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裴松之注引的《魏氏春秋》中曾經寫到:「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自古以來都是男子出眾的俊傑較多,不過世事無絕對,歷史上「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也不在少數。今天子淵要說的這個人,就是這麼一個秀外慧中的女子,完全當得上「巾幗」的稱謂了。
01
這名女子名叫王小雲,是中國著名的天才女院士。1966年,王小雲出生於山東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其父親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父親的影響下,王小雲自小就樹立起了對理科知識的興趣。不過王小雲的成績在開始的時候並不怎麼突出,好在她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經過自己多番努力之下,她成功地考進了當地最好的高中。高中學習時期,王小雲的數學和物理這兩科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她一直都是同學眼中的天才,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高考結束後,王小雲以優秀的成績被山東大學數學系所錄取,當時的老師留給了他們班一個很難的數學問題,在其他人花費了一個月才解決問題的時候,王小雲只用了短短一周。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解決了別人一個月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很認可王小雲的天賦,於是將她推薦給了潘承洞院士。就此,王小雲成了潘承洞院士的首位女學員。畢業以後王小雲選擇了留校任教,在詢問了潘承洞院士的建議後,王小雲將下一步的目標放在密碼學上。
從零開始的時候,王小雲同樣也不算是很了解,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努力學習關於密碼學的專業知識。在其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原本就有天分的王小雲很快在密碼學專業取得了相應的成就。一般來說,想要破譯一種先進密碼技術需要十年起步的時間,但王小雲卻是利用教書業餘的時間破譯了三種國際領先的加密算法,這其中不過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在破解了三種國際上的領先算法後,王小雲有了充足的經驗與信心,她把下一個破譯的目標放在了「MD5和SHA-1」兩個密碼之上。
02
這兩個密碼是美國發布的,被當時的國際密碼領域公認為是最難以攻克的領域,最安全的密碼。即使是當時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巨型計算機,要破譯這兩款密碼也需要至少兩百年的時間。不過王小雲是有這個信心的,別人做不出來,她卻不一定做不到!就這樣,2004年的「美密會」上,在一眾專業學者面前,王小雲宣布她破解了「MD5」的事情。這個消息讓在場每個人都為她的成功所震驚,全場學者起身鼓掌向王小雲表示自己的祝賀。會議結束以後,當時的日本政府還特地讓人向王小雲諮詢關於密碼安全的問題。
美國對於王小雲在密碼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非常欣賞,宣布美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都會對王小雲打開就職的大門,同時美國也表示剩下的「SHA-1」不會再有被攻破的可能。就在美國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後三個月,王小雲在歐洲邀請下,又花費了三個月不到時間破譯「SHA-1」。破譯了兩個當時世界頂級的密碼以後,王小雲在密碼學領域的造詣讓世界為之震驚。很快王小雲就受到了上級重視,此後的時間裡,王小雲先後擔任過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職位、密碼技術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門這些重點實驗室部門的主任等重要職位。
多年以來,王小雲堅持不懈地進行著密碼學方面的研究,在破解其他國家「安全密碼」的同時,也不停為國家的密碼安全查漏補缺,持續為國家的密碼安全保駕護航,一直為國家的重要領域和信息系統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2011年,王小雲成功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同時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來她又參加了未來科學賽,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大賽,一共獲得711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結語
有人問過王小雲院士是怎麼堅持研究不鬆懈的。王小雲院士回答了這些人,她告訴他們,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自己同時還會兼顧到家中的家務,勞逸結合,不要讓自己陷入研究,也不要讓自己脫離研究,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大腦隨時保持清醒理性的狀態,從而更好地進行研究,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參考資料:
《中國奇女子王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