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是上海南匯中學實施「雙新」(新課程、新課標)教育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學校新規劃(2021-2025)實施的開局之年。為此,學校在新學期伊始,於2020年8月29日上午09:00於匯美劇場召開《乘「雙新」東風展教改風採——南中召開新學年「雙新」教育暨新學期開學工作培訓會》。會議由康瀟津校長主持,分二項議程。首先是康校長的《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不移推動學校工作高質量發展——上海南匯中學2020學年工作要點》的報告;再是三位老師用詳實的PPT介紹了新課程實施的思考與實踐——歷史教研組長包克林老師的《新課程新課標實踐與思考》、教務處副主任嚴永芳老師的《實施新課標新教材的要點》(數學)、英語教研組長周惠英老師的《認識你自己的影響力》。
積極應變、主動求變
堅定不移推動學校工作高質量發展
——上海南匯中學2020學年工作要點
康校長在《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不移推動學校工作高質量發展——上海南匯中學2020學年工作要點》的報告中,講述了學校各項工作指導思想,及學校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重點的課程教學改革與打造高品質課堂;回歸立德樹人初心,應對常態化防疫下的學校教育大變局、擔當培養更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釐清上海南匯中學大變局中一流高中教育的變與不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不移推動學校「雙新」教育改革往深處走、往實處做,紮實推進上海南匯中學發展規劃(2016-2020)的收尾和新規劃的開局工作,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康校長在四個大點15個小點的介紹中,讓與會同志進一步了解了我們面臨的形勢、目標與任務,明晰肩上的責任重大,來不得半點的鬆懈,需要我們認真學習、踏實工作、奮力前行。
具體四大點:一以「六點防護」,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用確定性戰勝「不確定」;二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公平科學推進學校改革發展;三加強內涵建設,完善學校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四優化學校管理,提升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15小點涵蓋常態化疫情防控具體操作的「六點防護——戴一戴、養一養、避一避、開一開、清一清、動一動」、注重教育評價過程、深化學歷案和項目化的課堂教學改革、突出德育的時代性、結合「雙新」新課程、新課標的實驗示範校建設、著力弘揚並強化教師的育人功能、完善教職工的考核獎勵辦法、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加強學校安全防範工作、推進學校法治教育、促進內地民族班持續穩定發展、加強南中教育集團辦學工作、提升學校後勤保障水平等。
包克林老師《新課程新課標實踐與思考》
包老師的講述都結合歷史教研組近年來實踐。首先談了新課程新課標的教學建議:遵照新教材培訓時要求展開實踐;解讀了如何依據課標核心素養、學業質量水平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從宏觀單元主題把握內容主旨、核心概念和關鍵問題;把握契機結合形勢,採用學生喜聞樂見方式發揮歷史人文學科的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再是對項目化學習設計的理解:項目化學習設計是以學生為本位、項目活動為載體,指向問題解決學習核心素養提升的設計。三關於核心素養與項目化的釐定:核心素養是學習的目標,項目化是學習設計(驅動性問題,活動項目,學習策略與結果呈現),學歷案則是學習的流程。方向、方案與方式需三者統一。最後談了幾個要點:自上而下的學習,旨在了解目標方向,方面領域;把握重點,全局整體。自下而上的實踐,旨在立足實際情況,經驗基礎,循序漸進,步步為營。
嚴永芳老師《實施新課標新教材的要點》
嚴永芳老師講述了自己作為一線老師見證著新課標、新教材從上位指示到理念指引,最後實踐落地生根的過程。
第一部分闡述了國家層面新課標是教育改革的「龍頭」;及實現人才培養的路線圖(新課標修訂的基本思路、數學核心素養)。第二部分介紹了市級層面新教材分冊與章結構、編撰工作的基本理念與原則;新教材的一些特點。第三部分教師層面執教新教學的準備:新課標的實施應以優化課堂教學為中心,必須用新課標的理念,按新教材的要求,改善課堂教學狀態。總之,要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關注新舊課標、新舊教材的差異;關注數學知識本身;實現以數學知識本體為中心的教學,使教材的內容更有利於學生學習,有利於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建構知識結構;新教材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核心素養的視角觀察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與評價課程改革和新編教材的成效
周惠英老師《認識你自己的影響力》
周老師以教師是造成學生學習結果最大差異的來源為線索,講述了「在新課程新課標實施過程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教師。我們教師需要思考如何通過認識自己的影響力,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隨即,講述了教師一要不斷學習,提升專業(自身專業化水平提升與團隊合作中熟悉新課標,新教材,深入研讀,把握教學核心內容);二要共同合作,制定方案(感受教師在備課中互相學習和交流能夠形成巨大的力量);三要課題引領,項目學習(使教師成為更具專業性和包容性的引導者;學生成為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學習者)。四聚焦反饋,提升學力(比對低成就學生與高成就學生反饋;說明反饋與學生學業成就間具有交互效用)。
乘「雙新」東風 展教改風採
無論學校是自2016年9月起實施的《高中學生學習力培養的實踐研究》還是目前已深入人心的《基於學歷案的項目化學習理論與實踐》,都展示著學校未雨綢繆,與「雙新」接軌;同時,康校長的工作要點與三位老師前瞻性、專家型的就新教材新課標的思考或實踐(歷史)介紹,都將為新學期「雙新」(新課程、新課標)教育改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老師們進一步了解「雙新」、實踐「雙新」,引領方向,梳理策略。從而達成老師上好每一堂課、學生喜歡每一堂課,不斷提升學生學習力與思維品質「轉識成智」。
乘「雙新」東風展教改風採。教育改革,我們永遠在不斷探索與奮進的路上。
【來源:上海南匯中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