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雲南省教育廳向社會正式發布《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明確體育從50分提高到100分,音樂、美術分別從5分提高到20分,方案自2020年9月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施行。
而就在幾天前,浙江省發布徵求意見稿,準備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
今天出版的新華社旗下報紙《新華每日電訊》,用大半個版的規模關注了雲南體育中考改革,還發表深度報導——《這一次,體育能否叩開高考的大門》!
種種跡象表明,中考體育分值提升、高考加考體育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現實!
廈門中考體育呢?
11月初,2021年廈門中考體育的抽考和抽選考項目,由家長代表抽籤敲定。按照抽籤結果,明年廈門中考體育分由筆試、長跑和遊泳二選一、籃球(運球繞杆往返),以及在50米、立定跳遠、1分鐘跳繩中選考兩項組成。
與10月份的徵求意見稿相比
「雲南中考體育100分」正式方案
呈現出新特點:
視力分從100分中「下架」
體育考試分三年6次進行
體重指數和肺活量也佔體育分
體育提高到100分
音樂美術提高到20分
方案明確
體育考試由基礎體能測試、專項技能測試、體質健康監測3個部分組成,並賦予競賽加分。
基礎體能測試包括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
必測項目包括1分鐘跳繩、50米跑、15米×4往返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4項。
選測項目從坐位體前屈、200米遊泳(泳姿不限)、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10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中6選2。
專項技能測試在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武術、體操中8選2。其中足球、籃球、排球至少選1項。
體質健康監測包括體重指數(BMI)和肺活量體重指數2項。
競賽加分,根據學生參加國家、省、州市、縣市區、校級體育競賽獲得名次折算計分。
方案明確
體育考試分三年6次進行,總分100分,其中七年級滿分20分、八年級滿分40分、九年級滿分40分。
學生的體重指數(BMI)、肺活量體重指數均每學年測試一次,並根據學生本人每年的測試數據進行縱向對比賦分,以減少個體先天因素影響。
競賽加分按年度學校體育競賽計劃有序參加各項目體育比賽進行加分。
方案明確
音樂、美術考試每科滿分為20分。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藝術特長生資格認證和社會機構組織的各類藝術活動內容與成績,一律不得作為初中學生音樂、美術課程考試的內容與成績。
音樂美術考試主要包括素質測評、統一考試和展示活動,其中素質測評和展示活動時間為七年級至九年級上學期共5個學期,統一考試時間為九年級下學期。
在音樂美術考試的展示活動中,初中所有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學校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藝術展示活動。美術展示活動作品要求學生在校內完成,旨在推進校內美育課程開設及相關活動開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
視力分為何「下架」?
是否要報體育補習班?
測視力暫不入中考
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方案取消了視力2.5分的設計,在體質健康監測這個部分中,只保留了體重指數(BMI)和肺活量體重指數兩項。
雲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徐忠祥說,這主要基於兩點考慮。一是綜合眼科醫生、基層教育體育部門負責人意見,視力分入中考條件暫不成熟;二是雲南省已將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納入了「健康雲南」行動綜合考核,做了專門部署。因此,視力分暫不計入中考體育100分。
對於保留的體重指數(BMI)和肺活量體重指數,徐忠祥補充道,「二者是衡量學生身體勻稱性與身體形態、心肺功能與身體機能的重要指標,總分6分,考核目的是為了減少『小胖墩』『豆芽菜』數量,讓孩子們擁有勻稱身材、健康體魄。」
不必給孩子報體育補習班
徵求意見稿出臺時,很多家長都關心,是否要給孩子報體育校外培訓班?
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驊明確表示,沒有必要。「我們的評分參照的是教育部最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只要學生上好體育課、堅持鍛鍊、積極參加競賽,就能考出好成績。並且方案中已明確體育運動員等級證書不作為加分依據。」
用信息化來解決城鄉差異
因地區、城鄉、校際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的差異,會不會導致學生體育成績的懸殊?
雲南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李光洪回應說:「我們在考試中設置了可選項,供學生結合實際自主選擇,比如,遊泳不是必測項,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沒條件的可以替代。其次,針對鄉村學校體育教師緊缺,且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省裡已經在建設覆蓋到『班』的高速光纖網絡,用信息化來解決差異化。」
「三大球」必選其一是為激發興趣
徐忠祥表示,振興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是國家體育發展的重要目標,相關文件也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三大球」等集體項目。同時,「三大球」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學內容,像足球顛球、籃球運球上籃、排球墊球傳球,都是入門技術,簡單易學,能激發孩子興趣,為他們掌握下一步技能打基礎。
「體育100分」不是要考出區分度
李光洪表示,體育100分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學生常練、堅持練,掌握1至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同時,要讓校長重視體育,把它等同於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加速學校開足、開齊體育課。「我們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考出100分。只要孩子認真上課,堅持鍛鍊,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都可以考出100分。」
競賽加分是為增加樂趣、培養協作與規則意識
對競賽加分的設計初衷,徐忠祥解讀說:「教會、勤練、常賽能解決體育課『不出汗』『無樂趣』的問題,讓孩子們參與競賽,能讓他們享受快樂、錘鍊人格、磨鍊意志。同時,辦賽也能督促學校和教育體育部門主動作為,搭建學生體育鍛鍊成效的展示平臺,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規則意識。」
建議家長克服焦慮,陪孩子多鍛鍊
讓學生堅持鍛鍊,家長是重要一環。李光洪建議,家長要克服焦慮情緒,改變唯分數是舉的觀念,注重孩子身心健康,鼓勵他們多參加體育鍛鍊和競賽,抽時間多陪伴,引導他們在課餘和假期不沉迷遊戲,多鍛鍊體魄。
體育能否叩開高考大門?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
體育是否應該納入高考?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用應試的辦法來解決應試的問題,或許更加有效。參照體育納入中考的經驗,如將體育納入高考,將直接提升體育課在高中課程安排中的地位,還將能調動政府、學校、家長等為學生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創造條件,從而遏制學生體質幾十年來持續惡化的可怕勢頭。舍此,大家尋尋覓覓多年,也沒找到其他更有效的辦法。
反對者認為全國各地存在體育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各地體育教學質量存在差異,體育納入高考會出現不公平問題。另外,體育高考會把體育變成應試學科,會增加學生對體育的反感等,也都是大家所擔心的問題。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體育高考也是如此。專家們認為,體育考試僅僅是個在應試環境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有力抓手,需在公平的原則下做好考試內容和組織形式的設計,另外還需要採取更多根本性的措施,結合當前進行的體育教育改革,逐步促進和鞏固學生健身意識與健身習慣的養成——這應該是體育高考的真正目的以及價值所在。
對於中高考體育還有啥想說的
歡迎留言!
綜合來源:福州愛上學、雲南發布、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蔡裕紅、蔡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