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文明、文化的傳承,與書院有著難解難分的關係。書院也是傳承文明,傳播思想和文化的載體。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播中,沒有一種形式能如書院呈現的這般自由。
【回憶】
打開歷史長卷,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矛盾縱橫交錯,尖銳複雜,這也促使各階級、各階層的思想應運而生。
這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洛陽為中心,方圓五百裡為半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中原文化。
在教育上,百家爭鳴豐富了教育理論,促進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大多是著名教育家。如儒家有孔、孟、荀;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莊;法家有商、韓、李,他們都有很多論著,都蘊含著深刻豐富的思想內涵,是中原文化中璀璨奪目的奇葩。
【產生】
到了公元907年唐朝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分裂時期,官學遭受破壞、庠序失教,中國開始出現一批私人創辦書院。
書院的出現,成為名流學者們的講經論道之所,文人學士們的嚮往之地。
中國古人講求詩禮傳家,無論哪朝哪代,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於是在千百年的歷史流轉中,承載著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書院"也應運而生。
請輸入圖片描述【爭議】
【爭議】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指的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嶽麓書院、河南省登封嵩陽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
然而,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 與石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 有些爭議。
1998年4月29日,國家郵政局在商丘舉辦了"四大書院"郵票首發儀式,郵票所選書院為"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由於石鼓書院毀於日軍戰火,來石鼓書院實地考察的人只見山石、不見書院,而後改選河南登封嵩陽書院。
除了這四大書院外,還有與其齊名的新洲問津書院。
問津書院,又名孔子廟,主要傳播儒學文化,位於大別山南麓腳下,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問津書院幾經興廢,如今,問津書院主體已經修繕完畢,中斷百年的問津論壇已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