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接觸數學、語文,到了初中,我們開始學習英語、化學、生物、地理,到了高中,我們依然學習這些科目,可每個學生的成績卻出現了很大不同,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有人只能上專科院校。
回想那些年我們學過的科目,哪一科最令我們頭疼呢?是公式和概念搞不懂的物理,還是「我認識它,它不認識我」的英語,或者是「氫氦鋰鈹硼」的化學,想必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吧,但有三門科目卻是學生們公認的「頭疼」,第一門是物理,第二門是英語,第三門可能讓人想不到,它是政治。
物理
說真的物理這門科目,難倒無數理科生,眾多學生為提高物理成績絞盡腦汁嘗盡各種學習方法,甚至報各種輔導班,卻依然擋不住考50分的「命運」,很多高中生也因為高一時物理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了文科,更有不少考生因為高考物理成績不如意而落榜,真令人頭疼啊。
從初中我們開始學習物理的力、電知識點,到高中學習物理的運動、磁場、電場、天體運動、波等知識點,尤其牛頓的三大定律看似概念好理解可做題卻很難,因此有學生把物理稱為「理三多」:概念多、公式多、實驗多,可物理真的非常難學麼?其實並不是的,若你做好三點,物理也能拿高分。
第一點:理解概念,物理概念比較多,所以我們先要理解概念,吃透概念,比如物體的慣性只與物理的質量有關,我們就要牢記質量才是衡量物理慣性的大小就行了,物體的摩擦力、速度都不會影響物體的慣性,因此學習物理第一步必須加強概念掌握;第二點:靈活運用公式多做題,物理與數學一樣,公式較多,我們要多做題,並且物理的題都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一個知識點就是一個題型,所以平常要加大對物理題型的練習;第三點:學會總結,任何科目的學習我們都要定期總結,只有總結了我們才能查漏補缺,快速提升成績。
英語
前段時間英語是否改成副科的話題讓人討論的沸沸揚揚,更有眾多家長支持取消英語,從這也可看出大家對英語的「憎惡」;確實如此,我國上億人學英語,可大多數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除了一些與工作相關專業的人才用到英語外其他人到了社會就把「英語」還給了老師,既然如此,為何國人還要花費十幾年時間來學英語呢?
隨著全球經濟化、貿易化,英語成了國際通用語言,當下教育是不可能取消英語的,其實我們不要把英語當作應試學科就好了,而應該把英語當作一種興趣,一種工具,對於大家所說英語難學,主要難在聽力和口語上,至於筆試部分,只要我們記憶大量單詞和經常閱讀英語類書籍、報刊,英語成績是非常容易提升的,大學考英語四六級也是非常簡單的。
思想品德(政治)
政治這門科目令學生頭疼,可能讓很多學生感到意外,其實政治真的非常難學,它沒有難以理解的概念,也沒有眼花繚亂的公式,但請問同學,在你上政治課時是不是有一種感覺,聽著老師講著講著自己就睡著了,它就是有這個「特效」。翻開政治課本全是文字,語句很長,有的章節連幅圖畫也沒有,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讀起來非常枯燥,很容易讓學生打瞌睡,這也是政治難學的一個原因吧。
無論最「要命」的是你到了大學,主修課程也有政治課,並且是4本教程,反正花小妹上政治課時可沒少逃課,而且政治是大學考研必考科目,可以說即便你高中不選擇文科不學習政治,到了大學無論你學什麼專業,都得學政治,可讓學生頭疼。
物理、英語、政治是上學階段最令學生頭疼的三門課,學習難度大,學生容易放棄,其實任何一門課都不難學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學習方法,比如物理要多理解概念、多記公式、多做題;比如英語要多背、多閱讀;只要我們掌握了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績,希望學生們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考出好成績,考上心儀大學。(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謝謝)
今日話題:上學階段,你認為最難學的課是哪一門?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