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最新修訂版《新華字典》(第12版)問世,此次修訂歷時5年,在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等方面,更加適應讀者需要。
《新華字典》出新版的消息一出,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並登上微博熱搜。也讓我深情回憶這本「國民字典」在自己學習語文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如果你收藏了第一版到第十二版《新華字典》,你不僅見證了《新華字典》的發展歷程,更是收藏了字典的文化變遷。
有句土話:「一張嘴就知道你是吃幾兩乾飯的」什麼意思?語言體現了一個人的內涵。而語言是由字、詞、句組成,字詞句除了向他人學習外,就是向「字典」老師學習。
相信九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國民字典《新華字典》一定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節。
01我的第一本教材以外的學習資料:《新華字典》
我的小學和初中老師基本是當地的代課老師或者省城下放知青,代課老師文化水平一般,多半初中或高中畢業,省城下放知青最多也就是高中水平。
我的中小學老師的語言也基本是土洋結合,我的小學到高中,因為沒學過漢語拼音,所以,讀字讀半邊是我們的特色。
記得三年級讀課文時,老師總是要提問,讓我們解釋課文中有些字或成語的意思,我總是望文生義去解釋,總被老師訓斥。
可我確實不理解這些字或成語意思,因為不懂這個字或成語背後的故事,也就無法理解這個字或成語的含義和寓意。
父母也解釋不了,問老師既不方便關鍵是很可能挨批,聽同學說《新華字典》能查到,於是向父母要錢,買了人生第一本課外學習資料,記得那時的《新華字典》定價幾毛錢不到,那時也是一筆奢侈的花費。
這本字典也是我在同學面前炫耀的資本,畢竟那時不是所有的同學父母都會給孩子買的。我用報紙把字典的封麵包了兩層,從此後這本字典成了我的「啞巴」老師。
這本字典也成了我家裡的收藏本。
02我的第二本學習資料《現代漢語字典》
說起來大家不相信,我們小學到高中二年級,除了課本、《新華字典》和老師印刷的作業試卷外,我沒有第二本學習參考書。
我的父親是一位老公安,工作認真踏實,總是受省級、市級表彰,他每天就是忙破案,對我的學習屬於散養式,放任我自由發展,所以他從沒想到給我買什麼參考書,完全放心把我交給老師。
我在高二時因為學習優秀,那年被評為縣級和地區級「三好學生」,兩地表彰的獎品都是一樣,一張獎狀和一本《現代漢語小詞典》.
我同時得到兩本字典,讓許多同學羨慕不已。後來家人將我獲得的縣「三好學生」的字典送給了親戚。地區級三好學生頒發的字典一直留存至今。
我的語言知識主要來自於字典。
03網際網路時代《新華字典》會不會遠離我們的生活
在網際網路時代,利用網絡檢索信息、查閱資料非常方便,動手翻檢字典這種「原始」的方式來查詢生字的方式,對年輕人來說不可思議。
雖然,在搜尋引擎上檢索漢字的音、形、義更加便捷,但也會出現信息蕪雜、篩選困難,內容相互矛盾、不辨真假等問題,尤其是在允許用戶對詞條進行修改的情況下,更增加了檢索結果出現錯訛的可能。
作為一本全民使用的基礎性字典,《新華字典》的規範性、可靠性和權威性非常突出,既反映了國家各項語言文字標準,又儘量做到與時俱進。
尤其是對中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於語言文字的學習階段,規範性和準確性至關重要,《新華字典》理所當然地成為重要的工具書。
《新華字典》成為中國最有影響的現代漢語字典,歷經70年而不衰、活力長存,截至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並於2016年4月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
年已古稀的《新華字典》陪伴了一代代國人成長,在網絡時代,我們雖然不一定再隨時動手翻檢它,但《新華字典》提供的高質量語言知識服務依然不可或缺。
現在的《新華字典》已經不是「啞巴」的老師了,它可以開口講話了。
最新版《新華字典》正文每頁附二維碼,用《新華字典》APP掃碼,就可看到當頁所有字頭的部首、筆畫、結構等信息,免費收聽字的標準讀音、觀看筆順動畫、查檢知識講解等,這位「無言的老師」也可以開口說話了。
《新華字典》依然是我們每個人不離不棄的忠實「伴侶」,他不會離開我們的生活,它永遠是幫我們成長的「無言的老師」。
關注嘟立處老師的空間,帶你走進不一樣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