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醫院藥劑科
痛風,被稱為「皇帝病」,古今中外,得過痛風的貴族不在少數:忽必烈、富蘭克林、查理五世、路易十四、亞歷山大大帝……
如果你和他們有共同點:愛吃肉、愛喝酒,久坐不愛運動,體型虛胖,精神壓力大……
某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手腳關節紅腫發脹,有時還有一絲絲疼……朋友,你可能是痛風前兆了。
痛風的典型發作者常於深夜被關節痛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達到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
痛苦不堪,我還有救嗎?
且看:
藥物處理
方法一:非甾體類消炎藥
用法:各種非甾體消炎藥均可有效緩解急性痛風症狀,推薦首先使用。常用的非甾體消炎藥有布洛芬、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在發作的前2天,可使用最大劑量,等症狀緩解後減至常規劑量,療程4~10天。
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症狀,也可能加重腎功能不全、影響血小板功能等。
方法二:秋水仙鹼
用法:對非甾體消炎藥有禁忌的患者,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秋水仙鹼。一般首次劑量1毫克,以後每1~2小時予0.5毫克,24小時總量不超過6毫克。
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較多,主要是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功能損害、過敏、神經毒性等。低劑量使用,不良反應明顯較少,但起效較慢。
方法三:糖皮質激素
用法:對於急性痛風患者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30毫克/天,3天)可起到與非甾體消炎藥同樣有效的鎮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特別是對於非甾體消炎藥和秋水仙鹼不耐受的患者。對於多關節或嚴重的急性發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靜脈使用中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20~30毫克/天。為避免停藥後症狀「反跳」,停藥時可加用小劑量秋水仙鹼或非甾體消炎藥。
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肥胖、感染、糖尿病、胃潰瘍等,短期使用一般不會發生。
痛風發作時還需要使用降尿酸藥物嗎?
尿酸突然升高和尿酸突然下降都會促使尿酸在關節形成結晶而誘發痛風發作,所以痛風發作期不要使用降尿酸藥物。等急性痛風症狀完全消失後(≥2周),開始降尿酸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別嘌醇、苯溴馬隆、丙磺舒、非布司他等。對於已經服用降尿酸藥物出現急性發作者,無需停藥。
痛風的中藥治療,了解一下?
中醫學對痛風的認識由來已久,金元時期,朱丹溪首提「痛風」一詞,中醫認為「濁瘀痺」是痛風最主要的病因病機特點,素體脾腎虧虛,產生了溼濁、痰濁及淤血,並將產生的代謝產物恪守關節、軟組織及軟骨,引發了身體一系列的炎症反應。
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治療、中醫外治法等治療,對於痛風的治療具有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操作方便等優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患者的重視和青睞。
例如柳振華等人採用甘肅省名醫的經驗方清熱排毒膠囊治療急性痛風,其中中醫症候療效總有效率為92.5%;
黃迎峰等人觀察了給予湖北省荊州市中醫醫院院方「痛風1號」煎劑以及金黃散外敷治療患者,得出了其療法能很好控制患者的血尿酸及炎性反應產生,用藥安全,臨床療效顯著的結論。
許瑞曼等人以痛風通絡劑聯合非布司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來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得出了能夠有效減少發病次數、減輕發病疼痛以及降低尿酸水平的結論。
中醫對於痛風的治療堅持辨證施治,不僅可以增強西藥的止痛效果,還能減輕西藥的副作用,在降尿酸、控制發作和防止併發症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關於其作用機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臨床研究設計不足,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
急性發作緩解後,怎樣防患於未然?
秘籍一
:多喝水 (咳咳,認真的!)
喝水有助於排出多餘的尿酸,避免體內尿酸累積過多。每日飲水量保證尿量在1500毫升/天以上,最好>2000毫升/天。
秘籍二
:健康飲食
飲食以低嘌呤食物為主,上中華食物嘌呤大全~
秘籍三
:戒菸限酒
提倡戒菸,禁啤酒和白酒,如飲紅酒宜適量。
秘籍四
:多運動,控制體重
肥胖人士自身代謝能力差,容易堆積尿酸,痛風發作機率高,運動可增加自身代謝循環。每日中等強度運動(運動後微微出汗那種)30分鐘以上。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使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
END
供稿 / 藥劑科 王靜 李夢卿
編輯 / 藥劑科 管瀅芸
作者簡介
王靜
瑞金醫院主管藥師 執業藥師
專業特長:內分泌藥物的合理使用
李夢卿
瑞金醫院腫瘤(質子)中心 藥師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