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生來說,選專業和選大學一樣重要,選錯了大學以後考研能彌補,但是選錯了專業,有時候真的是「毀一生」的節奏。大學專業很多,但是選到一個適合自己又有前途的專業,這著實需要一些眼光。
我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非常激烈。特別是現在,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的就業趨勢越來越嚴峻,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們很多人非常關注的問題。對大學生來說,選擇專業和選擇大學一樣重要。畢竟,一個重大的影響我們未來的就業方向和發展。然而,要選擇一個適合我們並且有前途的專業,我們需要一些遠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被「捧上天」的3個大學專業,分數也居高不下,但就業卻很心酸!
以會計學為代表的財經類專業如今可謂是非常火爆,幾大財經類211錄取分數超過大半985,財經類專業的錄取分數也是很多綜合性院校裡面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會計學「火爆」自然有其原因,有人說它工作好找,有人說它好考公務員,也有人說它越老越吃香,總之,它就是好,好到讓人不能拒絕。但是有時候理想是十分「豐滿」的,現實往往有些「骨感」。
沒錯,現在社會上對會計學這個專業的需求很大,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都對財務人員有一定的需求,但是會計學專業的畢業生如今看來是有些供過於求,不管是本科院校還是專科院校,都在陸陸續續開設會計學專業,會計專業畢業生越來越多,工作自然也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找。
會計學考公務員容易?這更無從談起,只能說會計學專業可以報考的職位比較多。且不說會計學專業的畢業生比較多,會計學的高考錄取分數就比較高,可以說學這個專業的大多都是「學霸」,畢業後考公務員,跟你競爭的都是一群學霸,試想一下,這公務員能好考嗎?如果有心人去查看一下往年的公務員入圍人員的分數,就會發現,要求會計學專業的那個職位,最終分數都不低。
會計專業畢業後大多當會計,有人說會計越來越吃香,永不失業。其實會計這個職業,除非以後走上管理會計道路或者說管理層,否則從事低端的會計,工資很低,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還有失業的風險。
對於金融專業,我們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多金」的專業,經常看到電視裡金融人才穿梭在大樓和高端人士之間,非常高端。
現在金融專業熱得燙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長和考生的「望文生義」,認為金融專業畢業就是去金融行業,高薪白領,走向人生巔峰云云。其實就算是清、北的研究生,進入金融行業的大部分人也是從櫃員這個級別開始幹(以銀行為例,近兩年的行情,早些年很多大行的管培項目是真正的管培),起薪也就是二十萬(有的還不到)而已,和網際網路行業相比也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而後者雲集了大量名字很屌絲的工科畢業生。此其一。
其二是,很多家長和未諳世事的學生沒搞明白,金融專業並不等於將來進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也不僅僅招收金融專業。就我在就業系統多年的觀察而言,其實金融業企業們,招考時需求大量的經濟類和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這兩大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是高度重合的。換句話說,你本科專業是金融,還是經濟學,還是國際貿易,抑或是財務管理/會計學/工商管理等等等等,在金融業求職時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的專業一欄寫上金融學三個字而多出什麼優勢——我之所以強調這一條,是因為看過太多人就為了金融學三個字,報考志願時降低學校的檔次,這在我看來是很愚蠢的。A檔學校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和B檔學校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只看學歷的話,其實前者更有優勢。
管理專業,在眾多的專業中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例如我們知道的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等等專業,很多人報考管理專業,都是想要做到管理層,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想要做到管理層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從基層做起,而且管理層需求崗位比較少,競爭也是不小的。尤其是工商管理專業,大學階段學習的太過籠統,學而不精,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個專業,就業自然很堪憂。
也因此很多人報考這個專業也會選擇考研,但是我們考研堪稱「第二次高考」,難度也是不小,而且還是熱門專業,就2019年的考研國家線是「全面上漲」,管理學作為考研大戶,自然報考的人也是不少的,例如企業管理碩士、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無不是時下的熱門專業,而錄取分數也是水漲船高,尤其是管理學,國家線竟然從去年的330上漲到今年的345,足足上漲15分,對於學生來說無疑也是巨大的挑戰。
總結:以上就是被「捧上天」的3個大學專業介紹,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熱門專業各有利弊。一方面,這意味著就業前景很好,但就業競爭不小。以上專業可以說是每年高考的大戶。然而,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湧入市場,導致供過於求。對於畢業生來說,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這些熱門的專業也開始成為「萬人坑」。
一般來說,我們在選擇專業時不應盲目追求熱門話題。競爭壓力很大,就業也很困難。考生報考時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