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孩子教育的反思和總結,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才是最大的。客觀來說,學校老師,一個人要管理班級上的幾十個孩子,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狀況,也沒那麼大精力去顧忌孩子的心理上的變化。
所以把孩子的教育託付給老師,是一種很愚蠢的方法,與老師配合,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變得優秀。當然,不恰當的家庭教育,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哪怕他有一個非常好的老師,也不能扭轉。本文整理了關於孩子家庭教育的一些忠告,供大家參考。
家庭教育
一、關於讚美孩子
傳統教育觀點裡認為,不能隨便誇讚孩子,這會導致孩子產生驕傲的心態,但隨著教育研究的深入,大家已經認識到,教育來源於無知而不是誇讚,所以又開始提倡誇讚鼓勵孩子,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但很多人不知道,錯誤的誇讚方式,並不能起到培養孩子自信和激發積極性的效果,這裡給出以下忠告:
1、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優秀,過度讚揚孩子的優秀,只會讓孩子變得狂妄,比如孩子考一百分,誇讚孩子「你是天下第一。」
2、多誇讚孩子的行為和品性,少讚美孩子的天賦和成果,比如孩子考了第一,我們誇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第一這個成績。
3、學會運用鼓勵和激勵代替空洞的讚美,比如孩子取得了一點進步,我們肯定孩子的方法,並鼓勵孩子完善方法,去取得更大的進步,而不是空洞的你好棒。
二、關於物質生活
對於孩子來說,對物質生活並沒有過多的需求,他們更關注的是自己的玩具等物品,雖然金錢的教育不可少,但一定要避免讓孩子一味的追求物質生活,這裡提出如下忠告:
1、不要用金錢、物質獎勵,去激勵孩子學習或做事,這樣會導致孩子做任何事都先衡量物質和金錢。
2、不要把孩子當豬養,家庭成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義務和權利,孩子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該儘自己的義務,比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3、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窮,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當不願意給孩子購買過於貴重的物品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其它的方式引導孩子打消這個念頭,比如和孩子約定,一起努力賺錢,賺夠了再來購買。
三、關於獨立性
很多家長習慣包辦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導致孩子變得懶惰、缺乏獨立能力,系個鞋帶、穿個衣服,都離不開家長的幫忙,這會導致孩子步入社會以後,不知所措,這裡給出以下忠告: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繫鞋帶、背書包等事情,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哪怕孩子完成的慢,我們也要耐心的等待,並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引導。
2、獨立完成作業,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看到錯誤就指出來,孩子不會的時候,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去解決,而不是幫孩子答題。
3、遇到意外情況,鼓勵孩子通過思考,自己決定怎麼解決,而不是趕緊幫孩子解決。
四、關於圈養孩子
很多孩子被家長圈養在身邊,甚至十幾歲的孩子,都沒有獨自在小區裡走過路,這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這裡針對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且有安全意識的孩子,給出如下忠告:
1、鼓勵孩子交一些積極向上的朋友,並多與朋友互動,相互拜訪。
2、鼓勵孩子獨立去學校,獨自去附近不遠的地方參加活動或購物,但要隨時溝通位置。
五、關於規矩
無規矩則不成方圓,為孩子立規矩,讓孩子遵守規矩,孩子才能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這裡給出如下忠告:
1、立規矩越早越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2、立規矩不是事無巨細,很多家長給孩子立規矩甚至包括了今天穿什麼,明天穿什麼,這不是藉助規矩引導孩子,而是限制孩子自由。
3、規矩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大人違反了規矩,也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六、關於要求和期望
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但事實上這些要求或期望,他自己都做不到,這樣的要求只會讓孩子反感,甚至叛逆,這裡給出如下忠告:
1、想要孩子做什麼,家長首先要做到,給孩子一個榜樣的力量。
2、讓孩子避免一些壞習慣,家長自身要先改正,比如脾氣暴躁,比如喝酒、比如打麻將、比如抽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