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開水就用的多了。加熱開水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燙傷事故。在急救時,有些人(尤其是老一輩)會用牙膏來塗抹傷口。別說,塗完之後,紅腫部位還真就有清涼之感,連痛感似乎都略微降低了。
這時,老人們總會語重心長地說:「今天就教你這一招。燙傷時用牙膏能止痛。這牙膏,關鍵時刻還能當藥膏使呢。」
雖然,老人們出發點是好的;雖然,老人們的閱歷是豐富的。但是,單就這一認知而言,他們真的大錯特錯了。
牙膏是一種化工類產品。其主要成分由粉狀摩擦劑、溼潤劑、表面活性劑、粘合劑、香料、甜味劑等成分構成。這些成分主要用來防止齲齒,減少牙菌斑,預防牙周病以及提升口腔清新度。
而治療燙傷的藥膏裡通常含有冰片,黃芩、黃柏、黃連等成分。這些才是具有消腫止疼,抗感染功能的藥材。
所以,橫看豎看,牙膏都無法和治療燙傷的藥膏扯到一起。
「牙膏塗在燙傷皮膚上真的很舒服啊。我不求治好,只求舒服就行。」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我真的無言以對了。
這念頭可是比傷情本身更可怕。對付燙傷,光圖舒服怎麼行?!
上海仁愛醫院大外科萬煥真主任表示,牙膏中含有薄荷等成分,確實有一定的清涼鎮定效果。然而燙傷是一種特殊的組織損傷,急救時首先需要將熱量釋放出來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如果將牙膏塗抹於上面反而會形成一層隔膜,使得熱量無法釋放。雖然你感到了清涼,但其實受傷處依舊在滾滾發燙。
這些熱量最終會朝下發展,形成更深的傷口。如此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除了讓傷者產生錯覺外幫不上任何的忙。
不止於此,燙傷往往還會附帶有表皮破損或出現水泡的症狀。而牙膏本身並非絕對消毒,因此可能帶有細菌。細菌在傷口內繁殖,並引發感染。甚至可能導致傷口潰爛。不僅無法保護皮膚,還會成為傷害皮膚的「幫兇」。
順便提一句,和塗牙膏一樣不靠譜的燙傷手段還有不少,比如:用醬油、用爐灰、用消毒水等。
萬煥真主任為我們推薦了一套比較行之有效的燙傷急救方式。
第一步:及時衝洗
燙傷發生後,要用自來水或者白開水進行5-10分鐘的衝洗,讓傷口中間殘餘的熱度被充分吸收掉。如果創面上有粘連衣物等,則最好進行剝離。但考慮到一些燙傷情況較為嚴重,為防止波及周邊皮膚,不建議個人操作,應前往醫院為宜。第二步:浸泡
把燙傷的患肢放在冰水中或者冷水裡,浸泡20到30分鐘。恢復與否可以燙傷部位離開冷源之後是否感覺不痛為標準。
第三步:包紮
如果傷口較深,還需要用冰水、冰帶或者溼毛巾,輕輕覆蓋住傷口以達到簡單包紮的目的。
以上幾步僅針對傷勢較輕的傷口。如果燙傷情況較為嚴重,為了不耽誤治療,還是建議儘快送醫。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健康問題想了解的話,請長按下圖二維碼,可獲得與萬煥真醫生一對一諮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