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芒毫無疑問,她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女性,因為她一直站在中國時尚舞臺的聚光燈下,因此也備受爭議,任何人都很難用喜歡或者不喜歡來簡單評價她,因為人性生而複雜,而名利場與時尚圈放大了這些複雜,常常令真相變得無可辨認。但無可否認,蘇芒確實對中國時尚圈影響深遠,能認識她,也是我畢生的榮幸。
在蘇芒與時尚集團共同成長的24年裡,明星換了一輪又一輪,但她永遠站在時尚舞臺中間,從未離場。今天的辭職,我相信也依然不是離場。
中國時尚圈很久沒有出過這麼勁爆的大新聞了,哪怕今天雜誌媒體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很多人已經不再買雜誌,不再看雜誌,但蘇芒的離去,依然能夠喚起很多人對中國時尚圈、乃至中國時尚史的回憶,雖然你家裡可能沒有一本紙質的《時尚芭莎》。在蘇芒之前很多著名時裝女刊,比如《嘉人》、《瑞麗伊人風尚》、《COSMO時尚》的主編更替,都無法在雜誌業界、娛樂界、大眾傳媒中引起過大反響。很多甚至都不知道這些雜誌背後的女主編是誰,而能堪當「女魔頭」一稱的,真心也只有蘇芒一人。
《Vogue》的安吉莉卡、《ELLE》的曉雪,早期《iLOOK》的洪晃,無論她們在其他方面,都有諸多勝過蘇芒之處,但在這個無比看重流量的時代,她們都無法比蘇芒更「帶流量。」
流量是衡量一個人地位的一種標誌,無論這種標誌是好還是壞。
想必今天會有很多關於蘇芒的八卦與歷史又從故紙堆中被翻出來,對於很多90後,可能依然還能算得上是津津樂道的娛樂談資,很多亦真亦假的故事依然會讓很多人饒有興趣。但是對很多在這個圈裡工作太久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不值一提的陳年往事,毫無新意可言。
蘇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她的辭職信其實就足夠。雖然很多人會覺得辭職信無非是冠冕堂皇,可能經過了太多的矯飾,但其中還是有蘇芒很真實的一部分隱約其中。
蘇芒以「親愛的……」開頭她的辭職信。蘇芒是很喜歡叫人親愛的,時尚圈裡都知道,很多時候被人叫「親愛的」,是因為他根本記不起你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你是誰,只是為了某種目的和你親熱的搭訕,因此叫你「親愛的」。但是蘇芒叫親愛的,很多時候都是發自內心,在時尚集團她有很多非常欣賞的編輯和下屬,也有很多她真心熱愛的合作夥伴和商業朋友。至少她叫「親愛的」,比很多人嘴裡的聽起來要走心很多。
「我無法全職工作……繼續為熱愛的公司……」她是一個非常拼的人,平均睡眠時間很少,她曾經說過一句非常令我驚悚的話:「等你死了之後有得是時間睡覺。」她確實是工作狂,確實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熱愛的工作中。無可置疑。一個熱愛工作的老闆,未必是每個下屬都喜歡的,但她確實自己做到了,並且堅持24年。這點很多人,很多女性都做不到,她能取得今天的地位,確實付出了極大的、超乎常人的努力。
「時尚是我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在我的心裡,時尚是我的家……」人人都知道她是學古箏的,一個搞音樂的女孩子最終成為了中國時尚第一人,這是無人能夠預料到的,固然她的職業生涯有很多非常幸運的機會,但很多人未必能把握機會,而蘇芒也的確做到了。她以時尚為家,但這個時尚未必是時尚集團,我相信一定是她奮鬥了24年的時尚事業。
「……我給家庭的太少了……」對任何一個女超人來說,無論你做不做時尚行業,對家人都一定是太少了。蘇芒因為母親的重病而離開時尚集團,對於一個身處聚光燈下的雞血女王來說,這是一個最為完美的機會和一個最合理的解釋。至少從表面的道德上堵上了很多人八卦的嘴,也獲得了所有認識不認識的人們的祝福和理解。
蘇芒就是蘇芒,她是一個情商、智商都極高的人,何況她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內心非常強大。整個世界的雜誌黃金時代都已難阻落幕,也許很難再有一個女人能夠在站在中國,她本身和她所做的事情,伴隨著中國時尚圈的強大,讓我們可以拿來和美國的安娜·溫特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