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巔峰賽之後,御三家的粉絲,明顯感到冬季冠軍杯奪冠之後的QG戰隊,直接將自己呼吸權打沒了。本身自己是冠軍戰隊,現在卻淪為了墊底的隊伍。選手之間的狀況頻出現,生活上還有比賽上,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麼追根溯源,為何QG的呼吸權沒得那麼快?
最近一段時間的訓練賽,主要的矛盾其實集中在三個位置上。刺痛的射手,上單的飛牛,輔助的770。這三個人,依舊成為整個QG隊伍中,最令人頭疼的。先說一下飛牛和刺痛,從秋季賽開始,就已經看到刺痛與飛牛很少同框了。實際上從側面可以看出,QG只能圍繞刺痛與飛牛一個核心,他們兩個共存會讓整個隊伍實力大大下降。
當刺痛在的時候,飛牛隻能去承擔坦邊的位置,但是坦邊並不是飛牛的長項,由此刺痛在的時候,其餘四個人,不得不只能遷就刺痛。將所有的核心放到刺痛這裡,整個QG會承擔,刺痛瘋狂被針對之後,很難再找到自己的突破點。而飛牛也是半廢物的狀態,等到冬季冠軍杯的時候,直接就將妖刀換上,飛牛也重新回到了戰邊的位置,明顯感到飛牛對於其他隊伍的壓迫力。
秋季冠軍杯的時候,張角教練前前後後所強調的重點,其實都是飛牛。但是娛樂賽的時候,飛牛的遊戲ID著實要批評一下,畢竟這種與大環境有關的調侃,真的是不應該。其實職業選手之中,飛牛應該是學歷最低的一個,畢竟翻看他的前身,本身就是小學畢業之後打工的服務員,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飛牛,能夠走到這一步真的很難。QG的戰術上,飛牛與刺痛,確實很難共生了。只能二選一。
他們兩個問題,其實很多的時候,是輔助770背鍋了。甚至眾多粉絲還有觀眾,認為QG真的欠缺是因為770的操作不足!現在770已經布跟一隊,能夠感受到強烈的反差,運營還有把握意識欠缺了太多,一點點的操作犀利,無論是九月還是Snow都沒有比770 強太多。反而應該從刺痛與飛牛自身上來想。
770隻是一個背鍋的人,就像之前走了的gemini一樣,他能夠明白隊伍的短板,選擇卻沒有那麼多。飛牛之適合戰邊,戰邊的時候,還特別容易被對方針對。中單末將和Giao並不能扛起核心的大旗。刺痛從心理上就太有問題,加上打法的僵化,他一上場就要被隊友依靠,所以這個賽季,SK與Bao一直都在尋找突破。總的來說,並不是輔助太弱,而是原生的隊伍,自己選手還沒有跟上版本,一直固定不變,怎麼能保住冠軍?
總而言之,QG每次在休賽期的時候,總是像是功力盡失,需要重新排列組合自己的首發選手,戰術選擇也會慢慢革新,選擇出來最適合自己隊伍的打法,上單射手,輔助都成為議論的焦點。以上就是橘喵的看法,各位玩家有什麼補充,歡迎留言給橘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