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俄羅斯境內蒙古人

2020-12-15 搜狐網

原標題:生活在俄羅斯境內蒙古人

蒙古族是屬於世界民族,分布於世界各地,居住於中國、蒙古、俄羅斯聯邦較多。在蒙古國包括喀爾喀蒙古人及其他蒙古部族約有300萬人;俄羅斯聯邦境內主要包括布裡雅特人和卡爾梅克人,約有67.5萬人;日本、歐洲、美國也有少數蒙古族;阿富汗的蒙古人後裔哈扎拉族約有150多萬人。

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蒙古人。在俄羅斯聯邦的布裡雅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圖瓦共和國、阿爾泰邊疆區的阿爾泰共和國等地生活著的布裡雅特、卡爾梅克,圖瓦、阿爾泰人,他們與蒙古族有著親近的族源,相同的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民族中的一些部族演變而成的。幾百年來,他們同俄羅斯和其他民族一道繁衍生息,為家鄉的繁榮和俄羅斯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卡爾梅克人是歐洲人對厄魯特蒙古人即衛拉特的稱呼。明末清初準噶爾部強盛,土爾扈特部不服準部統治,於1616年在首領和鄂爾勒克帶領下,越過吉爾吉斯草原,同年與俄人講和,移居於託波爾河上遊,以其女嫁西伯利亞汗後人,並徵服花拉子模部分領地。

1643年移營至伏爾加河下遊阿斯特拉罕附近,與諾蓋人密謀,使其脫離俄國。1650年,西伯利亞的土爾扈特部遣使向順治皇帝表示臣服。1673年,頓河和額濟勒河(伏爾加河)間的土爾扈特部首領阿玉奇,為得到俄國每年的豐厚贈禮,向沙皇表示效忠,並與克裡米亞汗國、達賴喇嘛及中國皇帝都繼續保持聯繫。

沙皇俄國不斷向其徵兵用於對奧斯曼土耳其作戰,激起了土爾扈特人的反抗,部分土爾扈特人在首領阿玉奇的之孫握巴錫率領下東歸故土,遭俄軍和哈薩克人攔截,死傷無數,最後剩幾萬人到達中國新疆境內。其他未能東歸的人留在伏爾加河下遊地區繼續受到沙俄的統治。

1920年成立卡爾梅克自治,1935年成為自治共和國,1943年自治共和國建制被撤消,1957年重設自治州,1958年重新恢復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卡爾梅克人至今還信奉藏傳佛教,講衛拉特蒙古語。卡爾梅克共和國位於俄羅斯聯邦歐洲部分的伏爾加河下遊地區,首都為埃利斯塔,是歐洲唯一的佛教國家。

卡爾梅克共和國位於裏海北的黑土地帶,面積7.61萬平方公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適宜畜牧業和農業發展。該共和國共總人口為33萬人(1990年),其中的17萬為卡爾梅克人,15萬為俄羅斯人,其餘為其他民族。卡爾梅克人口主要由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人組成。現人口的67%生活在城市或居民點,首都額勒斯特市共有9萬多人口。

布裡亞特人從種族上是屬厄魯特蒙古人近支,原遊牧於外貝加爾地區,向北發展至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地區。1631年,俄人到達葉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遊與布裡亞特人發生衝突。經過25年的戰爭,布裡亞特人才臣服於俄國。其中一部分向南移入喀爾喀領地反抗俄人,另外一部分當清軍在黑龍江以西打敗俄人時投向中國,被賜名為巴爾虎人,編入八旗後安置於呼倫貝爾地區。布裡雅特蒙古族在俄羅斯聯邦的赤塔州、阿穆爾州,伊爾庫茨克,阿卡、烏絲汀沃爾德布裡雅特自治區等地也有一少部分,在蒙古國的東方省和我國的呼倫貝爾盟也居住著一些布裡雅特人,他們之間有許多親屬關係,民間往來十分頻繁。

布裡亞特共和國位於貝加爾湖以東,南同蒙古國接壤,首都烏蘭烏德。1923年成立布裡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1958年改為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1990年,蘇聯解體後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1999年,布裡亞特共和國常住居民人口為10382萬人,平均每平方公裡3人。

1992年蘇聯解體以來,人口一直呈緩慢減少的局面。布裡亞特共和國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區內有70多個民族。俄羅斯人佔絕大多數,佔居民人口的70%,當地土著民族布裡亞特人僅佔24%,其它人口較多的民族還有:烏克蘭人佔22%、韃靼人佔1%、白俄羅斯人佔05%、亞美尼亞人佔02%、德意志人佔02%、埃文克人02%。

俄羅斯聯邦境內還有兩個布裡亞特自治區在貝加爾湖以西:即烏斯特奧爾丁布裡亞特自治區,屬伊爾庫茨克州、阿金布裡亞特自治區,屬赤塔州。

阿加布裡亞特自治區原為布裡亞特蒙古共和國的一部分1937年按聯共()政治局的命令將東西伯利州劃成伊爾庫次克州和赤塔州時,將該自治區劃歸赤塔州。自治概況區位於後貝加爾地區東南部,首府阿金斯科耶(居民9300)距莫斯科6286公裡,面積19萬平方公裡。自治區有人口791萬人。區內居住著30多個民族,土著布裡亞特人佔549%、俄羅斯人佔408%、埃文克人佔02%、其他民族總共佔41%。

烏斯特奧爾丁布裡亞特自治區, 1999年初人口為143萬人,位於伊爾庫次克州南部,東部邊界距貝加爾湖約40公裡,面積224萬平方公裡,區內居住近40個民族,其中土著布裡亞特人佔363%、俄羅斯人565%、韃靼人32%、烏克蘭人17%,以上四個民族就佔全部居民的977%,首府為城市型小鎮烏斯季奧爾登斯基。

韃靼人原是蒙古人的一個部落民族,屬突厥語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隨蒙古人西徵的其他種類的突厥人的血統。在蒙古統治消亡後,韃靼人分兩路留在了俄國。一路是原先與俄國上層有過聯姻關係或其它密切關係的韃靼人,他們說土耳其話,繼續對俄國的政治軍事活動產生影響。

在俄國歷史上不少著名的家族都是韃靼人後代,象打敗拿破倫的庫圖佐夫,『沙皇的爸爸』鮑裡斯,戈東諾夫和著名哲學家沙阿達耶夫等。另一支韃靼人,也是大多數韃靼人,在金帳汗國發生內訌時宣布獨立,脫離了蒙古人,在伏爾加-卡馬河一帶留了下來,自成喀山汗國。現在的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有50%居民是韃靼人後代,他們仍舊保留著獨有的生活習俗。

原蘇聯共有600多萬韃靼人,分喀山韃靼人、克裡米亞韃靼人、西伯利概況亞韃靼人等很多種,主要居住在俄羅斯聯邦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和西西伯利亞、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是今俄羅斯聯邦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9世紀後,有一部份韃靼人遷移至我國新疆塔城地區,稱『塔塔爾族』,他們大多是遜尼派穆斯林,還有部分信原始的薩滿教。

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韃靼人屬喀山韃靼人,他們的祖先主要是伏爾加-保加爾人,保加爾人原居中亞一帶,後隨匈奴人西遷到黑海以北,七世紀時分成五部,一部西遷到多瑙河下遊地區,聯合斯拉夫人打敗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建立保加利亞汗國,後被當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為基督教徒。後來保加利亞人就成為同化了這支保加爾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稱。另一支保加爾人北上到伏爾加河中遊、卡馬河流域一帶,稱伏爾加-保加爾人,蒙古西徵時稱他們為不裡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徵服。拔都在西徵結束時建立欽察(金帳)汗國,跟隨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4000戶,但參加拔都西徵的軍隊約15萬人。

西徵結束後,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隊都回了原地,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隊,大多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他們被淹沒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裡,逐漸被周圍的操突厥語諸部混血同化,講突厥語,信伊斯蘭教。後來蒙古人和欽察汗國統治下的伏爾加-保加爾、欽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語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帶來的名字--韃靼人,伏爾加-保加爾人失去了自己原來的名字。

圖瓦人或譯作土瓦人,自稱「特瓦人」。中國史籍稱之為「都波概況人」、「薩彥烏梁海人」、「唐努烏梁海人」等。國外(主要是俄國)舊稱「索約特人」 (Сойоты,源自Сойон,薩彥人之意)、「唐努圖瓦人」等。圖瓦人的族源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鐵勒-突厥,另一個是鮮卑-蒙古。從族名來看,圖瓦無疑與都播(都波)有較大的淵源。都播是九姓鐵勒最北的一部之一,大致分布在今貝加爾湖西南方位、葉尼塞河上遊一帶,這裡也是古突厥人南遷之前的搖籃。

公元二世紀時,匈奴衰微,鮮卑大舉進據漠北,遂與留居其地的匈奴-丁零餘部(為數尚不少)發生了大規模的混血融合,其中拓跋鮮卑遷徙最遠,漠北的北部和西部都受到了影響,都播部落更為顯著,其得名當與「拓跋」有關,至少其組成是加入了一些鮮卑因素的。突厥興起後,都播役屬於突厥,因其原本就是鐵勒之一部,又遠處僻地,故也頗怡然自得,今人研究發現圖瓦語保留了許多古代突厥語的特點,應與此不無關係。按照前蘇聯突厥學家巴斯卡闊夫的劃分法,圖瓦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維吾爾語組-維吾爾突厥次語組。

圖瓦的另一個源頭與烏梁海有關。「烏梁海」是清代的譯法,元、明時多譯作「兀良哈」。兀良哈是蒙古的一部,猛將速不臺即出自兀良哈部,速不臺之子兀良哈臺更是蒙元帝國的得力幹將,西徵歐洲,南滅大理,其功業無須在此贅述。兀良哈在蒙古形成之前以「斡良該」或「慍良改」之名居於漠北的極北部,即今貝加爾湖以東以北、鄂嫩河上遊一帶,再往前追述,就是隋唐時的「骨力幹」。

現今在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喀納斯居住著一部分操圖瓦語的人,其民族成分是蒙古族。考慮到在歷史上他們與哈薩克人很少有共同之處,倒是唐努烏梁海在併入蘇聯之前一直是屬於外蒙古的;並且新疆的蒙古族大多屬西蒙古,即瓦剌-厄魯特的後裔,本來就與東蒙古有較大的差異,鐵勒-突厥因素更濃,特別其先世斡剌惕部更是正好就分布於今唐努烏梁海地區,因此將阿勒泰圖瓦人劃入蒙古族。圖瓦人多信喇嘛教,但薩滿教還保持著較深的影響,也有少數人信俄羅斯正教。

圖瓦人總數近20萬左右,有約2萬人分布在蒙古國境內;外國的圖瓦人用基裡爾字母,中國的圖瓦人無文字,通用哈薩克語文或蒙古語文。圖瓦人分布的地域大體上位於西伯利亞南部葉尼塞河上遊,具體來說主要是指薩彥嶺和唐努山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面積近20萬平方公裡,清代稱為唐努烏梁海,設佐領四十八,分隸外蒙的烏裡雅蘇臺的定邊左副將軍、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薩克圖、三音諾顏兩部。

同治三年,中俄籤訂《塔城條約》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被割去唐努烏梁海西北部十佐領之地。1914年沙俄強佔烏梁海,俄國十月革命後,中國收復中東部三十六佐領,但不久又被迫撤退。從此,烏梁海東部九佐領之地,屬今蒙古國,俄佔中部二十七佐領之地,於1924年宣布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26年改稱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加入蘇聯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享有自治州的權力,1961年改為圖瓦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面積為17.05萬平方公裡,在圖瓦共和國居住的民族近50個,199911日人口達3107萬人,圖瓦人佔總人口的643%,其他的主要民族有俄羅斯人(32)、哈卡斯人(07)、烏克蘭人(07)、韃靼人(04)、布裡亞特人(02)等。首都為克孜勒,1999年人口為987萬人。

阿爾泰人居住在俄羅斯聯邦阿爾泰自治共和國,他們與蒙古族也有一定的族源關係。舊時一直稱其為「阿爾泰衛拉特人」,自稱「衛拉特人」,屬蒙古準格爾部,1755—1758年準格爾部與清朝開戰,準格爾敗。當時正值沙俄向西西伯利亞擴張,遂被併入俄版圖。

1922年成立山區衛拉特蘇維埃自治州,1948年改名為阿爾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為阿爾泰共和國。該共和國面積為9.29萬平方公裡,1999年人口204萬人,其中,俄羅斯人佔絕大多數為604%,其次是阿爾泰衛拉特人佔31%,約7萬人,哈薩克人佔56%,其餘為烏克蘭人和德意志人。到1938年為止,阿爾泰人一直使用託忒蒙古文,後啟用俄文。從1922年開始用蒙、俄兩種文字發行《阿爾泰啟明星報》至今。由於長期生活在俄羅斯和哈薩克人中間,語言受其影響很大,但山水地名、畜牧業術語還是保留著蒙古語特點。阿爾泰人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很快,1992年,共有191所普通中學、3所技校、5所專科學校和1所大學。近年來,阿爾泰人在吸收先進的科學文化的同時,也在為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人中有多少蒙古人後代?說出來別不信,連領袖也有蒙古血統
    除了目前的內蒙古和外蒙古之外,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大量的蒙古人,僅次於外蒙古和內蒙古的人口數。那麼在俄羅斯國家中有多少個是蒙古族的後代呢?根據官方所公布的數據來看,俄羅斯境內的蒙古族達到了100多萬。但在俄羅斯人基因中蒙古人基因含量很高,因此歐洲其他國家將俄羅斯人又稱之為「白蒙古人」。包括俄羅斯歷史上有很多的領導都有蒙古族的基因,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現在的俄羅斯人也算是蒙古人的後代。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現在生活在俄羅斯境內的蒙古人。
  • 俄羅斯的雅庫茨克,生活在零下40度的俄羅斯人是如何抗寒的?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所以都愛出門旅遊,去到國內各個城市,甚至去到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去看一看不一樣的風景,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聊一聊俄羅斯的雅庫茨克,不知道有不有小夥伴知道這座城市,它可是世界最寒冷的城市,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 生活在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他們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
    但是,從人口上來看,歐洲部分超過了1.1億,佔到俄羅斯總人口的78%,人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裡27人,是該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俄羅斯總統普京而在幅員遼闊、地廣人稀的亞洲部分,人口密度僅有每平方公裡2.5人。特別是與中國接壤的遠東地區,人口就更加稀少了,只有每平方公裡1.2人。
  • 漢語、中國茶等「中國元素」走進俄羅斯人的生活
    新華社莫斯科3月26日電 隨著「中國年」活動在俄羅斯臨近開幕,俄羅斯人對中國文化越來越著迷。然而,記者近日在莫斯科走訪時發現,漢語、中國茶、中醫等「中國元素」早已走進了許多俄羅斯人的生活。    漢語學習越來越火    為了增進兩國間的交流與合作,中俄兩國政府首先搭起了語言橋。
  • 解讀俄羅斯海外生活
    留學的學生到達俄羅斯留學生活之前,需要了解俄羅斯留學生活小常識,應該了解的相關注意事項。比如人文風情,文化禁忌,對於國內的學生家長和同學們,在未出國留學之前,也可以多作一些了解。如何稱呼老師在俄羅斯直接叫&34;是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在俄羅斯人看來老師是一種職業
  • 他們是生活在俄羅斯的「中國人」,黑頭髮、黃皮膚,卻是與世隔絕
    導語:他們是生活在俄羅斯的「中國人」,黑頭髮、黃皮膚,卻是與世隔絕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是一個多民族構成的國家,在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生活著56個民族,然而每個少數民族都呈現著「大雜居,小聚居」的習俗,在中國也有著俄羅斯族人
  • 《在俄羅斯生存》上架Steam 體驗真實俄羅斯生活
    《在俄羅斯生存(Survive In Russia)》是一款生存冒險遊戲,玩家們扮演一位生活在俄羅斯腹地城市的普通市民,唯一目標就是在這裡生存下來,並感受俄羅斯的生活方式。
  • 俄羅斯人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看看俄羅斯人自己怎麼說
    歐洲部分是俄羅斯歷史以來的生活和政治中心。也因此,俄羅斯在歷史上更多的參與了歐洲的陰謀和鬥爭。 俄羅斯人的文化非常多元。俄羅斯人,主要是亞洲俄羅斯人,有很多來自中東國家的人。 許多俄羅斯人來自中東,他們的移民對我們的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總而言之: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再說我們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這種文化是多樣且獨特的,似乎更傾向於亞洲。
  • 1萬人民幣在俄羅斯可以生活多久?
    俄羅斯重工業很發達,輕工業很弱,甚至很多輕工業用品都是需要嚴重依賴進口的。很多人都對俄羅斯好奇,是不是在俄羅斯生活很費錢呀,在這樣的國家生活,1萬元人民幣能夠生活多久呢?我們看看一萬元錢,能夠換多少盧布吧。
  • 德國公主嫁到俄羅斯成了女沙皇,讓上百萬德國人至今生活在他鄉
    哈薩克斯坦這樣的中亞國家,對生活在歐洲的德國人,吸引力顯然是不足的。可是,在今天,哈薩克斯坦和原蘇聯境內都還生活著大批德國人,這些人為什麼要遠離富庶的歐洲來到中亞地區生活呢?這個說起來要追溯到18世紀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
  • 俄羅斯生活費用開銷一個月要多少?
    俄羅斯是中國的鄰國,當然這個國家的軍事發展是非常好的,每年去這個國家,留學移民的人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多的。大部分人去俄羅斯都是去留學,去留學的留學生最想了解的一個問題莫過於在俄羅斯生活的生活費用,為了讓大家清楚地了解,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俄羅斯生活費用開銷一個月要花費多少。
  • 「俄羅斯輪盤」真的是俄羅斯人發明的嗎?
    而蘇德茲本人一度被稱為"俄羅斯輪盤賭的發明者",只是他可能沒想到這個杜撰的遊戲會讓一千多個美國人在此後喪命。 這個美國人編造出的遊戲卻打上了深深的俄羅斯印記 到了冷戰時期,美國出於抹黑蘇聯的考慮,也開始大肆渲染俄國人魯莽蠻幹,而「俄羅斯輪盤」這種野蠻遊戲很符合美國人的需要
  • 俄羅斯人比中國人過得好嗎?
    網上有一些關於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觀點,其中裡面有許多人說俄羅斯人生活快揭不開鍋了,不過不至於這樣,還有覺得俄羅斯很多東西沒有中國多,現代化的程度也不夠高。其實,也有一些正面的報導,俄羅斯人有廉價房子住,免費醫療保險,全國人口養老保險,11年制免費義務教育。
  • 俄羅斯美女嫁到中國後,生活得怎麼樣?三點滿意,這點卻讓人想哭
    由於中外交往日益頻繁,跨國婚姻也越來越普遍,多年來,不少人都曾聽說過身邊的人要嫁給外國人或娶外國人,尤其是在大城市,這種現象更加普遍,而在中國的邊境地區,除了大城市以外,比如東北地區,跨國婚姻也比較普遍。來中國發展的俄羅斯美女,越來越多地與東北姑娘結婚。
  • 中國人為啥把俄羅斯人叫老毛子?俄羅斯人有啥反應?答案有點意外
    俄羅斯是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的一個北方鄰居,我們中國同俄羅斯的歷史淵源那也是相當之久,從古時候到今天一直都和俄羅斯脫不開干係。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兒,我們中國人經常把俄羅斯稱之為老毛子,這麼叫的原因是為什麼呢?除此以外,俄羅斯人聽到中國人叫他們老毛子又是啥反應?
  • 留學生活初體驗,我在俄羅斯的真實生活,莫斯科的郊外很冷!
    在俄羅斯的留學生活,讓我明白了一個以前只聽別人說自己卻自以為很懂的話:在某一天,你會突然明白,長大不是一段漸進的過程,長大是一瞬間的事。來這邊之後,生活的瑣事、環境的陌生和天氣的不適應,讓我深深感受到「出遠門」三個字對於家人和自己的意義。
  • 俄羅斯人在東方, 為什麼會有西方人的相貌?
    俄羅斯本是屬於歐洲國家,屬於斯拉夫種族,因此有西方人的相貌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是說俄羅斯人本來就是屬於斯拉夫種族的歐洲人。相對於英,法,西歐,俄羅斯叫東方,相對於中國,日本,俄羅斯叫西方,俄羅斯民族的古代起源於東歐平原斯拉夫民族,後經過北歐維京人混血,後又經過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混血,才是現代俄羅斯民族。
  • 中國男人娶俄羅斯新娘的越來越多,他們生活的幸福嗎?
    俄羅斯是一個面積極其遼闊的國家,面積達到了1709.82萬平方公裡,人口相對稀少,只有1.46億人,而且男女比例失調,女性人口超過男性人口1100萬人,這也讓許多俄羅斯長相秀美的俄羅斯少女很難找到伴侶,許多女孩把婚戀的目光投向了國外,而距離俄羅斯很近的我們國家也成了許多俄羅斯姑娘的最佳選擇。
  • 德國人甘苦參半的俄羅斯情懷
    夜裡,他在火邊唱歌,俄羅斯人也會圍坐在那裡,傳喝伏特加酒,歌聲讓他們感動得流淚——至少這是我家裡傳下來的說法。    直至今天,德國人與俄羅斯仍保持著一種特殊關係。這種紐帶深入德國人家庭的歷史,受到兩次世界大戰和存在了40年的東德的影響。德國人至今分享善良深情的俄羅斯人那些殘忍的故事。我們看不起俄羅斯人的粗鄙,卻推崇他們的文化和精神。
  • 關於伏特加,看看俄羅斯人怎麼說
    雖然伏特加不是最先出現在俄羅斯,但現在它完全紮根在俄羅斯了。因此全世界都認為伏特加是一種傳統的俄羅斯酒。想知道怎么正確的喝伏特加?你最好問一個俄羅斯人,外國人用什麼方法喝伏特加,先要了解俄羅斯人喝這種小麥釀造的酒精飲料的傳統。怎么喝不容易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