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要記住,不要試圖去說服別人,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2020-12-11 職場找老王

最近讀到一句話,讓我奉為真理,雖然不是很好聽,但卻非常符合這賊了殘酷的現實,同時在職場裡也適用:「成人之間最大的修養就是,不要試圖說服他人,讓我們互相道一句「XX」,然後就此別過。」

在職場工作的這十年裡,我見過太多的是是非非,自己也吃過虧,也刁難過別人,也被別人刁難過。最終總結出一句乾貨:「在職場中,不要試圖去說服別人,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就拿我自己來說,善於溝通,是個做實事的人,但有些強勢。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總是試圖用各種佐證和實踐來證明對方的觀點和行為是錯的。基於此性格,讓我在職場的道路上多了很多坎坷,可能對與錯,對我來說很重要。但對於現實和對方,無論輸贏,我們都會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荒廢很多時間。

也就是說,這種爭執毫無意義,我們甚至會因為這種爭執而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去。

說服別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命令」

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了,而我對於說服他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命令」,這也是在職場中溝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現在90後職場人為例,他們活在當下,喜歡享樂,在工作上往往保留了自己的個性,當上司分派的工作內容與自己的理念不合時,他們必然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此來影響上司的決定。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是領導,誰是決策者,假設90後員工說的是對的,但作為管理者就一定要聽麼?而作為員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上司知道這件事是錯的,至於領導如何做那是領導的事。但很多人卻擰不過來這個彎兒,認為錯就是錯,絕對不可以算做是對的。

但我們是否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責任,尤其是在職場中,做好是應該的,做不好是要負責任的。作為員工,我們要對自己的領導負責,而作為管理層,我們做事要對老闆負責,所以當自己不是管理者時就不要考慮那些事,對與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學會妥協。

說服不了他人,就儘量選擇妥協

可能我這麼說,又會有人跳出來抨擊,如果什麼事都妥協,什麼事都默許,那麼自己可能就是個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人,自己最後可能就變成牆頭草。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只能說你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妥協這件事。

我所說的理解是,我們在權衡利弊下的「盡人事而聽天命」,在職場中所謂的妥協實際上是「在保全自己不被牽連的原則上,儘可能地去用自己的理念影響他人」。舉個例子說明下:當領導決定執行某個方案時,自己發現方案有漏洞,可能會導致公司多花一筆錢。按照正常流程,我們應該先提醒上司,告知其利弊,如果是上司疏忽了,他必然會改正。但如果他另有所圖,我們所勸說的話就是多餘的,如果我們據理力爭,甚至要挾其「如果不改正就越級報告」,最終方案改了,而自己也因此得罪了上司。

雖然這種爭執是對的,但不一定是好的,我們所看到的損失,實際上領導心知肚明,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件事過後,你的領導有100種方法讓你滾蛋。

妥協不是讓我們認輸,而是讓我們學會「存異求同」

俗話說得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自己還處於員工階層,哪怕我們很有遠見,看到了領導看不到的錯誤,而我們出於對工作的負責,屢次提醒上司,但上司知道後依然不改。此時的我們就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向上級揭發他,一種是選擇妥協。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自認為的錯真的是錯了麼?既然我們作為員工都能發現這種錯誤,那麼公司高層就真的發現不了?如果已經發現了,為什麼不去制止?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第二個要弄懂的問題是,既然我們知道這麼做是錯的,為為了服從領導的安排,我們還是去執行了,那此時的你,這種做法就一定是錯的?在職場中,管理雖然不像軍隊那麼嚴格,但嚴格執行上司的命令這是每個職場人的基本素質,所以按照上司的意圖做事是沒錯的,哪怕出錯了,也是上司承擔責任。

但更重要的是,既然自己知道這麼做是錯的,但為了服從命令必須這麼做,但如果假設有一天我們晉升為領導後,遇到同類問題,我們還會犯類似錯誤麼?答案是不會,因為我們知道那樣做是錯的,也就是說我們做了是因為命令,不做是因為我知道他是錯的,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妥協,「存異求同」的方式。

所以,在職場中,千萬別試圖去說服他人,尤其是自己的權利和能力沒有高過他人時。當自己處於弱勢或還很弱小時,不要試圖去挑戰比自己強大的人的權威,尤其是在職場這種複雜的環境下。那樣做無異於以卵擊石。

相關焦點

  • 不要試圖去說服別人
    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當中,會經常跟別人聯繫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知識,和經驗,但因為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周圍接觸的人群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自然也會在日常活動當中展現出來。其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交流只是一種傾訴,只是一種心情的宣洩而已,我們只需要做好一個傾聽者便罷。但現實中很少能有人做到這樣,我們總是會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方面我有經驗,從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希望能被接納。尤其是上下級,或男女之間。其實你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只是適合自身的條件,並不適合對方。對方也並沒有想接受你說教的意思。
  • 記住了,不要試圖去改變任何人
    我是對的,你應該聽我的;你怎麼就那麼不會收拾自己,你該好好改變一下;你看看別人家的誰,你就應該像他那樣……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是如此,當遇見不同的意見時,總是會想要去說服對方,當身邊的人不是想像中的模樣時,總是會想要去讓對方做出改變。
  • 別試圖說服任何人
    有個姑娘,身材看起來略有些豐滿,特地給自己拍了一組健身中的照片,然後配上一段語音,大意是,誰說人一定要瘦才好看,胖也可以有胖的美感。視頻下方的評論有很多,自然是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是對於那些反對的聲音,她就顯得不太能接受,每條都回應過去,試圖去跟對方爭論。
  • 在現實世界中你永遠不要想著去說服別人
    在現實世界中你永遠不要想著去說服別人。一個成年人基本上很難說服另一個成年人改變他的固有認知,所以不論在網上還是現實中,去跟別人辯論打嘴炮都是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改變或者壓制自己的想法?只有利益相關才會。所以人在公司,你覺得老闆傻爆了你得忍著,人在某地,你覺得政策不ok也得忍著。
  • 不要試圖說服蠢貨
    作者:迪特裡希·朋霍費爾 來源:摘自《獄中簡書》 不要去試圖說服愚蠢的人,因為愚蠢的人不接受啟蒙。 對於善來說,愚蠢是比惡意更加危險的敵人。你可以抵抗惡意,你可以揭下它的面具,或者憑藉力量來防止它。
  •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心理學家說:「說服別人是讓其心服,不是口服。」職場中常常遇到說服別人的事情,大多數做法是採用各種技巧、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去說服,但有些人並不需要採用這樣的方式,他們不用華麗的詞語,他們看起來默默無聞,卻用人格魅力和一系列行為贏得人心,這種說服方式有力且有效,普京就是這樣的人。
  • 職場中,不要試圖說服領導,因為領導永遠都是對的,原因值得一看
    老林在同事眼裡是個很「嘴硬」的人,特喜歡跟同事講道理,還特別能講,工作上有了什麼爭執,他馬上就跟對方「辯論」起來,很少有人講得過他。但一面對領導,他馬上就慫了,只要是領導的意見,再不合理,他也不會說什麼。老林說:我早就學會了,打工仔不要跟領導講什麼道理,領導永遠都是對的。
  • 靠自己,才是王道
    人這一輩子,永遠不要指望依靠別人,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來靠去,最後才發現: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的前半生》中有一句臺詞說得好: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 一切靠自己,才是王道!
    靠自己,你才能變得更獨立,更堅強,更勇敢,更強大,你才能活出底氣,活出尊嚴。人活著要明白,一個人的底氣和尊嚴,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搏出來的,而不是靠別人給的。別人給你的,永遠都是別人的,自己努力拼搏出來的,才是你自己的,你要知道,一切靠自己,才是王道!沒有錢,靠自己努力賺都說成年人的底氣,大部分都是錢給的。
  • 做好自己,不要跟別人解釋!
    我命若有終會有,我命若無不強求,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了,我們的唯一可以做的,便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靜靜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 職場真經: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其實不然,道德經中講到「天長地久」,就是告訴職場朋友,職場除了利益,還有責任、義務,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人可以一直居高不下,也沒有人永遠處於低谷,給人方便就是幫助自己;我們經常遇到新加入團隊的夥伴,在職場中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可以回頭想想誰不是從無知變得智慧,從小白變成老手,成長是一個過程,每個人都需要經過,沒有人擺脫成長的歷程,腳踏實地,努力拼搏才是硬道理;小隱隱於世,大隱隱於朝,在職場中經常會遇到為人低調之人,遇到這樣的人千萬不要覺得人家老實就欺負人家,也經常會遇到刁酸刻薄之人,遇到這樣的人更不需要一般見識
  • 在職場上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李陽是一個有教育心的教育工作者,但同時也打自己的老婆,之前的名滿天下到現在的「臭名滿天下」,搞得自己現在還在一線靠自己的講演拉收入。他其實是很自律,很有天賦的人了,做為一般的職場人來講,如果也想試圖讓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我建議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這是一個很不成熟的想法。
  • 職場三句話:職場人要謹言、慎行、看好自己「一畝三分地」也不錯
    職場人說職場人,古人云:「君子慎獨」,但作為職場人,又有幾個能做到?進墨者未必黑,但也未必乾淨。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謹慎行之。職場人要謹言。職場人要銘記,適當的身份說合適的話,日常工作中,我們與同事溝通時,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並不是所有熱都像你那麼熱心、無私,在不知道對方企圖、目的時,儘量不要亂開口。適當的沉默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職場人要慎行。一個團隊,有人下達命令,就需要有人執行。
  • 職場做好這4件事,你也可以為別人眼中厲害的人!
    做好對時間的管理這是最基礎的要求。一個對時間管理沒有概念的人,是很難成為職場中歷害的人的,不管你從事何種職位,想成為別人眼中歷害的人,這是第一要解決的要素。做好對工作的管理時間管理好,才有可能做好對工作的管理。只有對工作做好了管理,你才有可能成為職場歷害的人。你工作做好了,有業績了,自然就吸引別人對你的注意了,自然也就成為別人眼中歷害的人啦。但這所有的前提是你得先有管理工作的能力,不然想在工作中有所閃光,不是說不可能,基本上機會不會太多。
  • 修緣說:創業需要自己突破,簡單才是王道
    簡單就是王道,有用的才有效。一個人決定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應該做好創業從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的心理準備。創業的過程可謂一個人修行的過程,創業者也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因此要想比較順利的取得「真經」就需要創業者不斷的磨練自己、提升自己。
  • 人不要隨便跟別人去比,只需要跟自己比,就夠了
    總是有很多人會去隨便跟別人比,就是攀比心裏面都有,這也是大多數人都存在的虛榮心,特別是在現實生活當中,隨著物慾洪流以及社會的發展都越來越發達,人們對於金錢的渴望度都越來越高,因此有很多人都非常願意和別人去比,而我國的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人不要隨便和別人去比,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掌握這5個說服技巧,就夠了
    大多數人認為,有些人天生就有說話的天賦,而另一些人則沒有。 實際上,說話並不存在天賦,說話水平高的人,無非是掌握了一些別人不具備的技巧而已,說服的道理也是如此,關鍵在於對技巧的掌握。那麼,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以下這5點把技巧說透了,精闢!
  • 職場英語:怎樣更好地說服別人?
    新的一年裡,對促進你的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或許就是說服別人從你的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行為學專家馬丁(Steve Martin)說,要讓客戶、同事和各企業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比如讓他們買某種東西,或是同意你在某一樁交易中所持的立場,社交規範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馬丁已經出版了一本專門講說服之科學的書,書名為《就是要說服你:提高說服力的50個科學方法》(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
  • 女人不要總是試圖用自己的觀點去影響別人,有理不在聲高
    惠子認為莊子不是魚,所以無法體會魚是不是真的很快樂,而莊子則針鋒相對,認為惠子也不是自己本人,又怎麼能夠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魚很快樂,其實無論是惠子和莊子,都重點提到了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一個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因為這是促進人際交往,增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重要方法。
  • 職場人設不要隨意評價自己,用詞要精選
    今天才發現自己的職場人設打造得很糟糕,溝通不到位,反饋不及時。跟領導溝通的不夠清淅,不會用大局觀看問題,和說明自己目前的困難。反饋的時一定和直接領導反饋,不要越級匯報反饋工作,只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反饋先說明完成結果,然後說明完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