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理論知識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得過的。就拿高考來說吧,把中國試卷放到國外那就是天書,但是我們的莘莘學子就能考出高分。但你以為考得好就能上好的大學了?
近年來,社會上高考公平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不少省份處於自主命題向全國卷過渡的階段,對於各個省份的高考難度、本科上線率、一本錄取率等高考相關問題,引發了人們的激烈討論。
高考被稱為人才選拔的一條「獨木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免有被擠出橋而落水的危險。高考競爭十分激烈,特別對於那些高考大省而言,報考的學生數量很多,僅是1分之差也會被擠出門外,一分之差可以到站滿一走廊的說法確實也是符合現實情況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高考最心酸、壓力最大的幾個省份。
河南省
河南高考大省的名號基本已經響徹全國了,這和它龐大的高考人數不無相關。根據教育部網站公示的數據顯示,2018年河南高考報名人數多達77.2萬,成為名副其實的「高考大省」。然而今年河南更沒讓人們失望,河南省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為98.8萬人,看到這參考人數,是不是頭皮發麻?
在全國高三的學生和家長在努力拼搏著,高一高二、初三、初一初二的家長其實弦也是繃得緊緊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失去了進入重點大學、名牌大學的機會。
江蘇省
說江蘇是高考難度最高,並且最吃虧的一個省份一點都沒有誇張。江蘇的一本錄取率非常低,連10%都沒有。相比起旁邊的上海的考生來說,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了。因為經濟發達,考生數量也多,同時因為考試模式比較變態,試卷難度大,讓很多考生真的是鬱悶得很!
江蘇的高考難度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說,看你們江蘇多幸福,考300多分就能上本科,但是 ,你不知道,江蘇高考總分也才480分,並且作為清華、北大優質生源基地,江蘇一本的錄取率只有9.66%,與鄰居上海的21%,差的太多太多。
山東省
山東考生的學習氣氛濃厚,可越是這樣,高考考生的壓力就越大。山東的高三學生根本沒有幾個是晚上12點前入眠的,他們不只睡得晚,起的還早,在六點前現已都起來看了良久的書了,正是這種艱苦的條件下,上大學上後班裡的學霸好多是山東的。
安徽省
安徽省之前用的試卷和江蘇省一樣,難度大,分數慘不忍睹。雖然有中國科技大學在,但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還是不夠,重點大學錄取率也低。高考制度雖然長期處在爭議當中,但目前仍是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我國省份眾多,經濟和教育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高考的分數劃分和錄取難易度上也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