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天,陽光格外的明媚,空氣也特別的清新。
我走在街上,與匆忙的你,擦肩而過。今天的我們,與昨天,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
2020年,我的第一天
新年新氣象,大家都開始滿心歡喜地辭舊迎新。微信裡群發著各色各樣的新年祝福;朋友圈裡也是清一色的「2019,再見;2020,你好」,營造出了一片喜慶、熱鬧的景象。
然而,我2020年的第一天,與已經過去了的2019年並沒有什麼不同,沒有驚喜,沒有意外,依舊是公司領導的電話和處理不完的工作任務。
是的,為了三倍工資,我的假期向生活低頭了。
我明白,不管是剛剛過去的2019年的最後一天,還是剛剛到來的2020年的第一天,短期內,它們並不會有什麼不同,而我也依舊是公司、家,兩點一線的生活。
大概我是屬於反應遲鈍的那一類人吧,在文件上的籤字日期還是習慣以2019開頭,寫完之後才發現應該是2020才對。
早些年的我,會非常重視每年的最後一天和每年的第一天的交接,會寫總結或感慨,會送自己禮物,亦或者做個頭髮之類的,總覺得新的一年一定要有點兒不一樣的地方才算得上是新年新氣象。
可現在,我發現:我好像把日子過得越來越淡了,好像明白了『生活的本質不是轟轟烈烈,更多的是平平淡淡』。
你2020年的第一天,與往常也並沒什麼不同
不管你承認與否,那些不走心的群發祝福和跟風感慨,都只是想告別昨天的自己,告別糟糕的去年,祈禱新的一年會變好,也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什麼暴富暴瘦暴美都是自己。
你知道嗎,你只是在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而這種想法平時就一直都有,只是你選擇了一個比較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說出來了而已。
新的一年,你是不是也信誓旦旦地立了一些flags,是不是立了之後還是什麼都沒改變,該打遊戲的繼續打遊戲,該追劇的繼續追劇。你依舊重複著立flag之前的懶散。
你覺得目標定了,祝福送了,就萬事俱備了,就差新年的這個東風徹底來了就會全部OK了。
可你有沒有發現,這與往常沒有改變的你並無兩樣。
從來不拒絕熱鬧但也很享受孤獨
2019年的最後一天,與已經過去了的364天,好像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正常的早起上班,下班後和公司同事一塊聚餐、唱歌。看著大家一起把酒言歡,大聲喊著「新年快樂」的祝福,我整個人顯得異常的清醒。
我想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吧。
我是一個從來不拒絕熱鬧但也很享受孤獨的人。
我喜歡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我喜歡一群人在一起時的歡樂氣氛。我不奢求我的家人、朋友能時時刻刻陪在我的身旁,我只希望在我向前披荊斬棘時,他們會一直在我身後,只要我回頭就一定能看到他們對著我笑。
而事實正如我所願。很慶幸,我愛的人,他們也很愛我,他們也願意一直陪著我,陪我哭或陪我笑。
孤獨,大概是我2019年聽得最多的一個詞。
貌似現在的人都活得特別的孤獨。或許有的是因為少年不識愁滋味,強說孤獨作為愁;亦或許有的是因為年紀到了,愁到無人可說、無處可訴,才會覺得孤獨。
莊子說過:獨來獨往,是渭獨有;獨有之人,是渭至貴。
我想這並不能成為我習慣孤獨的理由。如果非要給我的孤獨按上一個理由,大概是不再輕易地把自己的情緒暴露,怕那些不控制的情緒會給別人帶來傷害,臉上不會再有過於豐富的表情展現。
很多時候,有情緒了,就一個人想靜靜。如果非要問靜靜是誰,我會說:靜靜太多了,我也不知道是誰。
要是真的扛不住,崩潰了,就會在夜深人靜時,蜷在被窩裡,要緊牙關,任憑淚水無聲地滑落。
有時候哭,並不是因為當時遭遇了多大的困難或受了很大的委屈,而是莫名其妙地,情緒就像被開閘洩洪的誰,攔都攔不住。
可能吧,成年人的崩潰總是來的那麼莫名其妙又悄無聲息。
不喜歡熬夜卻很習慣熬夜
還差10分鐘就到零點時,我才拖著滿是菸酒味的身軀回到出租屋裡,拿出手機變充電邊給家裡人發了個「元旦快樂」的紅包。
想著寫好的文章還沒發,又匆匆忙忙地打開電腦。到底還是沒趕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時打上日更的卡,覺得蠻遺憾的。但轉念一想,這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年,也沒關係的。
發完文章,一個人對著電腦發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呆。
我沒想過,小時候作文裡寫的2020年就這麼到來了。即使我也沒想過為迎接它的到來而做什麼盛大的準備,但我還是覺得一切都來得那麼的不真實,就那麼眼睜睜的看著電腦右下角的日期變成了2020/1/1。
我不是一個喜歡熬夜但卻很習慣熬夜的人,不是因為忙也不是因為玩,只是覺得夜深人靜時,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的打擾,那這個世界才是屬於我的世界。我可以拿起一本書,看著看著就看到了凌晨一兩點,也可以拿起手機,刷著家人、朋友的動態或最喜歡的明星的消息。
那時的我,沒有任何精神上或肉體上的束縛,我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我可以回憶過往,可以思考當下,也可以暢想未來。
20歲的你與30歲的你
刷到一個表妹的朋友圈:「砥礪前行,不負韶華,20歲的三三,你好」。
哇哦,20歲的年紀,果真是一個花一樣的年紀。只是貌似距離我已經很久遠了。可明明我還是蠻年輕的呀,怎麼就有了一種歷經滄桑的錯覺。
最不喜歡過年的唯一一個原因就是:新的一年就意味著又老了一歲。我離奔三的距離真是越來越近了。
忘了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朋友問我:20歲的你與30歲的你會有什麼區別?
我想:20歲的我會滿心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也會天真地許願,祈禱明天會更好。而30歲的我,只會在平靜中若無其事地就過渡到了新的一年,不敢奢求明天會更好,只願一切都別太糟糕。
2020年的第一個晚安
我的思緒還停留在2019年,而2020年卻已如期而至。歲月匆匆,哪有不留遺憾的人生。來不及與2019好好告個別,但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2020,我還是儀式感很重地期待著2020的開始。
Flag還是會立的,計劃也是要寫的,管我到最後有沒有全部完成,因為哪怕中途我只是喊喊口號,我都可以讓自己振奮好長一段時間。
要是萬一一不小心就全都實現了豈不是一件很棒的事?
要知道flag是可以作為檢驗我們人生得與失的一個標準的。再要是很幸運地完成了一些計劃之外的事,那更是一件超驚喜的事。例如,2019年的計劃,我沒有全部完成,但意外的是我居然堅持寫了幾十萬字。
2019年,管你是悲是喜,都已經過去了,就像這行字寫完,末尾也加上了句號。
2020年,愛就愛了,浪就浪了,別顧忌太多,也別放肆太過。生活總是要留點痕跡的,就像冬日裡,呼出的綿綿不絕的熱氣。
2020,願我們一切安好。
全世界,晚安。
文/一隻喜歡魚的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以我之筆觸你之心;以其之故動你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