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pexels.com
說起爸爸們帶娃,在人們的印象裡往往是&34;,而媽媽們也常常用&34;來形容爸爸帶娃。&34;似乎已成了不變的真理,也成了許多爸爸不必帶娃的理由。
為什么爸爸天生不是帶娃的料呢?大家也找出了很多原因:&34;、&34;……然而,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很多能工巧匠可都是男人呢!不管是古代的手工匠人,還是現代的餐點大廚、外科醫生、設計師,這些非常考驗細心的崗位,具有代表性的傑出人物大多是男性。而且,在生活中你也會發現,很多爸爸們在拆裝精密的電子設備、搭建汽車模型時,幾乎每一顆細小的螺絲都不會落下,而且整個過程雖然繁瑣,但他們也極有耐心。
拆機大概是很多爸爸最細心、最耐心的時候了
所以,爸爸們並不像傳言所說的那樣沒有媽媽細心和耐心,而&34;這種先天不足的說法也根本不成立。爸爸們之所以不會帶娃,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走心。世界上任何一種技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學習獲得,照顧孩子也是一樣。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為人父母都是第一次,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實踐。媽媽們可以通過看書、上網、諮詢學會照顧孩子,爸爸們自然也可以。
事實上,近年來有不少爸爸都順利加入了育兒行列,而且還有不少爸爸成功&34;。重慶一位爸爸何先生,因為&34;這一身份走紅。他表示:&34;為此,他還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育兒經驗:
遇到孩子哭泣,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用別的東西吸引,孩子很容易忘記之前的事。
不過分寵溺孩子,固定時間安排他吃奶、睡覺,幫其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尿不溼和拉拉褲換著用,孩子乖乖躺著時用尿不溼,不躺時就用拉拉褲。
……
▲ &34;何先生
除了何先生,瑞典景觀建築師 Alfred Nerhagen也是一位超級奶爸,他能夠一個人照顧兒子和女兒,而且做得比媽媽還好。他說:&34;
▲Alfred Nerhagen和他的孩子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天生會帶孩子的媽媽,也沒有天生不會帶孩子的爸爸,只有用心學習和不斷實踐的父母。那些所謂的經驗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那些所謂的熟練也都是一次次訓練出來的。
當然,萬事開頭難。對於不知道從何下手的爸爸,我們建議可以從一些簡單的小事入手,例如一家人去參觀美術館、一起用洗衣粉做泡泡水、一起為媽媽畫一幅畫像等等。這些事情非常簡單,但每一件都充滿意義。
▲十歲前和爸爸一起完成的100件事
照顧孩子並不是媽媽們的&34;,我們相信只要爸爸們願意,也可以做得很好。&34;,為了鼓勵更多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當中,護童在2018年首次提出了&34;的概念,並在每年8月8日積極開展各式活動,以呼籲爸爸為陪伴孩子成長投入更多時間。今年8月8日,我們將迎來第三屆護童&34;,希望這一天,所有爸爸都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並讓&34;在日後成為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