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頂級富豪的隱秘江湖(有節選)
大唐守捉使
在四川,如果說有一個姓氏可以縱橫百年,那必然是劉。從民國時期的劉文輝、劉文彩,到改革開放之後鼎足而立的劉氏富豪: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兄弟、通威集團的劉漢元以及曾經的漢龍系劉漢。
正如胡潤所言,自己最尊敬的中國商人是劉永行。第一是因為穩定,能夠連續10年登上百富榜的,只有三個家族,劉永行、劉永好家族是其中一個;第二是因為坦率,只有劉永行敢說自己的第一桶金是怎麼賺來的。
在35年的沉浮飄搖中,劉永好家族用1000元搏到了近1000億的資產,建立起一個籠罩飼料、畜牧和化工等多個領域的龐大帝國。
1978年,已經罹患肺癌的老革命劉大墉在嗅到一絲風向之後,將四個兒子喊道床前,叮囑道:「時代變好了,機會難得,你們要珍惜,要好好把握。」
聽到父親的囑咐,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劉永好四兄弟雖然很動心,但都有著不錯工作的他們對辭職下海這件事連想都不敢想。
不過,劉永行兄弟的命門很快被家裡的一頓紅燒肉翻轉。1981年,為了能讓自己四歲的兒子吃上一頓紅燒肉,學過維修技術的劉永行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在家附近擺地攤幫人維修電器。春節過後,劉永行數了數手裡的錢,嚇了一跳,短短幾天居然賺了300多元,幾乎抵得上自己一年的工資。這事讓四兄弟感慨萬千,徹底醒悟:時代真的變了!
一商量:既然修理無線電這麼掙錢,我們為什麼不直接辦一家電子工廠呢!在一頓操作下,學計算機的老大劉永言、學機械的劉永好和擅長修理家電的劉永行很快造出了中國第一臺國產音響,取名「新意音響」。
不過,就當18歲的劉永好志得意滿地拿著音響找到當地公社提出開一家電子廠時,很快就被對方以「集體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理由潑上了一盆冷水,打發了回來。
就在要打退堂鼓的時候,遠在浙江的魯冠球將自家價值2萬元的苗木作抵押,承包廠子創業的消息傳到了劉氏兄弟的耳朵裡。
1982年春天,經過三天三夜的討論,兄弟四人做出了一個決定:集體辭去公職幹個體,開辦養殖業。本想著靠信用社貸款起步的四人在接連碰灰之後,只得通過變賣自行車、手錶東拼西湊來1000元作為初始資金。辦養殖業是大哥劉永言的主意,從養雞和養鵪鶉開始,四個人就這樣成立了新津縣育新良種場,開始攜手狂奔。
三年之後,劉永行兄弟決定給養殖場換個更響亮的名字「希望」。不過,危機卻悄然來臨。在將鵪鶉技術教給新津縣當地農戶後,當地養殖大戶們聯合成立起養殖合作社,不管是孵化率、產蛋率,還是飼料轉換率都和「希望」不相上下。眼看著要血拼,劉氏兄弟頭上一片陰霾。
但恰巧此時一家名為「正大」的外資飼料公司(「正大綜藝」節目贊助方)進駐中國,靠著增肥技術佔據了中國豬飼料的半壁江山。但「正大牌」豬飼料不僅價格貴,而且非常搶手,一料難求。
看到機會的劉氏兄弟決定轉型,1987年,四人投資了400萬元建立起「希望」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飼料廠,並找到一批國內外專家進行研製開發。1989年,經過兩年的研發,「希望牌」1號乳豬全價顆粒飼料正式推出市場。此時,劉氏兄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怎麼和已經享譽全國的「正大」競爭?
為了和「正大」競爭,靠賣鵪鶉蛋習得一身張貼小廣告經驗的劉永好在「希望」牌飼料面世之後,就立馬帶著小廣告下了鄉。
劉永好對廣告宣傳似乎是無師自通,他找人將自己想好的「養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通過小廣告的方式貼遍了成都地區幾乎每家每戶的豬圈。
在農村的土牆上,用白漆醒目地刷上「吃一斤長一斤,希望牌奶豬飼料就是精」的大字,靠著精準的廣告投放,物美價廉的「希望牌」飼料迅速成為「正大」的勁敵。
接下來,「希望」和「正大」開始了一場價格拉鋸戰。先是「希望」比「正大」每噸便宜了60元錢,接著財大氣粗的「正大」咬著牙一跺腳直降100元,最後毫無壓力的「希望」乾脆降價120元。
最終,「希望牌」飼料銷量同比增長三倍,開始坐穩全國豬飼料的第一把交椅,而落寞的「正大」則宣布退出成都市場。
1994年,《福布斯》首次公布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劉永好兄弟以6億人民幣的身家排在首位,躍升首富。
不過就在轟轟烈烈之時,四兄弟突然被曝出和平分手的消息。伴隨著「飼料熱」的風潮,劉永好四兄弟敏銳地發現,利潤率已經被壓得極低。
於是,四兄弟經過商議進行了一次家族重大產權歸屬:全國27家分公司一分為二,劉永好執掌西南,劉永行坐鎮東北。同時,大哥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公司,專注於高科技領域的電子科研。二哥劉永行拿著分到的20億投身重化工業,建立東方希望公司,在電解鋁行業紮根。三哥劉永美則成立華西希望公司,繼續飼料業的老本行。四弟劉永好則組建了新希望集團並擔任董事長,開始向飼料產業的上下遊拓展。在中國商業家族中,劉氏兄弟算得上少有的「和平分手」。
分家之後,四弟劉永好迅速成為家族的門面。其實早在1993年,有想法也善溝通的劉永好就已經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那一年全國政協會議上,42歲的劉永好代表全國私營企業家在人民大會堂發言,當他那篇著名的《私營企業有希望》剛念出雙關標題時,臺下聽眾便會心一笑,隨即鼓掌歡呼。這次會議後,劉永好先後擔任工商聯副主席、政協經委會副主任,在他的促動下,「非公經濟36條」等助力民營經濟的文件相繼出臺。
2015年,劉永好在四川網際網路大會上繼續以一個雙關標題《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希望》做了演講, 64歲的他已經把「新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身上。作為新希望六和集團的新董事長,女兒劉暢已經接班兩年。
為了給更多年輕人搭建新的平臺,劉永好創立了「草根知本」,作為一個培養事業合伙人的平臺。劉永好告訴這幫年輕人:「三十年再造一個新希望」。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
操筆政:逍遙侯,修筆使:夏雪宜
聲明:本文來源於不止是鋼貨,軋鋼之家整理髮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文章內容如有偏頗,敬請各位指正;如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