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夢想者結伴,是初心,是信念,是感恩,是滿足。
——MBA2010秋季班校友
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富管理總部
戰略規劃總監 陳凱麟
一轉眼已2018年,而2010年-2012年江南大學MBA碩士學習期間的場景依舊曆歷在目,成為一名博士研究生也是那時支持我碩士能提前半年畢業的信念。感謝母校江南大學MBA教育中心的培養,感謝中心唐傑等老師的關心幫助。
考了兩次蘇州大學金融學的博士,由於與第一名相差幾分的差距使我差點放棄考博的念頭,但當時在本人碩導王麗娟教授與尊師李曉鍾教授的推薦與鼓勵之下,我又懷著強烈的願望於2015年報考了南京師範大學商學院蔣伏心院長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以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在管理學及金融經濟方面的理論水平與科研能力,並希望能夠在這一領域有所突破,並對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有所幫助。經過三年的寒窗苦讀,看著手裡捧著的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心中感慨萬千,一切都是那麼的不易,堅持又是尤為的值得!
半工半讀的博士學習生活使我痛並快樂著。「痛」為體力與精力的雙重之壓。體力之「痛」是由於我工作於無錫,學習於南京,每周連續三四次的雙城來回奔波使我體力備受考驗,時常上午在無錫的證券公司工作,下午趕赴南師大上課;又亦是早上天還沒亮就由無錫趕至南京學習,下午又馬不停蹄地趕回無錫上班。精神之「痛」在於學術型博士畢業條件對於我這個專業碩士學位的畢業生來說極其困難,CSSCI期刊的科研成果發表與學術會議的最低要求對本人來說也堪比天高,因此廢寢忘食的大量文獻閱讀使我的精神備受摧殘。「快樂」是因為我博導以及公司領導的體諒,雙方都在儘可能的範圍內既不耽誤我工作,又不影響我學習,使我能在做科研這樣一條辛苦的道路上,苦中作樂,豈不快哉。尤其是博導對我學習上的幫助使我受益匪淺,終生效之;他對我工作上的關心也讓我備受感動,沒齒難忘。
從本人科研成果的發表、中期考核、開題報告的選題構思、論文的撰寫與修改全過程中,都是在導師的悉心指導和熱忱關懷下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的預答辯、盲審,再到正式答辯,又是一個漫長的修改與煎熬過程,其中也不乏我妻子的體諒與陪伴,使我能一鼓作氣地走完了這段全程。回想讀博這三年,最要感謝的其實是我夫人。三年前我們還未相識,在剛於博一開學時通過同學介紹認識,那時我基本在南京,我們每周見面一次也並未發生任何矛盾與不愉快。眾所周知,談戀愛最需要的是陪伴,正是由於她的體諒、理解與支持,使我能安心學習與工作,並使我們最終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由於其在生產及月子期間正好是我論文撰寫的全過程,且並無太多的時間來顧暇娘兒倆的生活,是她的寬容與大度使,使我能從家庭生活中解放出來進行潛心的撰寫與研究,也才能讓我如此順利地在三年內發表了兩篇CSSCI、一篇核心期刊、兩篇省刊,並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取得了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
很多學弟學妹時常會問我,讀博到底有必要嗎?我認為,讀博之前一定要想好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要不要走科研道路,你是否有足夠的精力與時間?
對於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的學弟學妹來說,博士目前已成為評定職稱及技能的重要指標項,也是日後從事科研任務的催化劑,因此讀博對你來說尤為必要。對於非教育機構的學弟學妹來說,讀博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與體能,倘若你已經有一份很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讀博將不會是你人生中的必選項;但若有足夠精力且家庭又充分支持的話,那讀博無疑是人生中一件錦上添花的好事。學術型博士的畢業要求相比我們專業碩士而言,難度及要求非一般之高,因此在讀博前,各位一定要思考清楚博士對於自身的意義在哪?是否能夠堅持到最後。當然,事先選擇所傾心的學校及專業,並與所報考的博導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將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最後我想說的是:夢想者結伴,是初心,是信念,是感恩,是滿足。古今成大事業者大多都經歷過三層境界:第一層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層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希望這三種境界能為我們江南大學MBA所有校友的夢想起航,開啟我們下階段人生絢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