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阿拔斯王朝 ∫ 《耶路撒冷三千年》20

2021-02-13 書閒時間

我們繼續在九門老師的帶領下,來認真閱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今天是第十九章  阿拔斯王朝:遙遠的主人們(750-969)



第十九章阿拔斯王朝:遙遠的主人們(750-969)

第一節薩法赫哈裡發:劊子手

如果我們把阿拉伯史簡化些來看,大致可分為幾個主要時代:

1,四大哈裡發時代(632-660)

2,倭瑪亞王朝(660-750)

3,阿拔斯王朝(750-1258)

4,法蒂瑪王朝(909-1171)

本節的阿拔斯王朝,書中標明的年代是750-969,但按照史書上的年代都是750-1258。

阿拔斯王朝比倭瑪亞王朝更出名,年代也更長,但也更依靠武力。


(大英博物館內阿拔斯王朝時期的金幣,引自網絡)

阿拔斯王朝的創立者是阿布.阿拔斯,即書中的薩法赫,本書沒有說明,薩法赫就是「屠夫」的意思。薩法赫(或賽法哈,Saffah)不是別人給他的稱號,而是他自稱的。

薩法赫屠殺了伍麥葉家族的大部分成員,甚至連陵墓內的屍體都不放過。唯一跑掉的一個後裔(第十位哈裡發希沙木的孫子),逃到了西班牙,建立了西班牙的後倭馬亞王朝,去過西班牙的人大多知道,西班牙有過數百年的穆斯林統治,但可能並不知道,這個穆斯林王朝與東方的阿拔斯王朝有著不同戴天的仇恨。

阿拔斯王朝已經失去了對西班牙穆斯林的控制,阿拉伯帝國已經分裂,敘利亞的光榮褪去了。

薩法赫死後,他的弟弟曼蘇爾(常勝者的意思)繼位,實際上阿拔斯朝後來的繼位者都是他的子孫。他是阿拔斯朝最偉大的哈裡發,也是最不講道義的哈裡發。

之前的合作者現在都成了敵人,阿里派的阿里家族成員很多被害死(書中有詳細的描述),開國元勳阿布.穆斯林(波斯奴隸)也被暗害。

762年,曼蘇爾將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從庫法(伊拉克)遷到了新建的「巴格達」。

雖然曼蘇爾去過耶路撒冷,並修復了被地震損壞的阿克薩清真寺。但耶路撒冷的地位已不像倭瑪亞王朝時期那麼高了,因為阿拔斯王朝離耶路撒冷相對遙遠了。而一位基督教皇帝卻將要復甦耶路撒冷的魅力,他就是查理大帝-查理曼。

第二節皇帝與哈裡發:查理曼和哈倫.拉希德

公元800年的聖誕節這一天,對於歐洲歷史和基督教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蠻族人的國王查理被教皇利奧三世突然將羅馬帝國的皇冠戴在了頭上,地點就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前身)。

教皇對查理的需求是幫助抵抗倫巴第人和拜佔庭人,而查理曼所缺的則是君權神授的正當性,雙方各得所需。羅馬教會也因授予皇位而地位大長,而受拜佔庭皇帝控制的東正教會則相對變得黯然。

(下圖,查理曼加冕,攝於巴黎先賢祠)



(下圖,巴黎聖母院前的查理大帝騎馬像)



當時世界拜佔庭帝國、查理曼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形成三足鼎立。

此時,阿拉伯帝國正是阿拔斯王朝的哈裡發哈倫·拉希德(哈倫·賴世德,Al-Rashid,正直者的意思)當政時期,是巴格達最輝煌的時刻。

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主要講的就是哈倫.拉希德時代的故事。

書中提到查理曼的帝國與哈倫.拉希德的阿拉伯帝國達成一定的同盟關係,雙方互派使臣並互贈禮物,不過書中所說聖墓教堂的鑰匙被獻給了查理曼,《阿拉伯通史》中認為是不靠譜的。

對查理大帝來說,聯合阿拉伯人是為了對抗拜佔庭人,而對阿拉伯人則是希望通過法蘭克人來制衡西班牙的後倭瑪亞王朝。

因此,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此時都能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各地來的朝聖者的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拉希德死後,阿拔斯王朝陷入內戰,馬蒙(麥蒙)打敗了他的哥哥艾敏。書中講到831年,馬蒙到訪過一次耶路撒冷,他將巖石圓頂清真寺上阿卜杜拉.馬利克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名字,不過他忘了修改日期,一直到今天。

阿拔斯王朝開始走向衰敗,耶路撒冷也不斷有起義發生。

一個突厥奴隸總督伊本.圖倫,在埃及和敘利亞「獨立」,建立了一個短命的「圖倫王朝」(868-905年)。877年圖倫佔領了耶路撒冷。

第三節 卡富爾:有香味兒的太監

本節第一句話說到,突厥人在伊斯蘭世界逐漸取代了阿拉伯人。

這只是剛剛開始,到奧斯曼帝國時,突厥人則完全掌控了伊斯蘭世界,而阿拉伯人則被突厥人所領導。

關於突厥人,歷史上並不是能說的很清楚,大概發源於我國北方,可能與匈奴人有關,唐朝時被打敗西逃,逐漸進入中亞、波斯一帶,很多皈依了伊斯蘭教。由於他們能打仗,時常被發展為僱傭軍或奴隸兵。

阿拔斯王朝後期,由於統治不利,各地不斷湧現出小王朝。在東方,以突厥人和波斯人的小王朝為多。他們表面向巴格達哈裡發稱臣,但實際上是獨立小王國。

短暫的圖倫王朝結束後,又一個突厥人穆罕默德.伊本.圖吉建立了「伊赫希德王朝」(935-969,或伊赫什德,Ikhshidid ),伊赫希德是古伊朗王侯的一個頭銜,是哈裡發賜給他的。

這個傢伙不僅繼續統治埃及、敘利亞,後來還吞併了麥加和麥地那(漢志地區)。

伊赫希德死後,實際權力落入一個黑人太監奴隸卡富爾手中,卡富爾的意思是「有麝香氣的樟腦」,他只是他的主人伊赫希德花很少的錢購買的一個衣索比亞奴隸(穆罕默德主張釋放奴隸可減輕罪責)。

他的統治沒什麼可評價的,但他由一個太監奴隸成為地方割據政權的實際掌權人,卻是開創了伊斯蘭教史上的先例。

卡富爾執政期間,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曾攻入了聖墓大教堂,並燒死了約翰主教。

(下圖,穆罕默德任命的第一位宣禮員,曾經就是一名衣索比亞奴隸,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在阿拔斯王朝,他們的地位被拉低,卻是這個原因
    歷史原創作者:公孫龍講歷史公元750年,即圖爾一普瓦提埃戰役之後的18年,伍麥耶王朝被推翻了。他們的繼任者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雖然同為阿拉伯人後裔,但是他們對亞洲比對阿拉伯地區更有興趣。751年,伊斯蘭軍隊在中亞怛羅斯的一場重要戰役中擊敗了中國唐朝軍隊。再後來,伊斯蘭人擴張到印度次大陸深處,並打到了印度尼西亞諸島。阿拔斯王朝的興起標誌著阿拉伯貴族獨裁伊斯蘭政權的結束。巴格達的新政府包括了各個民族的成員。儘管所有人都說阿拉伯語,但權力則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敘利亞人和其他民族共享。
  • 阿拉伯帝國崛起於倭馬亞王朝時期,興盛於阿拔斯王朝前期
    阿拉伯帝國崛起於倭馬亞王朝時期,興盛於阿拔斯王朝前期。倭馬亞王朝統治時期,民主選舉制度下的哈裡發國,演化為世襲的君主國,即通常所言阿拉伯帝國。帝國的重心轉移到阿拉伯半島以北的敘利亞。倭馬亞王朝重整旗鼓,東徵西戰,南攻北伐,以摧枯拉朽之勢,吞併西亞,席捲埃及,橫掃北非,囊括西班牙,進兵藥殺水,飲馬印度河,建立起一個以敘利亞為中心,西起庇里牛斯山和大西洋東岸,東至印度河和中國西部邊境,北起中亞的綠色山谷,南至撒哈拉沙漠,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國。
  • 消失的帝國,恆羅斯之戰阿拔斯帝國真的要與大唐為敵?沒那麼簡單
    帶著這種印象去閱讀怛邏斯之戰後的中阿關係,便會產生一種疑惑,怛邏斯之戰唐軍損失慘重,奇怪的是唐朝並沒有因此與阿拔斯王朝結下冤讎,不僅阿拔斯商人入唐經商不受影響,甚至阿拔斯王朝還應唐玄宗的要求,於757年派兵隨西域軍隊一起幫助平定了中原的安祿山叛亂。
  •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狼吃的是跑得最慢的那隻羊,所有的經驗,要麼從自己的人生中領悟,要麼從歷史中汲取,
  • 歷史上的今天,旭烈兀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朝哈裡發王朝結束
    阿拔斯王朝 (750~1258),哈裡發帝國的一個王朝,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因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撥斯王朝時期乃是阿拉伯的黃金時代,歷時500餘年。
  • 由倭馬亞王朝開始的這一先例被阿拔斯王朝繼承,並且成為後世先例
    由倭馬亞王朝開始的這一先例被阿拔斯王朝繼承,並且成為後世的先例。
  • 消失的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在起義中滅亡,阿拔斯王朝建立
    伍麥葉王朝後期,伊拉克成為哈瓦利吉派起義的主戰場。阿拔斯人,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後裔,強調先知穆罕默德出身的哈希姆家族對於哈裡發之位的正統性,因此反對伍麥葉王朝的統治。特別是王朝後期日益腐化墮落,他們推翻伍麥葉王朝的訴求更加迫切。如此一來,阿拔斯人與什葉派不謀而合,兩派結成了反伍麥葉王朝的聯盟。
  • 耶路撒冷:地緣、宗教、政治因素交織下,三千年紛爭在繼續
    四千多年前敘利亞的埃布拉(Ebla)王國和周邊馬裡(Mari)等王國的外交通信和條約只是個開始;三千八百年前左右,馬裡書信裡的國際關係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就有大名鼎鼎的巴比倫王漢謨拉比;三千三百年左右,於埃及出土的阿瑪爾納書信(Amarna Letters)裡更是包含了大量黎凡特地區埃及附庸國的書信,展現了埃及、西臺(Hittite Kingdom,今土耳其地區印歐語政權)、米坦尼(Mitanni,
  • 阿拔斯王朝時,大力支持伊斯蘭教興起,還建立清真寺,為什麼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是建立在倭馬亞王朝基礎上的哈裡發王朝,是一個以阿拉伯人為主,包括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異族在內的阿拉伯-伊斯蘭帝國。阿拔斯王朝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波斯王朝的政治傳統和官僚機制。
  • 塔希爾:被阿拉伯人統治171年後,波斯人在他的帶領下成功獨立
    但是到了阿拔斯王朝時期,波斯人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阿拔斯王朝的宮廷和軍隊中出現了許多波斯人,波斯人對阿拉伯人的影響也越來越深。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還要從阿拔斯王朝的建立說起。公元750年,在波斯人艾布·穆斯林的幫助下,阿拔斯王朝的創建者薩法赫成功取代倭馬亞王朝,以艾布·穆斯林為首的波斯將士成為了阿拔斯王朝的開國功臣。
  • 阿拉伯文化「黃金時代」的開創者,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裡發馬蒙
    馬蒙是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裡發。自7世紀30年代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形成之後,經過四大哈裡發時期、倭馬亞王朝時期,到8世紀中期阿拔斯王朝建立時,阿拉伯國家已發展成為一個領土龐大的帝國。它的版圖西瀕大西洋,東臨印度河,北界鹹海,南迄尼羅河。阿拔斯王朝建立後,軍事擴張已基本停止,政局日漸安定,經濟不斷發展,文化生活也呈現繁榮景象。
  • 帶你看世界系列之神秘的耶路撒冷
    今天帶你一起探索的是給我巨大心靈震撼的耶路撒冷。 「十分美麗賜諸世界,九分獨屬耶路撒冷」。 三千年的過往歷史,這座城市經歷過太多的劍拔弩張,她輝煌,她落寞,她靜靜地坐落在那又默默訴說著她一切的驚心動魄。她誕生了人類最為燦爛的文明之一。猶太教、基督教不僅發源於此,伊斯蘭教、巴哈伊教也視這裡為聖地。
  • 耶路撒冷一患麻風病的小孩,為何能率幾千人擊敗強大的薩拉丁
    1177年11月25日,阿尤布王朝首領薩拉丁得知耶路撒冷由於新上任的國王年輕,且有麻瘋病,導致權臣內鬥不斷的消息後。薩拉丁大喜過望,馬上率領3萬大軍突圍耶路撒冷,企圖贏得聖戰,奪回耶路撒冷。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能徵善戰的他,最後卻栽在一個小屁孩手中。
  • 大唐王朝為啥能夠控制阿富汗200多年?只因李世民做了這樣一件事
    大唐王朝地圖 我們看下唐朝的地圖。公元前329年,阿富汗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領土。此後,阿富汗又成為塞琉古王朝、貴霜王國領土。 到了唐朝的時候,阿富汗又成為中國的領土。 那麼,阿富汗隸屬於唐朝哪個機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