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門鄰居,家庭富裕,有住房兩套,城市中心還有商鋪出租,只有一獨生女兒。
不知道是由於嬌生慣養,還是女孩天生涼薄,只覺得女孩冷漠自私,奇懶無比。
女孩有多懶,衣服洗的沒洗的都放在沙發上,坐沙發需要推推衣服才能坐,門口的鞋子襪子,需要踢開,才能走進屋裡,水槽裡常年泡著碗筷。
女孩唯一的優點,是老實,嫁了個老公,老公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看中她的老實,覺得婚後放心。
婚後,女孩千年的冰霜臉,沒正眼看過公婆。不關心老公還能理解,對自己生的兒子也很冷淡,好像自己沒結過婚,沒生過孩子。
老公受不了冷冰冰的妻子,接受不了她的自私,提出離婚,離婚後女孩不要兒子,更不管兒子。
女孩媽中風癱瘓了,住院期間,女孩報了旅遊團,自己去旅遊,沒替換過老爸一天,到現在沒伺候過一天老媽,沒給老爸做過一頓飯。
要問女孩對誰好,就對自己好,最捨得吃,網購最多商品就是吃的,多貴的食物都捨得吃,成功的把自己吃成了大胖子。
她是我見過最冷漠自私的人,說出來沒人相信,都說是我編的故事,太假了,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相互了解,太清楚底細。
現在她爸後悔的要死,見到帶小孩的人,都會提醒人家別嬌慣孩子,把自己女兒的事情當反面教材說給人家聽。
怎樣引以為戒,培養出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孩子?
一,生活上不給孩子搞特殊化
現在的孩子在愛中長大,反而不會愛別人,多是因為從小給孩子特殊照顧。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在飲食上需要特殊照顧,度過這個時期後,別在吃喝上對孩子搞特殊,以免養成孩子「應該」的心理。
有「應該」心理的孩子,長大後,不關心家人,容易冷漠自私。
二,培養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小時候是單純的,常拿著好吃的好喝遞給父母家人吃,很多家長會說不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當孩子分享食物時候,要接過後直接吃,並表示感謝,讓孩子有做對事情後,受到尊重的成就感,繼而慢慢養成孩子懂得分享的好習慣。
三,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動
許多家庭中,孩子就是太陽,所有人圍著孩子轉,包辦孩子一切事務,不捨得孩子幹一點活,形成了孩子懶惰的習慣。
做父母的應該按照孩子的年齡順序,找適合孩子做的家務。如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削鉛筆,再掃地擦桌子,稍微大後,整理自己房間,洗自己內衣襪子。
養成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長大後,孩子才能尊重家人的勞動成果,懂得感恩父母。
結語
我認為沒有天性涼薄,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教育不當,引起的性格差別。
每個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子女,都想給孩子最好的,這樣的結果,反而會把孩子培養冷漠自私的人。
父母不能陪伴兒女一生,如果想要兒女幸福,想要兒女孝順自己,還真要狠下心來,教育子女。
溺愛不是愛,而是對孩子的一種甜蜜的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