確活得很滋潤,雖然在澳大利亞的廉價航班票價都異常便宜,但是整體的利潤率卻並不低,比如澳大利亞澳航今年的財報顯示,澳航國內航線的利潤率為11.5%,而澳航旗下的廉價航空品牌「捷星」的利潤率反而更高為11.6%。
在澳大利亞雪梨和墨爾本之間奔波的人們很容易購買到幾十元甚至不超過50元的兩個城市間飛行的廉價機票,而這雙城的距離接近1千公裡,可以說在廉價航空盈利問題上航空公司遵循兩條原則,第一就是能省則省、能快則快。第二就是除了機票什麼都要錢。
俄羅斯廉價航空「勝利航空」打破全歐洲航空公司售票最高記錄
廉價航空公司眾多,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歐洲人也很鍾愛這種選擇。最新的統計是,廉價航空在歐洲商用航空市場的佔有率為36%,並還在持續增長。在這36%中,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瑞安」又佔了將近1/4席,「德國之翼」排名第六。當這些航空公司各自佔據一席之地的時候, 2016年,俄羅斯的廉價航空公司上演了一場成功的逆襲。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在歐洲各國廉價航空不僅數量眾多,是民眾出行的首選。可是在2016年初俄羅斯驚奇地發現,所有國外廉價航空都在飛速逃離俄羅斯市場。俄羅斯民眾一下慌了神,全國上上下下都在呼籲創辦屬於俄羅斯人自己的廉價航空,國家也在政策和資金雙重支持下,創辦了Express和Avianova兩家聯航。然而這種全靠國家資金補貼的廉價航空最終都無可倖免的全部倒閉了。很多經濟學家甚至分析到,廉價航空根本就不適合俄羅斯,資本市場也徹底對廉價航空關上了大門。
就在萬念俱灰之時俄羅斯航空下屬的一家子公司突然發力廉價航空,該廉價航空名為「勝利航空」,其公司的名稱、成立和運作都帶有強大的國家意志,因為當時在歐盟的制裁下,俄羅斯一家航空公司被迫取消了所有航班,俄政府啟用國家計劃,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資產重組為一家新的公司且投入運營。該速度打破了俄羅斯民航史的記錄,這家從誕生就背負著國家使命的廉價航空果然不負重望,開售12個小時售出了7千張機票,打破了全歐洲航空公司的記錄。雖然該公司只有12架波音737,但是每天飛14個小時,機票只需999盧布(約合110元人民幣),比火車票還要便宜很多倍。以如此瘋狂的定價和其他聯航倒閉的前車之鑑,公司原本計劃第一年虧損15億盧布,結果不但沒有虧損反而盈利3700萬盧布,截止到今年上個月勝利航空的入座率高達93%,預計盈利高達30億盧布,毫無疑問的即將問鼎全俄羅斯盈利最快的航空公司。除了利潤高之外,「勝利航空」不僅站穩俄羅斯國內市場,連飛往德國和義大利的航班也已成熟,飛往法國的航線也開通在即,如此業績之下,歐洲其他聯航都傻了眼,不僅丟失了俄羅斯市場,還憑空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