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創"火星語"正常 這樣做提高語言能力

2020-12-22 網易親子

寶寶學會說話後,整天都是嘰嘰咕咕的說著火星語,爸媽認真聽都聽不清。爸媽不妨從教育的環境營造和科學的引導入手,讓寶寶從此告別火星語。

蹣跚走路的兩個小寶寶碰面了,先是熱情地抱抱,然後開始一邊用手比劃一邊咿咿呀呀地交流起來。咦,看上去兩個小傢伙還談得挺融洽。可說的話沒人能聽懂。寶寶又在說火星語了!



爸媽傻眼:寶寶自創火星語

當爸爸媽媽聽到從寶寶嘴裡叫出「爸爸」或「媽媽」的時候,那興奮勁兒都甭提了。但是發現寶寶指著冰箱裡的雞蛋叫「嘎嘎」,或是管外婆叫「巴布」的時候,爸爸媽媽傻眼了。這算是哪國語言啊?難道寶寶還在自創火星語?

面對寶寶說的火星語,爸爸媽媽不要驚慌失措,那是寶寶在學習語言摸索階段特有的語言。只要你們不動聲色,平時用正確的讀音跟寶寶說話,一段時間後,寶寶會自然而然告別自創火星語。

爸媽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1.豐富寶寶的語言刺激

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努力為她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極為重要,給孩子提供的語言刺激,除了規範的日常對話之外,父母還可以經常給孩子背誦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講述一些適合孩子理解力的故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將概念與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建立連結。比如,當孩子對盤子裡的蘋果感興趣時,就不失時機地告訴孩子那是「蘋果」等。

在寶寶還不會講話的時候,你可以經常給他背誦一些兒歌或者小詩詞,小傢伙聽的時候傻呆呆的,有時候看起來比較愉悅,但基本都是一副單向接受的狀態,但小傢伙會說話之後,你會發現原來給他背誦過的許多兒歌,就奇蹟般地從寶寶的小嘴巴裡蹦出來了!

2.多鼓勵,建立說話自信

孩子的行為,總是被她的後果所強化,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如果家長經常給予及時的回應、讚賞與鼓勵,則孩子就可以從這種學習活動中體驗到愉悅的情緒,從而更傾向於多多開口,從「會說話」過渡到「愛說話」。

所以,當孩子的小嘴巴說出一個新詞彙、新句型或者應景、創造性地運用了某個既有詞彙時,家長一定要給予及時的正面反饋,讓孩子體驗到講話帶來的成就感,積累對自身表達能力的信心,這都可以進一步激發小傢伙語言學習的動力。 建立說話的自信

3.閱讀習慣有助錦上添花

「書蟲」寶寶的家長可能對此深有體會,已經開口說話的小傢伙,在跟媽媽閱讀了一定數量的繪本之後,往往就很容易說出日常生活中不那麼常見的「書面語」來。

比如,小編和女兒彤彤自從大約11個月養成比較固定的親子共讀習慣之後,就經常會把繪本上的書面語搬到日常生活中來,還不到兩歲,就會說「啊,怪獸!」、「急的淚花掉」、「夜晚真安靜,真好」之類的話,而且此類語言在她的詞彙中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上幼兒園之後,據老師反映她在小朋友中間也屬於語言能力特別突出的那種,表達規範,詞彙豐富,很多都是讓老師意想不到的書面語言!

這就提醒,不要低估孩子的記憶、模仿和遷移能力,閱讀習慣的培養,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書面語言,還可為其準確、規範的表達打下基礎。

精選3個「不要」貼士

1.不要錯過咀嚼訓練

由於孩子的發音是口腔器官運動的結果,而口腔運動能力是需要一定鍛鍊的,日常的咀嚼活動就是非常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現在的孩子吃的越來越精細,咀嚼功能運用的機會少了,發音器官難以得不到足夠的訓練,就容易引起發音困難,模糊不清等,所以,孩子的飲食,未必是越精細越好,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看,適當在飲食中讓孩子動用一下咀嚼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急於糾正表達錯誤

2.不要忘多給語言表達機會

正所謂「在遊泳中才能學會遊泳」,給孩子提供的語言刺激再多,卻「剝奪」孩子的表達機會,孩子也同樣可能語言能力發展滯後。遺憾的是,這種剝奪孩子表達機會的行為,是很多家庭裡都很常見。

最典型的是過度關愛孩子,孩子一有什麼動靜就馬上跑過來滿足其需求了,孩子根本沒有開口表達的必要,語言發展自然就沒有了動力。在一個案例中,有一個孩子,到了三歲了都不會說話,診斷下來,就是因為平時教養過程中,稍有風吹草動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跑過來照應了,一天到晚,孩子幾乎不需要說什麼話就可以獲得充分的照顧,自然就沒有操練語言能力的機會了。

3.不要急於糾正表達錯誤

孩子語言學習的初期,出現的語法或用詞不準確的現象是正常的,家長不必急於當場糾正孩子的表達錯誤,否則很容易破壞孩子對語言表達的信心和興趣,但為了引導孩子的表達,家長可以有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確的表達方式進行示範,孩子是「偷學」大事,很快就會自動習得正確表達方式了。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2-3歲寶寶的語言能力?寶寶語言能力差這樣做
    所有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這樣的心情我非常的理解,但是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需要一些方法,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下面我就從孩子2~3歲語言發展特徵以及孩子語言能力訓練來跟大家講解一下。2~3歲寶寶語言特徵,家長可以根據下面特徵自行判斷孩子語言能力。
  • 這樣做,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把寶寶放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用簡單豐富的語言給他介紹我們看到的東西。2、多練習說話。為了讓寶寶多多接觸到語言,媽媽需要源源不斷地給寶寶保持輸入。3、講故事。給寶寶讀繪本、講故事,提供與語言接觸的寶貴機會。4、唱歌。寶寶天生就是一個小小音樂家,非常樂意聽簡單的歌曲。
  • 提高0-3歲寶寶的語言能力,只需這樣做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各種各樣的培養,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於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寶寶語言發展的特點。那麼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呢爸爸媽媽和家庭成員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最好老師,多鼓勵寶寶開口說話,並且在家庭中營造很好的語言交流的環境,讓寶寶能夠得到充足的語言信息,並儲存在小腦袋裡,一旦他們能夠開口說話,這些信息將作為軟體源源不斷給寶寶以支持。
  • 這樣給11個月寶寶做早教,有助於提高寶寶感知力語言能力
    11個月的寶寶在語言上: 寶寶現在雖然還不太會說話,但是卻你能夠理解大人日常說的一些話,寶寶還能夠把語言和動作結合起來。比如說:抱抱,寶寶會知道要伸手。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多幫助寶寶鍛鍊,如問寶寶一些簡單問題,讓寶寶去指認物品,如「杯子在哪裡」「爸爸、媽媽在哪裡」。注意:在幫助寶寶練習的時候一定要發音清晰,用詞簡單,讓寶寶多模仿發音。
  • 破譯寶寶的火星語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破譯寶寶的火星語 2021-01-05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提升寶寶的語言能力,有幾件事情不能做,這樣會阻礙其語言發展
    寶寶的語言能力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語言刺激,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提升語言能力。但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有些家長無意中做了一些事情,阻礙了寶寶語言的發展。寶寶還小,聽不懂話。有的家長對寶寶的生理需求照顧得非常好,吃奶、睡覺、換尿布等都是無微不至的。
  • 教寶寶做自我介紹,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與眾不同
    將會讓孩子因為害怕與人溝通,造成心裡和語言上有溝通的障礙。所以教孩子學會自我介紹,是學習與人交流的重要步驟之一。3歲左右的寶寶,基本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詞彙和句子,已經具備了學習自我介紹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我介紹,是幫助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公共場所進行社交的第一步
  • 寶寶多會兒會說話才正常,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
    導讀:寶寶多會兒會說話才正常,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多會兒會說話才正常,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抓住語言學習黃金時期,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的黃金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從嬰幼兒時就開始模仿大人咿咿呀呀學語了,如果這時候你給孩子說英語,他就學會了英語,如果你給孩子說中文,他就學會了中文。幼兒時期是孩子一生中語言學習最迅速、最靈敏的時期。這時期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怎麼和孩子交流,這樣會阻礙孩子語言學習的發展。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是指寶寶在一個特定時間內語言學習能力特別強,這個時期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寶寶的語言學習能力會變得非常好,但語言敏感期具有階段性和短暫性的特點,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再想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就會很難。
  • 3歲寶寶只會說簡單詞語?用六個辦法提高語言能力,讓娃能說會道
    閨蜜說,本來計劃九月份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但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這麼差,真的擔心沒有辦法和老師、同學正常交流。看到寶寶這樣的情況,閨蜜心裡特別焦急,很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讓寶寶提高語言能力,讓寶寶能說會道?閨蜜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 提高2-3歲寶寶的語言能力,這四個訓練方法家長要知道
    親貝網小編今天想要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提高2-3歲寶寶的語言能力,讓孩子說話流暢。想要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首先要知道,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特徵是什麼,才會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是落後。首先2-3歲的寶寶已經進入語言複合句階段了,也就是說寶寶已經可以完整的說出有主謂賓的話了,比如「我吃這個,媽媽吃那個」、「我要去公園玩」等。
  • 英國雙胞胎自創語言,外人根本聽不懂,直到一人離世才恢復正常
    在英國就有這樣一對雙胞胎姊妹,兩人自創語言,拒絕和外人交往,外人根本就聽不懂,相互折磨直到一人離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雙胞胎的名字分別叫詹尼弗和珍妮弗,是兩姊妹,兩人出生在西印度群島巴貝多的一個家庭。對於這對雙胞胎的來臨,家中的父母非常的開心,可謂是雙喜臨門,家裡母親的職責是家庭主婦,父親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一名技師。
  • 有心的媽咪這樣培養孩子,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
    這說明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已經成為一個人生活及事業優劣成敗的關鍵因素。當今社會人際交往對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今天的口語表達訓練已不同於過去地說話訓練,它是一種動態地言語實踐活動,因此,口語表達能力地訓練,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必須精心設計大量地言語實踐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口語表達的水平和能力。那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 寶寶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樣做讓寶寶能說會道!
    等6個月以後,寶寶可能發出「巴、姆姆、諾諾」等牙牙學語的聲音,我們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往往會激發他的說話興趣。同時,在平時換尿布、吃奶、穿衣服時,都及時跟寶寶交流告訴孩子要做什麼了。
  • 寶寶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樣做讓寶寶能說會道
    等6個月以後,寶寶可能發出「巴、姆姆、諾諾」等牙牙學語的聲音,我們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往往會激發他的說話興趣。同時,在平時換尿布、吃奶、穿衣服時,都及時跟寶寶交流告訴孩子要做什麼了。8-12個月的寶寶,對講話的注意力提高,對一些簡單的語言命令也有反應。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
  • 怎樣避免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提高語言發展能力,這些方面不容忽視
    其實說話結巴是很多孩子在2~5歲時會出現的正常現象,這是因為隨著孩子大腦發育以及認知能力的提升,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暫時跟不上大腦的反應速度,所以表現出來就是一著急就容易結巴。在這個時候,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如果你一味地指責、取笑、諷刺,只會適得其反。
  • 把這幾點做好,寶寶語言能力會提高很多!
    6個月大的寶寶事鍛鍊他連續音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寶寶語言明顯地變得活躍起來,發音增多,高興的時候發音會更多,可出現一些反覆的、連續的音節,而且能夠發出輔音。●鍛鍊寶寶語言水平能自發地發出歡快的笑聲或對父母的逗弄做出反應。發出聲音較正常,哭聲堅定而有力。開始呀呀學語,發出一連串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的心情。
  • 助力寶寶語言發展,聰明家長都在這樣做
    語言的出現,是嬰兒成長的最明顯的標誌。從只會哭鬧到牙牙學語,孩子似乎突然間長大了許多。所以,語言往往被看為孩子聰明與否、發育正常與否的標誌。因此大多數父母都關心孩子的語言發展、語言教育如何進行等問題。【1-3個月】發出沒有意義的咕咕聲,主要是因為寶寶的口腔活動而發出,並沒有特殊的語言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