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網上小額貸款 鐵山一男子被騙5000元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人民網黃石7月29日電 28日,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一男子因一時大意輕信網上小額貸款公司,不僅沒見到貸款,反而被騙走5000元錢。

  家住鐵山的何先生一直想做點小生意,但是又苦於沒有創業基金。28日上午10時許,何先生在網上無意中看到一家小額信貸公司,宣稱可以提供低息小額免抵押、免擔保貸款,何先生看完後心動了,便點擊連結進入了該公司網頁,與一名自稱是貸款公司業務員的男子取得了聯繫。

  在電話中,該男子詢問了何先生需要貸款的數額、用途等情況,又核實了一番何先生的身份等信息,隨後稱何先生符合貸款條件,公司可以為他辦理10萬元貸款業務。接著該男子發來一份貸款協議書及其他一些表格,催促何先生儘快填寫,然後再傳真過去,這樣公司就可以早點為他辦理貸款了。何先生很激動,立即如實填寫了貸款協議及表格等各種手續。

  上午11時許,何先生電話又響了,對方稱要想拿到10萬元貸款,公司方面還得先查看他有無還貸能力,請何先生前往銀行匯5000元驗資費過來,隨後對方報給何先生一個銀行帳號,催他趕緊前去辦理,若一切順利的話,兩個小時後他就能拿到10萬元貸款。因急著拿到貸款,並且已經填寫了各種手續,何先生沒有多想,馬上來到附近銀行,往對方帳號上匯去了5000元現金。

  當天下午15時許,在家等得有些不耐煩的何先生打電話給對方進行詢問,卻發現對方電話無法接通,多次撥打後顯示電話停機,直到這時何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立即撥打110向鐵山警方報了案。

  目前,該案正在偵辦中。

  鐵山警方提醒:當個人需要辦理無抵押貸款時,務必去正規的銀行進行諮詢,切不可輕信社會上各種無資質的貸款公司,以免上當受騙。(肖晨霞)

相關焦點

  • 男子輕信網上快捷辦理信用卡被騙 警方快速止付挽回損失
    因輕信網上快捷辦理信用卡,湖北武當山一男子先後六次匯款,被騙共計18000餘元後報案,民警及時行動凍結騙子帳戶,為男子挽回損失。1月17日,家住湖北武當山的陳先生匆匆忙忙來到武當山特區公安局刑偵大隊報警稱遭遇網絡詐騙。
  • 孩子生病急需錢 男子網上貸款不慎被騙6000多
    孩子生病急需錢 男子網上貸款不慎被騙6000多2018年11月07日 03:53    來源:中國警察網   作者:談畫琳 李丹  中國警察網訊 因為孩子生病急需用錢,黃石一男子在網上申請貸款,不料被騙,錢未借到,反被騙走6000餘元。
  • 五一期間,廈門有十四人因輕信「網上貸款」被騙
    最大騙局:十四人因輕信「網上貸款」被騙  今年29歲的湯先生有著貸款、刷信用卡的消費習慣,而每每到了還款日的時候都是他最犯難的時候,每個月都靠東拼西湊才勉強還上款。由於四月湯先生剛剛買了新手機和電腦,這讓他五月的還款壓力更大了,於是他想到了到其他貸款平臺申請貸款來「以貸還貸」的「方法」。
  • 大學生輕信小額貸款廣告 為7000元欠下8萬元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 周丹 黃士峰)輕信小額貸款廣告,誰知這是噩夢的開始。直至昨日,大學生小鄒的家長才知道,孩子欠了8萬多元。昨日,來自荊州的鄒先生介紹,他兒子在武漢一高校讀大學,目前在家過暑假。前不久,荊先生接到個陌生來電,稱小鄒欠了其1萬多元,他和兒子核實後,轉帳還清了這筆債。沒過幾天,鄒先生又連續接到催款電話。
  • 「芝麻信用」貸款不用還?男子輕信騙子損失五萬元
    中國江蘇網9月13日訊 只要支付寶「芝麻信用」達到一定分值,就可以在多家網上信貸公司快速辦理小額貸款,而且不用歸還。遇到這樣的好事,你會心動嗎?不過,這肯定是個騙局,哪有貸款不還的道理呢!可受害人孔某,就輕信了一個自稱是專門替人辦理小額網貸的男子,最終10萬餘元的貸款是貸到了,卻被對方索要本金50%的好處費和手續費,緊接著,就是多家小額網貸公司的催款電話。孔某稱,今年7月份的一天,他在家裡上網,認識了一個自稱專門替人辦理小額網貸的男子,網名叫「貸款就找我」。
  • 男子輕信「網上無息貸款」被坑10萬 都給騙子旅遊了
    閩南網8月4日訊 貸款無息,最高金額可達百萬。在石獅務工的趙先生,輕信這樣的「網上無息貸款」,被騙了10.1萬,後悔莫及。昨日下午,石獅市公安局刑偵大隊通報,該大隊經過1個多月努力,破獲一起網上辦理信用卡貸款詐騙案,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涉案百餘起,受害人遍布全國各地,金額達數百萬元。  趙先生是80後,江西人,在石獅蚶江工作多年。
  • 校園貸款帳號不註銷影響房貸、車貸申請?男子輕信被騙20萬
    2021-01-10 12:19:31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舉報   男子收到
  • 【萊陽警方快訊】「網上貸款」錢沒見著反而被騙5000多...
    經過一番尋找,添加了一個自稱能夠提供大額貸款的微信好友「Cactus」,(經公安機關查實「Cactus」就是嫌疑人葉某進的微信名),該先以需手續費為藉口騙取邱先生200元,後又以刷銀行流水為由騙取邱先生的銀行卡帳號、密碼、手機號、驗證碼等個人私密信息,4次盜刷銀行卡內人民幣5100餘元。
  • 輕信「淘寶客服」理賠電話 大冶90後女子3小時被騙25500元
    輕信「淘寶客服」理賠電話 大冶90後女子3小時被騙25500元2020年07月13日 17:07    來源:中國警察網   作者:江明希7月8日,湖北大冶一女子就因輕信「淘寶理賠退款」被騙走25500元。
  • 海則灘鎮一男子在網上貸款貸2萬卻反被騙1.7萬,警方有話說~
    」01 簡要案情近日,靖邊海則灘鎮一男子範某在微信上下載了一個「京東金條」APP,並準備向該APP借款2萬元,對方先以註冊會員為由騙取1388元,後又以卡號綁錯及轉款未籤字為>由再騙取16000元。、電話和簡訊等形式的貸款廣告,貸款請選擇正規、合法的機構,走正規貸款流程。
  • 女子急需資金周轉 輕信網上貸款被騙1.2萬元
    (通訊員 葉至至 嚴琦)近日,黃石的陳女士因手頭緊,急需用錢的她輕信網上貸款,不僅一分錢沒貸到,還被騙1.2萬元。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55歲的陳女士經營著一家服裝店,經營不善,服裝滯銷,急需6萬元資周轉金。11月26日,陳女士無意間在手機上看到一條貸款廣告,因為不好意思向親朋好友借錢,又嫌銀行貸款手續繁瑣,看到貸款廣告的陳女士心動了。
  • 小夥想通過網絡貸款1萬元 卻被騙走1萬2千元
    摘要:西安小夥小聶本想通過網上貸款1萬元,結果幾個小時內,在對方的誘騙下,反而匯了萬餘元出去,到最後小聶才醒悟自己被騙了。此時,加上2000元的所謂保險,小聶已給對方打去12000元,但令小聶意外的是,他所申請的貸款依然無法拿到。
  • 女子為贏錢輕信麻將外掛 10分鐘被騙600餘元
    女子為贏錢輕信麻將外掛 10分鐘被騙600餘元2017年09月08日 15:09    來源:中國警察網   作者:方可 馮笑雅   中國警察網訊 黃石鐵山一女子在微信上找人幫忙安裝遊戲外掛軟體,分兩次給對方轉去680元紅包,誰知錢剛轉走,對方就把她拉黑了。
  • 網上尋找小額貸款 錢沒貸到反中招
    相關抵押,各類證明,還有一定的利率……「貸款」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設置一些條件作為限制,很多的不法分子抓住人們在貸款過程中怕煩、貪利的心理來實施詐騙。不久前,市民孫女士就因為想以低利率辦理小額個人貸款,而被騙子騙走2000元。
  • 漢中一女老師一個月連續被騙3次,被騙金額43萬餘元!
    今年7月7日,我公安機關接到本市某一中學女老師報案,聲稱其於6月中下旬在「赫茲」APP上認識一男子「林峰」,並添加其為QQ好友,後一直在QQ上相互聊天,「林某」每天對該女老師噓寒問暖,逐漸獲取了她的信任,隨著兩人交流感情加深,「林某」便經常向該女老師提起自己的賺錢副業,並聲稱要帶女老師一起賺錢,同時向其發送一張二維碼。
  • 遇到貸款「銀行做流水」要求轉帳,你可要當心啦!已有多人被騙!
    之後,對方又給吉某發來一張截圖,截圖顯示吉某的帳戶未激活,需要再轉款5000元,把帳戶激活一下。吉某又通過自己的微信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帳號上轉帳5000元。轉完之後,對方稱還需要再轉款5000元。吉某這次未再給對方轉帳。到了次日早上,吉某聯繫對方時,已經無法聯繫上了。
  • 12名大學生借了5000元,拿到3500元,被一個網上小額貸款騙局
    通過網絡平臺貸款5000元,實際手上只有3500元,12名大學生被騙。近日,河南省南陽市萬城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大學生詐騙「日常貸款」案件。該團夥的主犯李謀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並因詐騙罪被處以7000元罰款。
  • 輕信「網上解凍微信帳號」被騙千餘元
    2月17日,市民張女士反映,因輕信「網上解凍微信帳號」服務,結果被騙1100元。  近日,張女士登錄自己的微信帳號發現,因長時間未登錄號碼被凍結。她在網上搜索「微信帳號解凍」相關信息,一個網名為「專業破解」所發的信息引起她的注意。張女士將對方添加為 QQ 好友,對方表示收取200元費用,可以解凍微信帳號。
  • 勿輕信!太原一男子欲從網上貸款,反被騙了小三十萬!
    ‬本來需要網上貸款來救急,不料卻落入騙子的圈套,倒搭進去約29萬元。11月11日,迎澤警方通報稱,民警已抓獲6名為詐騙團夥提供銀行帳戶的嫌疑人。8月14日,馬先生在網上看到一條貸款信息,面對無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等各種優惠,急需周轉資金的他動了心,隨即下載註冊 APP, 並通過 QQ 添加了資格審核員。
  • 男子網絡交友被騙8000餘元
    反詐騙中心預警攔截境外語音詐騙電話1555起,凍結資金1792萬餘元。梳理上周的案件類型,從數量上來看,以下5類詐騙手段發案數量居前五位,分別是網上投資詐騙66起,網絡購物詐騙56起,網絡兼職詐騙52起,網絡小額貸款詐騙55起,冒充熟人、領導詐騙1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