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牽住升級發展「牛鼻子」

2021-01-12 環球網

11年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誕生了!除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外,玉林、崇左的交通等方面也被納入經濟區規劃建設中,形成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4+2」的發展格局。

忽如一夜春風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擁抱東協國家、牽手內陸省份,挺起發展的脊梁。規劃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動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同城化等六個方面先行先試,現代服務業、電子信息、糧油加工、能源、石化等產業迅速崛起——經過十多年的耕耘,經濟區主要指標增速全面領跑廣西,成為驅動全區經濟發展的「雙核」之一。

近日,國務院批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納入規劃當中。站在歷史新起點上,北部灣經濟區牽住升級發展「牛鼻子」,朝著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對區域性國際開放開發的支撐輻射作用顯著增強等目標再次出發,將率先基本建成面向東協的國際大通道和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以及「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核心區。

同城化步伐穩 經濟區一條心

一大早,南寧市民韋女士約上兩三個「友女」,來到欽州三娘灣觀賞白海豚,吃過午飯便轉到北海逛銀灘。享用海鮮大餐後,她們又悠閒地返回南寧,「交通方便了,我們一天內可在三個城市間穿梭,感覺欽州、北海近在咫尺!」

一日三城的背後,是北部灣經濟區內形成的「一小時交通圈」。玉林—鐵山港高速公路通車,邕北線、欽防線等沿海高鐵的開通運營,讓北部灣經濟區內形成了便捷的「一小時交通圈」。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改革送給群眾的「大禮包」,可不止這一個。目前,經濟區內的通信、金融服務、戶籍、交通、旅遊、口岸通關一體化、城鎮體系同城化、產業一體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資源一體化十大領域改革步入深水區,資源重組、優勢重造、精神重塑等方面蹄疾步穩,北部灣經濟區正闊步邁向同城化新時代。

為何要推動經濟區內同城化?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解釋道,2008年以來,抓住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的契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一躍而起,成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然而,產業不強、港口不大、通道不暢、體制不順等瓶頸制約著經濟區龍騰虎躍的雄心。

搬開這些「絆腳石」,該從何破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表示,同城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趨勢,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同城化改革,形成「群」的合力,做足「通」的文章。

拿出壯士斷腕的改革決心,經濟區內同城化迅速破題,並鋪開了一張清晰的路線圖。

2013年,經濟區內「南北欽防」四市實現了通信同城化,長話變市話,漫遊費取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銀行服務收費同城化正式實施,經濟區四市範圍內的跨行異地業務一律視為跨行同城業務,僅收取跨行業務費用,不再收取異地業務費用。

2014年,廣西頒布實施《關於深化北部灣經濟區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以及戶籍制度、港口體制、園區體制、通關一體化等4個配套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加快申請設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升級版。

一方面,北部灣經濟區開啟醫療保險同城化管理模式,經濟區內的居民享受同樣的醫保待遇,在定點醫療機構看病可以實現即時結算。另一方面,戶籍同城化改革啟動。經濟區「一證通」跨市遷移戶口網上審批,免準遷證等戶口遷移便利化,異地辦理換證,補領身份證等同城化工作全面實施,經濟區內加快破除城鄉之間制度性障礙,打破城市之間行政區劃藩籬,逐步消除附著在戶籍上的就業、醫療、養老、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差異,提升了經濟區的整體競爭力。

截至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實現金融服務同城化、交通同城化、口岸通關一體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同城化、教育資源一體,初步實現產業一體化。

同城化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活力。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介紹,多年來,北部灣經濟區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高、揚」態勢,「南北欽防」4市大部分主要指標增速高於自治區。2016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6488.8億元,比上年增長7.8%,佔廣西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6%,有力地拉動了全區經濟增長。

新城快速崛起 重點園區領跑

吊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忙碌,走進南寧市五象新區,到處都是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經過多年耕耘,五象新區依然崛起為一個富有活力的經濟新區。

按照有關規劃, 2015至2020年,五象新區的規劃人口135萬人,用地規模160平方公裡;2021至2030年,規劃人口156萬人,用地規模200平方公裡。眼下,南寧五象新區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當中。

目光投向南寧以南的海濱城市北海。在這裡,海灣新城正在不斷崛起。這座新城位於北海老城區與合浦縣城之間,總規劃面積81.55平方公裡,肩負著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與東協國家、與我國西南地區等區域加強合作的重要使命,也是北海濱海地產、金融保險、旅遊休閒、商貿物流、研究開發等現代服務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目前已初成規模。

在南寧、北海加快新區建設步伐的同時,欽州的濱海新城已然成為北部灣畔一顆耀眼的明珠。欽州濱海新城規劃面積110平方公裡,規劃人口50萬,分茅尾海辣椒槌生態居住區、沙井島科教研發及濱海旅遊服務區、白石湖中央商務區三大功能區。

當前,欽州正處在跨越發展的重要階段,臨港產業加快集聚,濱海新城建設突飛猛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日臻完善,優勢日益突出。

目光再轉向東南方向的玉林。作為玉林市唯一實行特區式管理的新區,玉林玉東新區在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先試。該新區定位為城市綜合新城區、城市經濟增長新核心、宜居田園城市,將引領桂東南的未來發展。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於此,玉東新區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

南寧五象新區、北海海灣新城、欽州濱海新城、玉林玉東新區等新區的崛起,帶領著北部灣走出一條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

不光要有新城引領,更要有重點產業園區對北部灣經濟區的帶動。

環顧北部灣,14個重點園區緊密分布。其中,12個產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含貿易額)超過100億元,佔重點產業園區總數的85.7%。

分別來看,憑祥綜合保稅區貿易額超過1000億元,500-1000億元工業產值(貿易額)的園區有南寧高新技術開發區、防城港大西南(臨港)工業區、欽州保稅港區、北海工業園區、北海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經濟下行壓力中,14個重點園區成為拉動經濟區平穩增長的主要支撐。」廣西北部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表示。

近年來,北部灣經濟區內各市高度重視重點產業園區發展,將大量優勢資源和政策向園區傾斜。例如,欽州保稅港區全面推廣「單一窗口」業務,實現了多點多方申報、一次共享數據錄入、審批結果反饋與放行無紙化等功能,數據錄入操作時間由3至5小時縮短為1小時以內;船舶申報與放行環節由7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等。

下一步,各園區將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建設、平臺建設、制度創新等8個方面加快升級步伐;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項目加快投產、見效,同時推進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流動和服務機制,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各園區還將按照要求,將招商引資與產業培育兩者有機結合,根據自身的主導產業進行建鏈、補鏈和強鏈。

開展升級行動 大步昂首向前

早春二月,一則好消息傳遍八桂大地——國務院批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等「4+2」城市均被列入規劃當中。

《規劃》要求,北部灣城市群要以深度參與中國—東協合作為基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經濟體系,要拓展海上開放通道,建設陸路南向、北向開放通道,提升開放平臺作用,推動經貿合作升級,擴大科技人文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強國內區域協作,全面對接珠三角城市群,強化與西南中南地區合作,加快形成海陸雙向開放合作新格局。

早在去年12月,廣西北部灣辦公室就制定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發展行動計劃》,為經濟區發展的起子落勢指明了方向。行動計劃與國家規劃不謀而合,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脈絡日趨清晰。

據廣西北部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介紹,今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從推動規劃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動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同城化這六個方面著手,著力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圍繞擴總量、提質量、加速度、強輻射,增強對全區的引領作用和對西南中南的支撐輻射功能,提升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

按照五大發展理念要求,打造規劃建設升級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打好基礎設施和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進一步完善規劃體系,創新規劃管理模式,強化規劃實施評估和監督,探索規劃由「單兵突進」轉向「系統集成」的路子,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發展「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體化」。

深化拓展面向東協合作,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做大做實匯聚區域開放合作要素資源的展會論壇、跨國園區等,積極謀劃建設新平臺和新機制,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加快湛江—北海粵桂合作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面向粵港澳臺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打造發展動能升級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圍繞打造全區改革「先鋒」的發展目標,向綜合配套改革和創新要動力、要效益,推動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推動由重硬體建設向重軟、硬體協同配套轉變,由重財稅扶持向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轉變,進一步優化經濟區發展環境。

構建高端高智高效產業體系,打造產業發展升級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打造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冶金精深加工、電子信息、輕工食品「21232」「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特色產業鏈,培育壯大一批千億元產業園區,探索和推廣「產業基地+產業基金+創新平臺+創新聯盟」四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新生態系統,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實現經濟結構更加優化。

破除互聯互通瓶頸,打造基礎設施升級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實施互聯互通攻堅戰,加快構建功能配套、智能高效、安全便利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促使戰略支點和重要門戶的功能更加凸顯,輻射帶動的作用更加強勁。

大力推動新型城鎮化,打造同城化升級版。在同城化已取得碩果的基礎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加快實施同城化縱深發展工程和城市新區建設攻堅戰,共同打造北部灣國家級沿海城市群。

根據行動計劃,在六大「升級版」驅動下,2020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率先在全區實現「3個過萬 」——GDP過1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過1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同時,「南北欽防」四市GDP總量佔全區比重超過4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42:49,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0%,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新的戰略支點監測指標」總體實現度達到80%以上。(完)

相關焦點

  • 北部灣經濟區增後勁促升級
    特別是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要保持北部灣經濟區在廣西的龍頭帶動地位,加強項目建設、保持投資拉動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10月29日,記者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大項目匯報會上獲悉,今年經濟區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進展良好。經濟區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的亮點經驗是什麼?2019年經濟區重大項目建設的重點是什麼?將採取什麼舉措保障項目建設優質完成?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北投集團在服務北部灣經濟區開放發展中做大做強
    在服務北部灣經濟區開放發展中做大做強 北投集團轉型升級蓄勢成龍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楊清)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立十周年之際,一個與之密切相關的詞條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
  • 太平洋建設集團助力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組成,而北部灣作為中國西南地區便捷的出海港灣,以及西部開發和面向東協開放的重點地區,具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含義。如今發展北部灣儼然變成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發展戰略。而太平洋建設集團正積極參與北部灣建設,推動廣西產業合作進程。
  • 北部灣經濟區六方面打造升級版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北部灣經濟區六方面打造升級版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簡文湘)今年,北部灣經濟區要從規劃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動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同城化六個方面全面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同時充分發揮重大產業專項資金作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一體化又有新動作,欽北防應率先實現一體化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位於我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轄行政區域組成。還是那個熟悉的北部灣,多年以前,還是「風聲水起北部灣」「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口號震天響的時候,很多人就提出,要實現北部灣經濟區的一體化。
  • 北部灣經濟區創新機制廣延人才
    本報北京2月29日電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急需引進和培養大批高層次人才。這是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人才引進推介會上獲悉的。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才發展規劃》預測,2010年,經濟區人才總量將達115萬人,2015年,人才總量將達168萬人。
  • 北部灣經濟區的成功秘訣
    北部灣經濟區的成功秘訣>>>>融入國家戰略理念。北部灣經濟區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把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與國家戰略結合起來,突出融入國家區域總體協調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戰略、服務中國-東協開放合作戰略及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新要求中,以地方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從而把區位和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拓展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 廣西:建設好北部灣港 打造好向海經濟
    近年來,廣西以北部灣港為依託,建立起現代化港口群、臨港產業經濟帶、國際產能合作示範區等多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北部灣日益崛起成為推動向海經濟的「藍色引擎」。臨港產業經濟帶傍海而生以天然良港為依託建立起臨港產業經濟帶,是廣西開發向海經濟的有效形式。北部灣經濟區擁有近13萬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
  • 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下載版)
    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下載版)如下:     請下載附件:     《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北部灣沿海打造四大漁港經濟區
    記者從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的《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將北部灣沿海漁港群列入全國規劃建設的十大沿海漁港群,打造北海、南澫、欽州、防城港4個漁港經濟區。
  • 北部灣的明珠——廣西防城港
    20世紀80年代中國部署開深圳的大開發帶動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乃至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發展。90年代以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激髮長江三角洲的快速發展聯合浙江江蘇形成長三角經濟區。2000年通過大力實施建設天津濱海新區的戰略實現了天津的再度崛起與北京一同成為京津冀環渤海灣經濟區。2008年1月16日國家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這是全國第一個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目標建成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
  • 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十年輝煌再造一個新北投
    廣西新聞網記者 鄧昶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14日訊(記者鄧昶)14日,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在南寧舉辦了成立十周年的座談會,與會者共慶北投集團十年華誕,共憶北投集團發展歷程,共談北投集團美好未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等區直單位、中直部門,重點產業園區,部分市、縣黨政領導約110人出席了座談會。
  • 突破行政壁壘 釋放改革紅利——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亮點採擷
    黃女士來港發展已有20餘年,獨在異鄉打拼的她,與家人通電話是聯絡感情的主要方式。她告訴記者,2013年10月以前,每個月必花將近100元的長途話費,同城化後的現今,一家人如在一城,話費著實減少了一半。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重要部分之一。
  •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西篇】《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解讀:共建...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解讀(六)升騰藍色夢想 共建生態灣區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克礎俗話說得好,「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A綠意:要走先保護後開發技術路線「生態是北部灣地區發展的優勢。只有把生態保護好了,北部灣的未來發展才更加美好。」廣西住建廳副廳長吳偉權表示,廣西將以此次《規劃》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抓好生態環境保護。
  • 廣西出臺新政加快建成北部灣國際門戶港
    近日出臺的《關於促進新時代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本輪政策實施後,至2025年,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有望達到1.8萬億至2萬億元人民幣;北部灣港貨櫃完成吞吐量爭取達1000萬標箱,北部灣港躋身中國沿海港口前列。一是依託經濟區六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打造特色鮮明、協同發展的主導優勢產業。
  • 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發展站上新臺階
    新華社南寧11月13日電 題: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發展站上新臺階  新華社記者朱麗莉、黃凱瑩  廣西北部灣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重要出海口,昔日農漁業為主的沿海落後小城,發展成了連通世界的創新型開放重鎮。
  • 2019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考複習四模卷答案(word版)
    請下載附件: 《2019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考複習四模卷答案
  • 把書房建到家門口 廣西打造北部灣圖書館聯盟
    49個圖書館分館,27個城市書房等新型城市閱讀空間,402個圖書流通點,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持續推進本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了全國首個跨行政區域的圖書館聯盟共同體——北部灣經濟區圖書館服務聯盟(以下簡稱「北部灣圖書館聯盟」),北海、南寧、玉林、防城港、欽州、崇左6市的公共圖書館互聯互通,讓悠悠書香縈繞藍色北部灣。
  • [財經晚報]北部灣沿海打造四大漁港經濟區
    vodfile12.news.cn/data/cdn_transfer/90/14/909c781262348a5fa9e5cd21d427936facf10314.mp4; [財經晚報]北部灣沿海打造四大漁港經濟區 2018年05月30日 16:21:51 文章摘要:
  • 圖書館聯盟的「北部灣模式」
    2018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和支持下,北海市牽頭籌備組建北部灣圖書館聯盟,並獲得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創建資格。2019年4月,北部灣圖書館聯盟正式成立。近兩年來,以北海市為首的北部灣各市的創建實踐取得累累碩果,有效推動了北部灣經濟區乃至廣西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