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測試後開具的印表機送修單。
本月初,本報記者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家裡的惠普噴墨印表機經常無故卡紙。那麼,惠普印表機是否真的如讀者所描述的一樣「進紙困難」呢?為此,3月8日,記者專程在京東網上以399元的價格訂購了一臺型號為HP Deskjet Ink advantange 2010的印表機,希望能夠通過實測來獲得有關產品質量的真相。
體驗
列印 打20多頁就卡紙
3月11日,這臺嶄新的HP Deskjet Ink advantange 2010機器送達報社。為測試列印效能,記者準備了一份長為70頁的文檔進行列印測試。剛開始印表機的運作非常順利,當列印到20多頁的時候,印表機突然出現了卡紙現象。記者按照故障彈出框的提示,拿出卡紙,重新啟動印表機,卻發現印表機無法繼續工作了。於是,本報記者拔打惠普8008206616售後電話進行諮詢,由於接線生並非惠普工程師,她表示,稍後讓專人與本報記者聯繫。
大約半小時後,惠普工程師給本報記者返回了電話,按照他的指示,調整好紙張,進行多次列印校準後,記者進行列印測試,但一連打出三份測試頁,頁面上的文字均是傾斜的。「可能是卡頭沒有校準。」該工程師表示,他建議本報記者把印表機搬到成都的惠普維修站進行維修。
維修
剛修完又卡紙
當天下午,記者帶著這臺HP Deskjet Ink advantange 2010印表機來到了位於青羊區清溪西路3號附11號的惠普維修站進行維修,在填了「HP消費外設產品到貨即損服務單」後,記者將印表機留在了維修站,並約定第二天去取印表機。3月12日一早,本報記者取回了印表機,「這次沒問題了。」維修工程師表示,記者看到,在維修單上也清楚寫著「重新較準了墨盒,調試OK」。
當天下午,記者準備一篇小說進行測試,然而列印進行了十多頁,印表機再次顯示卡紙。記者按照提示取消列印,結果列印任務全部被取消了。於是記者撥通了維修站的電話,在描述完新的情況後,記者質疑,「維修後你們說不會有問題了呀,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同樣問題呢?」「當時我們以為是校準的問題,現在可能是卡軸出問題了」,工程師沉默後說。
當記者詢問這臺新機才用了兩天就出現這麼多問題,能否換貨時,工程師表示,還要再次把機器送到維修站,由維修站出具檢測報告證明機器故障後才能進行換貨。
退換貨
半月左右
13日上午,記者再次跑了一次維修站,拿到了惠普工程師出具的「間隙性卡紙,建議整機更換」故障診斷書,這樣理論上就可以找銷售商京東商城進行退換貨了。那麼,如何才能退換貨呢?記者隨後撥通了京東商城400-606-5500的售後服務電話,京東一位男性客服人員表示,如果要退換貨,必須填一張退換貨申請表,並把相關證據傳輸上網。
當記者詢問處理時間時,該客服人員表示,一般「退貨時間為七天內,換貨時間為十五天內」,當然,這樣「便捷」的售後僅適用於有京東倉庫的地區,而如果沒有京東倉庫的地區,客戶等待的時間將更長。這也意味著,對用戶來說,在京東商城上的退換貨的時間將等待半月左右,比在實體店購買的退換貨的耗時更長。而這對有緊急辦公任務的用戶來說,會造成相當的損失。調查
網友:卡紙並非偶然
記者在京東網上發現,HP Deskjet Ink advantange2010 的印表機,卡紙現象相當頻繁。京東上一位叫菲噠的銀牌會員對這款印表機的評價是:「才用幾個月,就出現卡紙,列印出錯的狀況,不知道是不是滾輪壞了」。而一位叫悅***9的用戶稱,「進紙輪根本壓不到紙,每次都要放進100張紙以上,才能進紙。到今天共一個月時間,只用了3次,實在麻煩,打電話問HP,說是硬體問題,但過了15天只能修不能換,實在是鬱悶,修也只能自己拿過去,否則上門費要180元,機器才400元。唉,真讓人無語。」
此外,這款印表機的噪音問題、墨盒不耐用、彩色列印不清晰的問題也被用戶所詬病。
專家:零部件、電阻不穩定導致
什麼原因可能導致印表機頻繁卡紙呢?為此,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某品牌印表機維修中心經理表示,導致印表機頻繁卡紙的原因比較多,一是機器故障,二是電阻原因,三是零部件問題。而按照描述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印表機內部的搓紙輪出現問題導致的,「總之,不同的印表機會有不同的卡紙原因,即使是同一臺印表機可能會有幾種原因同時造成卡紙。」
而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維修工程師則表示,由於目前印表機市場競爭激烈,市面上最便宜的品牌噴墨印表機一百多元就可以購買,因此,一些廠商對產品零配件的質量也管控不嚴,「比如搓紙輪,傳感器之類的零部件,在採購上為降低成本,一些廠商不惜採購質量低下的零部件,印表機採用這樣的零部件,勢必讓用戶在質量上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該工程師表示,儘管目前國家三包法對消費維權有了相當的保障,但對於消費者來說,維權之路還是相當麻煩「比如三包法規定,七天內質量問題可以退換,但消費者必須跑幾次維修站、找經銷商理論,這些都是耗時耗力的。」記者觀察
最重要的是質量
目前國家三包法對消費維權有了相當的保障,但對於消費者來說,維權之路還是相當麻煩。
十多年前,惠普是質量的保證。想當年,為買惠普的一臺暢銷筆記本,還得費心地找熟人走關係留貨。
然而,這個曾經的IT 一哥卻開始江河日下。2010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惠普質量門將中國惠普推上了風口浪尖。從此,拆不拆分電腦業務,合不合併PSG部門和IDG部門,惠普也開始了不斷的折騰,而這些折騰與產品和用戶都無關。
可以肯定的是,由於當年央視曝光的質量門事件,惠普加快了對消費者投訴的響應速度。本次維修,本報記者也體驗到了客服人員的耐心和用心。但在售後服務提高的同時,惠普可能也忘記了產品最重要的一點:產品質量,再好的售後服務,也無法保證由於產品質量引發的消費紛爭。
我們也真誠地希望,那個質量至上的IT一哥,重新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