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富 鄉村美

2021-01-15 瀟湘晨報

百姓富 鄉村美

——恩施市板橋鎮推進鄉村振興探索

全媒體記者 鄒明鎮 通訊員 張迅

銀裝素裹、玉樹瓊枝,12月29日,走進恩施市板橋鎮,道路寬敞明亮、房屋乾淨整潔。

地處鄂渝兩省交界的板橋鎮,平均海拔1666.5米,是典型的高山鄉鎮。近年來,該鎮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聚焦「美麗鄉村」建設目標,發展產業、改善環境,實現了從「髒亂窮」到「淨富美」的華麗轉身。

產業發展富起來

健洲藥材專業合作社,工人正在進行川貝加工

11月9日,新田村村民裴承春正在和工人一起翻修房屋。

「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有出門務工,在家種了8畝蘿蔔,沒想到收成很好,價格也給力……」裴承春很高興,今年種蘿蔔為她帶來了近10萬元的收入。心情大好的裴成春,決定將房屋裡裡外外粉刷一遍。

彌補「誤工」的損失,推動農戶增收,產業發展在疫情下「重啟」,離不開政府的合理布局。

板橋鎮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善道路、水利設施等農業基礎工程,合理布局田、渠、路,改善基本農田3400畝,惠及農戶達3000餘人。

產業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

9月11日,板橋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大木村開展中藥材種植培訓會。

「發揮專業優勢,當好『店小二』是我們的職責」。板橋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潘祥才說到。

有了技術支持,市場主體借勢發力。今年,恩施渝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蘿蔔、辣椒、包包菜等高山蔬菜600餘畝,總產量超過5000噸,利潤達700萬餘元。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血脈,是發展的源動力。不僅是蔬菜,藥材產業發展也是風生水起。

11月10日,板橋鎮新田村單家坪川牛膝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往貨車轉運田裡剛挖的川牛膝。整個新田村今年牛膝產業盈利3700多萬元,帶動農戶人均增收6000餘元。

靠著蔬菜加藥材產業「雙輪驅動 」,板橋鎮5個村(居)順利完成脫貧出列,正在向著鄉村振興探索前行。

環境整治美起來

板橋鎮居委會榨房灣青龍河風光

粉牆黛瓦映白雪,青山綠水寄鄉愁。12月27日,板橋居委會榨房灣的板新公路上,村民們成群結隊,漫步馬路,享受冬日暖陽。新鋪設的柏油路在陽光下熠熠發光,路邊的核桃樹哨兵似齊齊地站著,緊挨著的農戶的院壩潔淨明亮。

美麗的景致是板橋鎮連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成果。

這些年,該鎮號召「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得到了廣泛而積極的響應。房前屋後、街頭巷尾,大人小孩齊出動,像裝扮自己的新家一樣打掃環境。

10月12日,該鎮機關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上,全體黨員拿著掃帚、火鉗,沿著恩川路、鄂渝路撿拾垃圾、打掃衛生。一路走一路掃,沿線居民也逐漸加入清潔隊伍中。

「黨員帶頭,用實際行動喚起全鎮民眾的環保意識。」機關支部書記胡偉說道。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在板橋鎮居委會板橋小城,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群眾也積極參與小城環境治理,以清理亂堆亂放、亂撒亂拋為重點,商戶居民齊出動。

每天下午6點左右,一輛垃圾清運車準時出現在板橋集鎮的街頭巷尾。

「各位居民大家好,快點出來倒垃圾。」車上的廣播循環播放著,不一會兒,居民們便前前後後提著桶出來傾倒垃圾。

「以前都是倒在垃圾箱裡,有時清運不及時,臭氣燻天。現在好了,取消部分垃圾箱,流動廣播督促群眾現倒現運走,集鎮環境改善了許多。」集鎮交叉路口經營客棧的劉松感嘆道。

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舉措,讓環境越來越好。不僅如此,板橋鎮修建汙水處理廠,實施集鎮道路「黑色化」項目,完成危房改造,推動「廁所革命」和「復墾復綠」,讓綠水青山得以存留,如今的板橋鎮已是舊貌煥新顏。

文明鄉風吹起來

4月25日,送戲下鄉活動中,學生們進行京劇演唱

脫貧攻堅既要扶貧,也要扶志;鄉村振興,既要「口袋鼓」,也要「腦袋富」。板橋鎮一個口號喊到底,在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致富的同時,還通過文化活動弘揚文明鄉風,使農村凝聚「幸福」力量。

10月20日,板橋鎮文化下基層活動火熱進行,文藝宣傳隊和本地村民一道表演節目,展現風採。

傍晚時分,板橋鎮政府廣場熱鬧非凡,市文化館的老師帶著50餘名文藝愛好者一起跳著「肉蓮廂」,吸引了附近居民紛紛駐足觀看……

多種多樣的民間文化活動,讓板橋這個高山上的寧靜小鎮活躍起來。近年來,板橋鎮堅持黨建引領,加強文化建設,以德治改善民風。

12月12日,恩施市2020年度「五佳」「五好」評選網絡投票啟動。

「我投新田村好婆媳張蘭萍家一票,婆媳關係融洽,從沒有發生過矛盾」「健洲藥材專業合作社也搞得好,藥材發展得好,還帶動不少貧困戶搞發展」……「五佳五好」的評選,將文明的氣息傳播到各個村落,成風化雨,潤物無聲。

11月12日,家住新田村的胡某修了新房,準備在家中操辦宴席。板橋鎮紀委、綜治中心、市場監管所、派出所等部門工作人員立馬前去制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勸解工作,當事人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現場拆除了桌椅,吃酒的群眾也紛紛離去。

堅持榜樣引領與反面警示教育相結合,11月以來,依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板橋鎮進一步加強禁止整無事酒的宣傳,共制止無事酒6起。

宣傳好人好事,制止不良風氣。寒冬時節,板橋鎮的文明鄉風勁吹每個角落,也溫暖了千家萬戶。

環境變美了,農戶收入多了,民風變好了。如今的板橋,正欲乘風而起,奮起直追,持續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上下功夫,全力提升全鎮人民幸福指數,建設更加秀美的「幸福板橋」。

(審籤:譚輝 編審:童秀清 編輯:梅傑)

【來源:中國硒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19國考申論範文30篇背誦:振興鄉村建設 打造富美鄉村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意見》提出,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全面振興。近年來,圍繞「百姓富,生態美」的總體要求,堅持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改造,以完善鄉村環境的綠化工程,實施農村照明設施等的亮化和便民提質工程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點,通過增加鄉村各個街道和路面的基礎服務設施,打造富美鄉村,帶動產業發展和鄉村文明建設。因此,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亟需鄉村生態實現「富美鄉村」建設的華麗轉身。
  • 「強富美」的鄉村願景將一步步變成現實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需要全面、系統考慮,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夯實鄉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基礎。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衢州專門出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鄉村『大花園』建設的指導意見》,堅持『多規合一』理念,合理劃定生產、生態、生活空間,實現鄉村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等專項規劃相互銜接配套,同時堅持特色化和項目化相結合,做到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徐文光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徐文光注意到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句話。
  • 河北曲周相公莊特色經濟「點亮」富美鄉村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光清、王天舟)寬闊平坦的道路,潔淨的便道,栩栩如生的磚刻壁畫,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枝葉繁茂的蘋果園林……走進邯鄲市曲周縣相公莊村,宛若進入「桃花源」的境界,充滿無窮的魅力,被好一個富美鄉村感染!
  • 重慶:產業富 環境美 百姓樂 鄉村振興繪就九龍新畫卷
    近年來,重慶九龍坡區以九龍鄉村大振興為總目標,以建設「七彩九龍鄉村」為抓手,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美化人居環境,深化農村改革,致力打造「產業富、環境美、百姓樂」的九龍新畫卷。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九龍坡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09元,居全市第2位;增幅9.2%,居主城九區第2位。
  • 春花爛漫 遊人觀賞:千畝桃園花盛開 鄉村振興百姓富
    春花爛漫 遊人觀賞:千畝桃園花盛開 鄉村振興百姓富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3月31日 11:37 A-A+        江蘇泰州:千畝桃園花盛開 鄉村振興百姓富       在江蘇泰州宣堡鎮千畝桃園,成片的桃花嬌豔盛開,各地遊客紛紛來看美景,品美食
  • 重慶九龍坡:產業富 環境美 百姓樂 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重慶市九龍坡區以九龍鄉村大振興為總目標,以建設「七彩九龍鄉村」為抓手,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美化人居環境,深化農村改革,致力打造「產業富、環境美、百姓樂」的新九農。2020年初,大溪河畔,萬畝紅橘腹地的銅罐驛鎮,一場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核心的大會戰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在去年全區重大項目清單中,銅罐驛大英雄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位居前列。「銅罐驛鎮地處成渝城市群核心區,毗鄰長江,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
  • 辰溪「稻+魚」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紅網時刻8月16日訊(辰溪分站記者 楊娟)「過去單靠水稻,一畝田沒什麼收入,如今發展稻田養魚,不僅鄉村環境變美了,我們收入也增加了。」8月15日,在遊人如織的湖南省辰溪稻田公園,辰谿縣田灣鎮選場村貧困戶張茂根以每公斤60元的價格,將10公斤稻花魚賣給長沙遊客,他滿臉幸福地說:「8畝稻田收穫200公斤稻花魚,預計收入12000餘元,今年脫貧沒問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富美鄉村如詩畫 特色村寨迎客來
    30名攝影愛好者組成採風團,按下快門記錄和追尋瓊中特色村寨的鄉村之美,體驗別樣的鄉村休閒。  每到一處,攝影愛好者們都不忘用鏡頭定格一幕幕美麗的鄉村場景,「零距離」感受濃厚的原生態氣息,捕捉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近些年來富美鄉村建設的成果。  走進紅毛鎮合老村,村道寬敞整潔,一棟棟淺黃色的兩層小樓整齊屹立,特色牆繪散發著黎族山寨的獨特韻味,村民自家門前美麗的三角梅花盛開在豔陽天裡。
  • 武鳴區: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 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 縣區動態...
    同時,將民俗文化元素貫穿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深入挖掘獨具駱越壯鄉特色的雙頭鳥圖騰等民俗元素,打造傳統民俗特色村落,奮力繪就「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新畫卷,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民族特色 打造駱越文化建築風格武鳴區將民俗文化元素貫穿於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傳承、風土人情等特色,全景展現駱越文化特色,全域推進鄉村風貌改造工程,一批獨具駱越壯鄉特色的美麗鄉村展現新顏,鄉村風貌改造工作成效顯著,獲得自治區督查激勵通報表揚,2020年自治區在安排年度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時,給予武鳴區500萬元的獎勵。
  • 南靖縣人大視察金山鎮河墘村富美鄉村建設工作
    近日,南靖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餘水旺帶領在該縣的市人大代表20人到金山鎮視察河墘村富美鄉村建設工作。視察組實地察看了河墘村永河新村、寨仔尾遊樂園。視察組充分肯定金山鎮鎮政府及河墘村加強富美鄉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 鄉村振興擘畫「富而美」的新東寧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中國農村人口擘畫了美好藍圖。  東寧市「九山半水半分田」,有「塞北小江南」的氣候、生態優勢。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東寧市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奏響田園變奏曲,繪就「富而美」新東寧的絢麗畫卷。  東寧國家級黑木耳標準化栽培示範區。
  • 讓鄉村美起來 讓生活富起來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美麗鄉村就是要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讓農民享受到更多教育、醫療、交通等發展紅利,過上更體面、更舒心的生活。「十四五」時期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特定內涵,主要包括縣域城鎮功能定位和建設、村莊規劃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建設和農村人才建設等方面。
  • 臨夏市:特色鄉村美如畫 休閒旅遊富農家
    臨夏市南龍鎮妥家村依託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積極探索「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新路子,形成了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鄉村旅遊業呈現日漸升溫之勢。
  • 綠色發展 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
    貴陽市和貴安新區將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奮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雙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守護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眼下,貴安新區的萬畝櫻花盛開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賞花活動搬到了「雲端」,遊客們紛紛在「雲端」賞花。
  • 湖珠村:挖掘本土資源 建設富美鄉村
    村幹部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村史、留住鄉村的「根」,增加村民認同感、歸屬感,湖珠村擬對村中老屋進行翻修改建村史館。  據了解,湖珠村文化底蘊深厚,民風純樸,是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人傑地靈,先後湧現出清代同安行營參將洪仕英,抗日英雄洪炯桓,解放後湧現出肖賀來、陳文東兩位全國人大代表。
  • 建設文旅小鎮美麗楊埠 餘干縣楊埠鎮村子美了百姓富了
    2016年以來,該鎮以建設「文旅小鎮美麗楊埠」為目標,堅持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旅遊相結合,在扶貧路上建設美麗鄉村,鄉鎮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9月4日,中國江西網「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看上饒巨變」採訪組走進楊埠鎮,探訪該鎮的「美麗」變化。
  • 湖珠村:挖掘本土資源 建設富美鄉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鄉村振興描繪了新藍圖,為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長泰縣巖溪鎮湖珠村把全會精神轉化工作動力,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鄉村振興描繪了新藍圖,如今,湖珠村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挖掘本地特色景點,並於今年啟動大社片區景觀提升工程的規劃建設。
  • 貴陽貴安:推進綠色發展 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
    貴陽永樂鄉,田間地頭桃花香、農民忙,不負春光不誤農時;貴安平壩農場,萬畝櫻花美成童話,遊客疫情下「雲賞花」,沒有錯過每年一度的「貴安櫻花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貴陽市和貴安新區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奮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雙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 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濟寧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
    原標題: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濟寧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鄉音,娓娓道來;傾聽,如此真切。這是在泗水縣聖水峪鎮一個鄉村儒學課堂呈現的動人畫面,生動的授課聲,將新風尚在孔孟之鄉默默傳開。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韶關乳源大布鎮這樣勾勒鄉村振興的主線
    來到高山峽谷的乳源瑤族自治縣大布鎮,鄉村振興的美好景象展現眼前:萬畝筍竹生機盎然、千畝黃豆落地冒芽、百個村莊舊貌換新貌……,大布鎮委書記趙才保喜悅地介紹說:經過全鎮上下的不懈努力,鄉村振興正在鋪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斑斕畫卷。全鎮鄉村面貌悄然發生變化,過去的2018年,大布鎮生產總值3億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15元……生產發展速度加快,生活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