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層在建築功能上的作用主要有,提供大的室內空間,為建築物提供大的入口,在高層建築中部提供大空間。那麼一般情況下轉換層一般在幾層,轉換層在圖紙上如何看出,吊頂超過多少米要做轉換層呢?
一、轉換層一般在幾層
1、建築物某樓層的上部與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該樓層上部與下部採用不同結構(設備)類型,並通過該樓層進行結構(設備)轉換,則該樓層稱為結構(設備)轉換層。
2、一般情況下高層樓房會設有轉換層,那麼,轉換層一般在幾層呢?高層轉換層在哪層,主要是看開發商是如何進行考量的
3、如果從樓的結構和建築類型上考慮,一棟30層的房子,1至4層為裙房,那4層以上進入標準層,那第4層也就算是轉換層了。
4、如果從消防系統考慮。一般消防泵壓力都有一定項目,需要設置轉換層,其實就是給它加壓,可以使消防水順利到達頂層。從這一角度考慮,轉換層基本上設在中間層。
二、轉換層在圖紙上如何看出
轉換層在圖紙上如何看出,具體看結構總說明,再看四層結構平面。如果商業和住宅開間及結構相同,不需要轉換層,但是這種情況不多見。四層應該是轉換層。
按結構功能,轉換層可分為三類:
1、上層和下層結構類型轉換
多用於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它將上部剪力牆轉換為下部的框架,以創造一個較大的內部自由空間。
2、上、下層的柱網、軸線改變
轉換層上、下的結構形式沒有改變,但是通過轉換層使下層柱的柱距擴大,形成大柱網,並常用於外框筒的下層形成較大的入口。
3、同時轉換結構形式和結構軸線布置
即上部樓層剪力牆結構通過轉換層改變為框架的同時,柱網軸線與上部樓層的軸線錯開,形成上下結構不對齊的布置。
三、吊頂超過多少米要做轉換層
吊頂超過多少米要做轉換層,吊頂轉換層設置根據《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6.1.11 的規定。
吊杆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大於300mm,當大於300mm時,應增加吊杆。當吊杆長度大於1.5m時,應設置反支撐。當吊杆與設備相遇時,應調整並增設吊杆。又規定適用在超過3m後需要提供連接的轉換層結構。
反支撐的作用主要是當室內產生負風壓時,控制吊頂板面向上移動。當板面受到風荷載作用,板面會上下浮動,吊杆通常使用φ6~10鋼筋製作,可以控制板面向下的移動,而不能控制板面向上的移動,反支撐可以撐住板面不讓板面向上移動,從而達到控制板面變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