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好了,女兒的皮膚光溜了,以後再也不用『全副武裝』地出門了。」當得知女兒手術成功,卉子的媽媽一把抱住女兒,眼淚奪眶而出。
10月10日8時30分,29歲面部器官毀損、嚴重瘢痕攣縮的卉子被推入手術室,十幾個小時後,她被平安推出手術室。黑龍江省首例「背部複合皮瓣游離移植重建顏面器官術」在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多科醫生的共同協作、努力下成功完成。
女孩命運多舛接連遭受電擊與燒傷
29歲的卉子命運多舛,3歲時,她一次意外導致左手嚴重電擊傷並遺留下癲癇的後遺症。從此她無法正常生活,她左手嚴重毀損、電擊傷導致的癲癇時常發作。父親是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可是在她12歲時,父親卻因工傷去世,留下了沒有生活來源的母親、生活不能自理的她和剛剛呱呱墜地未滿50天的妹妹。
由於卉子癲癇經常發作無法正常生活,母親只好寸步不離地守著她,母女三人僅靠父親的工傷賠償維持生活和為卉子治病。然而,生活的不幸並沒有放過她們,在卉子23歲時,由於癲癇發作,正在燒火的她一頭扎進正燃燒的火堆中,因為當時家中無人沒有及時將她拉起來,導致她的顏面部、右耳和右手被嚴重燒傷。
燒傷創面治癒後,遺留下顏面部、雙手嚴重攣縮、眼睛無法閉合、嘴無法張開進食困難、鼻大部分缺失伴功能障礙、眼角膜長期暴露出現結膜炎等一系列毀容和功能障礙問題。
卉子一家感受醫者溫暖關懷
媽媽帶著卉子從此踏上了漫漫求醫路。「因為卉子癲癇頻繁發作,我從親戚朋友處湊了一些錢加上打零工攢下的錢,還有好心人的資助於2016年赴北京給卉子做了腦部手術。」卉子媽媽說,「可是燒傷後,睡覺無法閉上眼睛,讓卉子十分痛苦。」
2018年3月,卉子家所在地的一位醫生聯繫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整形外科醫生李元君,媽媽帶著卉子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她的不幸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在醫護人員和醫院相關部門的配合下,通過媒體呼籲和水滴籌等渠道籌集到一部分愛心捐款,醫護人員將應分幾次完成的手術合併成一次手術,最大限度地為他們母女節省治療費用。手術改善了卉子的眼睛不能閉合、口部進食困難問題,面部的瘢痕攣縮也得到了改善。
手術後,卉子終於可以閉上眼睛睡覺,可以比較順地暢進食了。2019年,卉子再次入院接受了鼻部、耳部和雙手的整形治療。
歷時一年 為「換臉」做準備
為了徹底改善卉子面部攣縮、小口畸形、鼻大部缺損畸形及口鼻功能障礙問題,2019年9月在國內著名整形專家董佳生教授的指導下,哈市第五醫院整形科醫生為卉子做了背部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術。
經過一年的定期注水擴張,增加的背部皮瓣組織量達到了卉子整個面部器官重建的需求,並經都卜勒超聲血流監測確定了皮瓣血管位置和血流供應範圍。經國內知名燒傷外科專家、醫院黨委書記、燒傷外科學科帶頭人李宗瑜教授查房會診並與遠在上海的董佳生教授進行了遠程會診討論,確定了手術方案。
為了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李宗瑜教授邀請了參與手術和圍手術期醫療工作的整形科、手顯微外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和耳鼻喉科的主任、專家會診,就手術的各個環節與分工協作做了認真的討論和縝密的準備。
多科協作 完成省內首例「換臉」術
10月10日早8時30分,卉子被推入手術室,麻醉科、重症醫學科和耳鼻喉科醫生聯合為卉子進行了氣管切開術。緊張的手術開始了,首先供區取皮瓣,這邊只見醫生們在顯微鏡下,手術刀、止血鉗等器械如有精確導航般,在肌肉、一根根血管和神經間遊走。那邊另一組醫生細心地為卉子做著面部瘢痕切除,為接受移植做好準備。
皮瓣順利取下,顯微鏡下,手顯微外科醫生們用靈巧的雙手舞動著細如髮絲的縫線,將一根根血管、神經完美吻合。手術室監控臺上時鐘的數字在緊張和忙碌中悄悄更替,1個小時、2個小時、3個小時......十幾個小時悄然逝去。
十幾位醫生分工協作、輪流上陣,董佳生教授、李宗瑜教授和劉勇副院長全程參與和指導了手術。先後共有18名多學科的醫生護士參加了手術。當最後一針縫線被剪斷,手術間中所有的醫生們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術後,李宗瑜多次為卉子查房。如今,卉子恢復良好。
未來可期 愛心照亮女孩未來之路
據整形科李元君醫生介紹,卉子的手術很成功,但是未來一年還需要五六次的塑形修復手術,才能使整個面部功能和外形達到預期效果。
談及未來的幾次手術,卉子媽媽既充滿了憧憬,又不免擔憂,她最擔憂的就是手術費用。她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幫幫她可憐的女兒,早日讓女兒擁有生活自理能力,讓女兒可以自食其力地生活。
截至發稿時,已經有很多好心人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卉子的母親,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
(有意幫助女孩的好心人請聯繫患者母親薛國香18945191987)
王甦 高軍震 記者 楊豔 徐日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省內首例丨女孩嚴重燒傷毀容,醫生們為她「換」了張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