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女性對生孩子的感受確實不一樣,有的人要生幾小時,有的人甚至要生幾天幾夜,而有的人似乎天賦異稟,出個門不知不覺就生了……
比如最近網上這個熱門視頻,浙江台州一位18歲孕婦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一個孩子掉下來了。
視頻監控畫面顯示,一位身穿長裙的孕婦,在同伴的陪同下慢慢走在馬路上。忽然,孕婦的裙擺下方掉落一物,竟然是一個小嬰兒。孕婦和同伴似乎都愣住了,待在原地不知所措。
十分鐘後,急救車趕到現場,將母子二人送往醫院。目前,母子已經平安出院。
網友們驚呆了,紛紛表示難以置信:生孩子竟然這麼容易?!
像上面這位媽媽一樣,生孩子如此快速的新聞,其實還挺多的。
1月11日,春運第二天,一名孕婦獨自乘坐列車從浙江寧波返回老家湖北恩施。車行半道,她突然喊肚子痛,工作人員立即撥打120,送至出站口時,她突然就生了。
這名孕媽媽本來是去菜市場買菜,路上突然產下嬰兒。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位母親生完小孩後好像若無其事的樣子,抱起小孩就離開。
還要這位35歲的孕媽媽,騎著電瓶車出門,騎到半路,孩子當街就出來了。
國外也有不少類似的新聞。
比如這位英國媽媽,剛趕到醫院門口,寶寶就等不及了,全程大概只用了1分鐘。
還有文章開頭視頻裡的產婦,散著步孩子就生下來了,這些都屬於急產。
在醫學上,急產被這樣定義:從有產痛到完成分娩,少於3小時就被稱為「急產」。針對初產婦和經產婦,急產也有不一樣的定義: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大於5釐米,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大於10釐米,這都屬於是急產。而急產的發生率,在產婦中有2%的概率。
這些新聞讓一些生孩子時間過長的產婦很羨慕,覺得這麼快就生下了孩子,不用經歷分娩之痛,太幸運了。急產的時間很短,從理論上講,是減少了產婦的痛苦,挺「省事兒」。但是,急產並不是好事兒,它的危害可不小,不僅對產婦造成傷害,也會給寶寶帶來危險!
(1)對產婦的危害
急產情況下,產婦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分娩,有些甚至都還不在醫院,來不及做好接生準備而忽略消毒、保護等規範操作,容易增加產後大出血及感染風險;同時,急產時產道急速擴張,收縮力過強,胎兒娩出過快,這些表徵會導致後續收縮乏力更容易造成產道裂傷,。
(2)對寶寶的危害
急產除了對產婦的健康有損害外,對新生兒的影響也很大。急產時,子宮收縮速度過快,胎盤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極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甚至發生新生兒窒息;同時,可能由於產道擠壓的不充分,造成寶寶出現顱內出血或發生鎖骨骨折、吸入羊水引發新生兒肺炎等;另外,產婦沒有準備好寶寶就出生了,容易導致寶寶外傷。
廣東一位二孩媽媽在客廳散步時,突然寶寶就掉了下來,由於當時媽媽是站立的,地上沒有任何安全保護措施,寶寶頭朝地摔了出來,腦袋立馬鼓起了一個大包。送到醫院時,CT顯示寶寶已經出現硬膜外血腫,血腫還在不斷增加,哭鬧已經沒有力氣。最終,寶寶經歷了全身麻醉、頭皮穿刺、切開頭皮、顱骨上鑽孔、矽膠引流管置入顱骨內引流等一系列駭人的手術操作,才救回一命。
因此,生孩子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雖然都希望分娩時間能夠縮短一些,但產婦和家屬也都不能著急。
不少網友表示困惑:同樣是生孩子,為什麼有的人痛得死去活來,產程很長,而有的人卻很順暢,一會兒就把寶寶生出來了,上面新聞中的幾位媽媽,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寶寶就自己出生了?
(1)跟家族史有關。
如果媽媽生孩子的時候比較快,那麼,她的女兒在生寶寶時一般也比較快。
(2)二胎相比頭胎,產程相對快一點。
因為二胎媽媽經過第一次分娩時的擴張,產道條件相對更好。尤其是頭胎分娩比較順利的產婦,二胎時分娩相對會更快。按產科教科書的說法,二胎的總產程一般在6個小時左右。
(3)與孕期的體重管理、胎兒大小、胎位、胎兒成熟度(骨質的軟硬可變程度)有關。
如果懷孕期間,體重控制的好,胎兒較小,確實可以加快產程,生的時候比較順利。
(4)分娩時間長短還和產力(子宮收縮的力量、孕婦骨盆、腹肌、膈肌的力量)有關,孕期適當運動的孕婦,生產時都比較順利。
對於大多數孕媽來說,不太劇烈的運動都是好的選擇,比如快步走、慢跑、孕期瑜伽、遊泳等,即便到了孕晚期也能做。不過,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那孕期開始運動的時候就要慢慢來,別一下子就增量。
孕晚期,準媽媽一定要注意這些事
到了孕晚期,孕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注意自己的行動,身邊儘量時刻有人陪護,防止急產,一旦出現急產,立即就醫。
(1)臨近預產期,不要外出
臨近預產期,就不要外出了。像上面新聞中的幾位急產孕媽媽,在孕晚期還獨自去坐火車、買菜,結果一不小心就生在路上了,雖然最後媽媽和寶寶都平安無事,但還是注意點兒吧,以防萬一。
(2)避免腹部刺激
不要提重物,不要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孕晚期更不要過夫妻生活,這些活動都會刺激腹部,引起不必要的宮縮,導致胎兒急產。懷孕已經經歷了30多周,快熬出頭了,可不要出什麼岔子。
(3)保持平和的心態
到了孕晚期,有些孕媽媽會擔心生孩子疼、擔心孩子出現健康問題、擔心未來的生活,難免會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孕媽媽一定要注意心態調節,用積極平和的心去期待寶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