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會:我在縣城學校,平時工作很忙。大部分老師家都有兩個孩子。縣城裡邊的普通人家也是兩個孩子居多。
夏海芹:教師這一職業,最容易遭受道德綁架。作為女人,我覺得第一社會角色應該是媽媽,之後才是教師、班主任的職業角色。老師生二胎,是家庭需要,是社會倡導,是受法律保護的正當權益。讓我迷惑不解的是:既然「生二胎」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為何到教師這裡卻遭到舉報聲討?我想起不久前,一位老師在家輔導自己孩子被舉報的荒謬事件。不公平的背後,是社會輿論習慣道德綁架老師所致。
閆小會:老師生二胎沒有錯,因為「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一直都在,且很難改變。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權有自己的兩個孩子。我家有兩個男孩兒,老二是在一個暑假懷上的,開學後給學校說明了,那一年學校沒安排我教畢業班。第一學期課上完,請了半年產假。第二學期開始,又被安排教畢業班、做班主任。孩子是公公婆婆幫忙帶大的,今年已7歲多了,感覺工作沒受啥影響。
於德明:這個事件根本就是無理取鬧。允許生二胎是國家政策,普適於每一個人。發生這樣的事情,充分說明了一些人對於教師道德綁架的程度之深。同時,這也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一種思維。生二胎,的確會影響工作,但這並不是教育行業獨有的現象。
閆小會:家有兩個男孩兒,有時感覺「低人一等」。連我教的學生都說我:「老師,你可得想辦法掙錢,倆男孩兒,得買兩套房子,負擔大。我被逗笑了,我就想:老師的工資不高,可以在培養孩子上下大功夫。將來孩子優秀,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夏海芹:為母則剛,雖然更辛苦了點,但家庭責任使然、職業道德使然,還是能夠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的。
何光靜:生育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的權利,公民的生育權是與生俱來的,是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的。老師是公民吧?這是第一個身份。舉報老師生二胎,說明那些家長沒有法律常識,純屬無理取鬧。
於德明:辛苦倒沒感覺到。因為俺家兩個孩子相差11歲,生二丫的時候,大丫已經讀六年級了。大丫的自理能力特別強,所以需要操心的地方並不多,因此可以把時間用於照料二丫。
閆小會:我家兩個孩子年齡也相差11歲。老大前幾天剛剛參加完高考,現在學習上我幫不上什麼忙了。而且他是住校的,我基本上不用怎麼管了。老二的學習主要是每天檢查作業,還要輔導他閱讀,確實感覺挺累的。
夏海芹:我們家倆孩子相差9歲,大的能照顧小的。我所在的小城,雖然經濟不太富裕,但民風質樸,大多數適齡家庭都加入二胎行列,所以家長們對老師要二胎還是能理解接受的。
閆小會:生二孩的時候我是34歲。那個時候主要是看兒子的性格比較靦腆,覺得他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想要再生個孩子給他當個伴。父母最終都要離孩子遠去,而兄弟姐妹是他的手足,可以陪伴他很長時間。
何光靜:我們農村,養兒防老的觀念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家長啥話也沒有說,好心的家長還勸我早點生二胎。
閆小會:何老師說得對,確實是這樣,我們身邊的還沒有生二胎的同事,大家都勸他早點生。我們縣城學校有些家長比較重視孩子學習,在學年初給孩子挑選班級、挑選老師的時候,都會優先選擇那些已經生過二胎的老師。
夏海芹:大家都要二胎,所以要二胎的老師並非另類。
何光靜:我們這邊也還好,家長不會歧視懷孕的女老師,特別是孩子的媽媽,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生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於德明:生二胎前,俺們的心理準備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就是保持平常心態,不強求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順其自然。其二就是迎接可能有的困難。我和愛人商量過,不管什麼樣的困難都一概接受,儘可能不拖累雙方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