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終其一生,可能不會得癌、糖尿病或心臟病,但幾乎都會得口腔疾病。調查發現,多數孩子和中老年人做不到早晚刷牙,能定期去醫療機構檢查和洗牙的就更少了。可見,人們對口腔健康不夠重視。
【每天刷兩次牙要保證】
中華口腔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與10年前相比,我國居民口腔健康有所改善,城市居民口腔健康意識提升,但整體口腔健康水平仍較低;兒童齲齒患病率和成年人牙周病較10年前上升;近90%中老年有齲齒和牙齦出血問題。齲齒和牙周病可通過口腔保健和早期治療得到有效控制。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重視口腔健康,積極學習口腔知識,養成有益口腔的生活方式,做到每天至少刷兩次牙,尤其重視晚上睡前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齒;每6個月到1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並洗牙;及時清除口腔內的不良刺激物和癌前病變,預防口腔癌;備孕女性要先去醫院接受口腔檢查,治療口腔病;不論失牙多少,都應及時進行義齒修復,恢復咀嚼功能。
【防治牙周炎 刷牙還不夠】
據統計,牙周病在我國人口中的患病率約為70%~85%。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科孔祥波主治醫師介紹,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組織的感染性疾病,導致牙齒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破壞。換句話說,牙周炎就是牙齦和牙面交界的溝縫裡面藏匿了難以計數的細菌以及毒素,它們讓牙齦發炎出血、溢膿,最後支撐牙齒的骨頭也慢慢被破壞,牙齒也就鬆動脫落。
那麼,用含氟牙膏能治療牙周炎嗎?答案是否定的。含氟牙膏確實對防蛀有效,但也僅僅是通過氟離子沉積在牙齒表面與牙釉質形成更穩定的結合,從而達到提高牙齒防蛀抗齲能力的目的而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牙周專科主任阮毅副教授指出,牙周病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療原則是去除齦溝(牙周袋)裡的牙菌斑,也就是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洗牙、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對於牙周炎,預防遠勝於治療。如何預防?僅僅刷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牙刷並不能有效清潔牙齒的鄰面和齦溝,而大多數牙周炎患者最開始被破壞和破壞最嚴重的牙槽骨恰恰就是牙頸部鄰面的位置。
專家建議,除了正確刷牙,更需要(每天)正確使用牙線、牙縫刷、口腔衝洗器(水牙線)等各種口腔清潔工具,這樣才能儘量減少牙菌斑的存在,達到預防和治療牙周炎的目的。至於用什麼品牌的牙膏,倒不是那麼重要。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