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的心聲很重要,但堅持自己的想法更重要。
微信之父張小龍每天都會收到一億「讀者」的反饋。
張小龍說,在中國,每天有5億人說產品不好, 有1億人想教我怎麼做產品。
有人問他,微信啟動頁會不會變,如果一直這樣會不會很單調。
張小龍很堅定的回答:「微信的啟動頁不會變,未來也不會變。」
微信這麼多年,啟動頁一直都是一個人站在地球前面。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對這個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當你看到啟動頁面時,你會再想這個人在幹什麼,孤獨者、思考者、獨裁者、超級英雄、……然後每一年看到這個畫面,你的想法都會變。
10億人有10億個不同理解,每個人都能找到打動自己的理解。
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還有很多廠商非常不明白:微信的啟動頁為什麼不放廣告?微信為什麼不做節日運營?這些都是大流量變現啊。
聽了那麼多道理、建議、謾罵,張小龍始終堅持內心,他很高興收到「讀者」的反饋,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做的就是改變人們的生活。
他曾說過:如果定義微信的時候,把它作為只是一個通訊工具,那微信可能不會發展成為現在的樣子。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連接人與人之間關係,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融入到生活中的一部分。
百年前,福特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處跑去問客戶:「您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更好的交通工具?」
幾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
很多人聽到這個答案,於是立馬跑到馬場去選馬配種,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但是福特先生卻沒有立馬往馬場跑,而是接著往下問。
福特:「你為什麼需要一匹更快的馬?」
客戶:「因為可以跑得更快!」
福特:「你為什麼需要跑得更快?」
客戶:「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更早的到達目的地。」
福特:「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馬的真正用意是?」
客戶:「用更短的時間、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回到正題,客戶真的是想要一匹更快的馬嗎?
是的,客戶確實是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但這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快的到達目的地。
如果福特先生和其他人一樣,如果真的按照客戶反饋的要求,培育出一種更快的馬,還會有現在現代的汽車革命嗎。
傾聽客戶的心聲很好,但我們需要挖掘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停留在現有客戶所說事物的表面,傻傻去找一匹很快的「馬」。
作為科技史上最偉大的創新者和富有遠見的商業天才,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有一句名言:
「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事實果真如此嗎?
很多人會誤以為賈伯斯這是在閉門造車。
不是這樣的,他很注意傾聽消費者,他們和消費者之間有很多的交流,最終選擇依據他們自己的想法創造產品——真正解決人們的問題。
賈伯斯這麼說是有原因的,他說到:
「當然,我是相信傾聽消費者的,但是消費者並不清楚現在科技的發展水平,他們並不知道科技可以幹什麼,他們也不能預測下一個改變整個行業的突破口在哪裡。」
偉大的產品來自兩個方面的結合——科技方面和消費者方面,兩者你都需要。
太專注技術,可能進入死胡同。比如超音速飛機,Google的3D瀏覽器等,這些是用戶太過炫麗的東西,或者根本用不到的東西。
太專注用戶心聲,可能就是一場騙局。比如前幾年叱吒矽谷的女神級創始人伊莉莎白·霍姆斯太關注人們的需要:一滴血檢驗出全身所有疾病。
但其實這是徹頭徹尾的一場騙局,因為技術根本無法實現。
《Bad blood》一書很好的揭示了這個矽谷女神的騙局。
所以,用戶心聲與技術要相結合才行。
聯想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況,與當初的使命漸行漸遠。
這要從1995年是聯想命運的分岔口說起。
1995年以前聯想總技術師——倪光南。他在加入聯想是就堅持,聯想要走自主研發道路,自己研製晶片。
為此,他帶領一大批優秀的研發團隊,研發出漢卡晶片,全是自主研發。
但柳傳志卻不認同,他認為:爭奪市場不一定要靠技術,最重要的是客戶滿意。
因為聯想的技術團隊有過敗筆產品:四型漢卡,單板機……曾經費大力氣研發,卻先後被市場拒絕。
相反,一些簡單輕巧的創意,如一鍵上網、一鍵修復等,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後者恰恰是完全聽從市場需求的,但這也導致了聯想從此走向了完全不太的命運——以客戶為中心,營銷為主。而這也缺少了自主研發。
「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芯就是晶片,魂就是作業系統。
聯想本可以研發出自己的晶片的,但卻錯過了。
回到1994年,聯想曾有機會,成為「中國自主研發」的領軍者。
但終究失去了自己,說到底,聯想是完全聽從了市場。
「讀者」的心聲很重要,但堅持自己的想法更重要。
猶如賈伯斯所說:「我認為偉大的產品來自兩個方面的結合—科技方面和消費者方面,兩者你都需要。」
感謝你的「讀者」,但你也需要堅持初心,兩者完全結合,才能創造出真正有意的東西。
親,如果您覺得好,請點讚關注哦,一起成長^_^
● 作者:公子張良(公眾號ID:gongzizhangliang,能量MC2)。211學士學位,劍橋國際高級商務管理學位。文章大道至簡,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深度好文,透過表象看本質,讓我們終身學習,提升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