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貴 「AIT」新館落成, 臺美關係是「更親善」還是準備「受...

2020-12-24 華夏時報

AIT臺北辦事處位於臺北內湖的新場館將於6月12日舉行揭幕儀式,圖為AIT處長梅健華3月21日在中國臺灣誠品松煙店主持「描繪美國:美國文學行旅特展」開幕。IC供圖

楊晶華

「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縮寫為「AIT」)臺北辦事處位於臺北內湖的新場館將於6月12日舉行揭幕儀式。新館佔地6.5公頃,共耗資70億新臺幣(約15億人民幣),成為美國在亞洲最貴的「使館」。「AIT」新館的防衛標準及美是否派遣高階官員赴臺參加典禮被外界所關注,成為《臺灣旅行法》生效之後,美臺關係發展的重要信號性事件之一。美臺近期的頻繁互動,加劇了臺海形勢的波譎之詭。

美將派誰出席「AIT」落成典禮?

「美國在臺協會」 是美國國務院依據《與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 Act)設立,負責處理美臺間的「非官方關係」民間組織。「美國在臺協會」雖然具有非官方身份,但《與臺灣關係法》的相關規定賦予其代表美國政府行事的權力,是完全官方職能的「準政府機構」。因此,「美國在臺協會」是美臺之間「非邦交國實質邦交關係」的直接體現之一,其一舉一動備受各方關注。蔡英文一行已於近日赴新館參訪,並強調「美國在臺協會」新館的落成,不僅是臺美之間的承諾,也代表雙方歷久彌新的友誼。

從「美國在臺協會」新館落成時間確定開始,多種說法就甚囂塵上,包括「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進駐維安」,「高階官員將赴臺出席」等。

對於外界所關注的「AIT」新館的防衛標準,「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梅健華於5月21日表示,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內湖新館「沒有陸戰隊之家」,「美國的維安政策不變」,並將延續現有編制,由少數的美國籍人員和多數的本地人員負責維安。至於美國將派誰前來出席落成典禮,目前依然不可知。這個議題在「臺灣旅行法」生效後尤顯矚目。

臺成為中美博弈的「戰略棋子」

「美國在臺協會」新館落成只是美臺關係發展的指標事件之一。美國川普政府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削弱了美國在全球與地區的戰略優勢,在其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及《核態勢審議報告》中,聲稱中國是一個「修正主義國家」,並將中國定位為與俄羅斯並列的「戰略競爭對手」,並採取了「競爭」和「遏制」的對華戰略。沉寂一時的「臺灣牌」再次被激活。

在美國國會與白宮親臺勢力的推動下,川普政府在過去一年裡,通過了一系列強化美臺關係的政策和法案,主要包括2017年6月,批准對臺出售總值14.2億美元的武器和技術;10月,在蔡英文出訪南太平洋島國過境美國時,宣布美臺啟用「全球入境計劃」(Global Entry)及「自動查驗通關系統」(e-Gate)互惠機制;12月12日,籤訂了附加「美臺軍艦互訪」條文的《美國國防授權法》,以 「強化美臺防務關係」;2018年3月16日,川普籤署生效了旨在為美臺高層互訪鬆綁的《臺灣旅行法》,觸及大陸底線;4月6日,核發向臺灣出售潛艇製造技術的「營銷核准證」,被視為支持臺方「國艦自造」計劃。此外,美國的「親臺」勢力呼籲美國政府應派遣高階官員,如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等參加「美國在臺協會」新館揭幕式,給大陸一個「下馬威」。

美國接連提出的一系列挑釁議題,屬於服務於對華戰略的遏制手段。臺當局對此歡欣雀躍,不僅大肆渲染美國對臺灣地區的支持及美臺關係的升級,還通過多條路徑和管道,爭取與美國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實質關係有更多的進展,以進一步強化美臺關係,提升臺灣地區作為美國遏制大陸的「戰略棋子」價值。

臺當局做出如此決策,主要考慮有三:

一是蔡英文執政後,採取了「親美、聯日、遠中」的對外政策,與美國基於戰略利益考慮啟用「臺灣牌」的決策不謀而合,這使得臺當局加強美臺實質關係甚至有所突破的信心和決心增強;

二是一定程度上緩解臺當局處理兩岸關係不當引發的壓力。蔡英文自執政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以「柔性」「隱性」「迂迴」的方式推動「臺獨」發展。推動「去孫化」「去蔣化」,切割兩岸的歷史聯結;阻撓兩岸民間往來,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高級將領等赴大陸交流,限制現任公務員登陸;推動通過相對敏感的「公民投票法」修正案;迎合美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等。兩岸官方聯繫機制因此陷入停擺。

蔡當局在兩岸關係問題處理上顯現出的「無能與無力感」,引發民眾不滿。另外,臺灣地區再現「斷交潮」。蔡英文上任兩年來,已有4個國家宣布與臺灣地區「斷交」,臺灣「友邦」減至18個,民意壓力劇增。有臺灣媒體表示,蔡當局「鞏固邦誼」的最有效方式不是「金援外交」,而是承認「九二共識」。因此,蔡當局此時迫切需要美國的支持與安全承諾,助其轉移民眾焦點,減緩執政壓力。美國此時的舉措無疑為其伸出「橄欖枝」。

三是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其個人執政風格的非傳統性,為中美關係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中美貿易戰從硝煙四起到鳴金收兵再到陰雲未散,中美大國間的博弈日趨複雜。臺當局企圖藉此時機,開展美國國會公關,爭取美國的支持,助其在拓展臺灣地區「國際活動空間」等方面有所斬獲,以賺取更多的政治資本。

臺欲借美蔭護尋求「臺獨」空間

目前中印、中日關係融冰,中美貿易戰有偃旗息鼓之勢,澳大利亞對華立場180度調轉,東亞格局、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從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及美臺關係等方面可供判斷的基本點,可以預估臺當局欲在中美之間的罅隙中,尋求「臺獨」空間的做法恐是「黃粱美夢」。

第一,從大陸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反對「臺獨」的決心考慮,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特別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是大陸首次將「六個任何」寫入黨的重要報告,既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警示,也強烈表達了大陸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的堅定信念。臺灣問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堅決不容挑戰,並且現在的中國既有能力也有實力,抵禦任何危害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的企圖。臺灣問題的解決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已被納入國家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頂層設計。要在臺灣問題上逼迫中國妥協幾無可能。

第二,從美國戰略利益的角度考慮,美國在臺海的戰略利益並不是幫助「臺獨」,把臺灣地區分割出去,而是將臺灣問題作為對華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幹預中國內政,遏阻和延緩中國發展,並將臺灣問題作為與大陸談判的重要籌碼之一。臺灣問題對於美國來說只是一枚易操作並屢試不爽的「棋子」。美國的終極戰略目標在於全球及地區利益,自然不會為了一枚棋子而放棄整盤棋局。並且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與中美兩國實力差距的縮小,美國政府對於事關海峽兩岸的言行和舉動,也開始克制和評估風險。因此,就美臺密切互動的內容來看,美國採取的一系列「親臺」動作的象徵意義更甚於實質意義。而臺當局緊抱美國「大腿」的做法,恐怕會在之後的美臺互動中失去更多自主性,不僅要以巨資承擔更大量的美國對臺軍售,還要在以往一些不能接受的議題上對美國做出讓步,是寸進尺退之舉。

第三,從中美大國博弈的歷史考慮,中美建交近40年以來,中美關係一直都是起伏不定,曲折前行的。即使在冷戰時期,面臨共同的安全威脅之時,中美兩國之間也是合作中有爭議。但在兩國關係發展遭受困難之時,中美兩國總能利用政治智慧,走出困境,開創新的發展階段。美國川普政府執政後,對外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強調現實利益,並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圍繞朝核問題、經貿問題、南海問題、臺灣問題的博弈,中美之間對抗與摩擦的風險上升,複雜性加劇。但中美關係作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其發展的好壞不僅關乎兩國的發展,也關係全球的穩定。並且兩國相互依賴程度日趨加深,協商機制日漸成熟,相信都不願輕易走向對抗。因此,兩國在臺灣問題上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不高。(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編王義偉 編輯嚴葭淇)

相關焦點

  • 美在臺協會新館落成 「捧臭腳」有據點了!
    ,美斥資2.55億美元(約76.5億臺幣)興建AIT新館,顯示出美對臺承諾強而有力,並會持續下去;代表美方出席典禮的美國務院主管教育與文化事務的助卿瑪莉.羅伊斯10日就已抵臺,11日私人行程中,去了臺灣知名餐廳鼎泰豐大啖臺美食。
  • 川普顧不上臺灣 AIT新館低調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新館落成,12日舉行典禮,華府派出助理國務卿羅伊斯參加儀式,比預期低調。美國還是有所忌憚的,而低調的場面,反映的是臺灣真實的處境。   今天剛好是「特金會」的日子,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新加坡。
  • AIT新館將啟用 美學者又「搞事情」:川普應派高官訪臺撐蔡英文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內湖新館6月12日將正式啟用,AIT前理事主席、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東亞政策中心共同主任卜睿哲日前卻跳出來「搞事情」,稱川普政府應派一名美國高級官員赴臺,參與AIT臺北新館落成活動,以此來展現美國反對「大陸對臺採取的懲罰手段」。
  • 美駐臺機構搬家或有「大動作」 派駐海軍陸戰隊?
    視頻中,梅健華走出AIT現址,搭乘臺北捷運到內湖站,向臺灣民眾介紹新館所在地,提到新館將於今夏落成,最後預告「美臺合作更上一層樓」。《自由時報》21日稱,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上周籤署「臺灣旅行法」,外界關注是否會有美國在任官員來臺參加落成典禮?AIT發言人遊詩雅20日僅表示,典禮相關程序還在準備階段。
  • 美陸戰隊不會進駐AIT新館 未來或是蔡英文外逃的中轉站
    美陸戰隊不會進駐AIT新館 未來或是蔡英文外逃的中轉站「臺獨分子」要失望了,美陸戰隊不會進駐AIT新館。由於「臺美斷交」後,AIT屬於非營利性民間機構,過去未派美軍駐守辦事處。美方派駐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隊(Marine Corps Embassy Security Group),通常是針對有邦交關係的大使館。美國雖然有軍方人員在臺北辦事處,但這些武官並不穿軍服。
  •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若升格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
    作者 楊仁飛 廈門市臺灣學會副秘書長、研究員        在臺美現有各種關係中,除了美國國務院與美國軍方主導的臺美互動政策外,「美國在臺協會(AIT)」顯然成為美國務院對臺非傳統安全領域全方位合作的實施與推動單位。
  • 「月租金1塊錢1平米」的AIT新址真能給臺灣帶來安全嗎?
    曾參與過1978年「美臺斷交」抗議的臺灣資深媒體人蕭師言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臺當局被美國人拋棄過無數次,在美國眼裡,臺當局像是「一張手紙」,更談不上什麼安全承諾。根據已經公開的信息,AIT臺北辦事處內湖新址造價2.16億美元,堪稱全亞洲最貴的「美國機構」,比在巴格達和北京的全球前兩大美國大使館花費還高。據了解,這座新館將符合國際綠建築標準,內有太陽能和汙水處理等綠能科技,6.5公頃的佔地僅開發15%,其餘保留自然生態。為了安全考慮,這座新址舍採用堡壘式布局,並具有反恐設計,不但承包商是美國公司,連工人都來自美國。
  • 「美在臺協會」典禮 蔡英文馬英九「互視對方為空氣」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13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12日在臺北舉行內湖新館落成典禮,現在美國國旗緩緩升起,美國國徽掛在了新館大門。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及AIT理事主席莫健等人一同為新館揭幕。
  • 它的開張,是美臺長期勾結的信號,也是蔡英文給自己留的後路
    「美國在臺協會」( AIT)臺北新辦公大樓6月12日開張。此前,圍繞該樓的落成,西方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一位美國高級官員將會參加,此前許多人推論這個高官有可能是美國國安顧問博爾頓。但現在消息人士透露, 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可望出席AIT新館落成典禮。該來的沒有來,蔡英文有點失落。
  • 美國在臺協會開館儀式:美國自2015年以來派出最高級別國務官員
    不過隨著新館開張的消息傳出,這個被臺媒號稱是「亞洲最貴『美國使館』」的項目又被挖出「積欠臺灣工人工資」、「1平1塊錢『賤賣』美國人」等黑料。而今日現身活動現場的馬英九,還「自曝」是這個飽受爭議遷館項目的「幕後推手」。
  • AIT新址落成四周人潮洶湧,民眾高呼蔡英文下臺,舉著正義的標語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新址12日正式落成啟用。喜不自禁的蔡英文在落成儀式上大喊「臺美關係未來將持續譜寫更好、更令人振奮的新章節」。不過,島內民眾對此卻不買帳。島內有學者稱,美方為祝賀新址落成而派出的官員的層級「不如預期」,因為「派誰都會得罪北京」,而所謂美國「挺臺」只是為了換取經濟利益。
  • 「臺美」關係將提升為「準建交」狀態?
    此前還曝出美國應臺灣地區邀請,派出海軍陸戰隊員進行滲透作戰以及登陸作戰教學等,而近日,就連「美臺」之間相當敏感的「外交關係」,似乎也有了新變數。美一委員會提議,提升「美在臺協會」處長位階近日,美國的一個名為「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組織在國會上發表2020年年度報告時指出,為了提升「美臺經濟合作」,建議將「美國在臺協會」也即AIT的處長位階進行提升,其任職直接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通過。
  • 臺灣當局色情招待日議員 日臺流行「肉體親善」
    圖為刊出醜聞的那期《FLASH》雜誌   今年下半年以來,親臺日本議員非常活躍,不斷有各級代表團訪問臺灣。這些日本政客到臺灣後,只要有機會就鼓吹「日臺親善」。不明就裡的人還真以為日本議員赴臺是為了提升「親善關係」,而日本《FLASH》雜誌最近刊出的一篇報導,讓人們看到了許多日本訪臺議員的真面目。該雜誌直指一批日本政客到臺灣玩女人,將一場「日臺親善」變成了「肉體親善」(兩者在日語 中的發音相似)。  日本議員演繹「極樂臺灣」  前幾年,日本一家雜誌出版了在臺灣買春的專刊。
  • 24周年:上圖新館落成開館記
    在此以前,上海圖書館還接收原亞洲文會圖書館的藏書。當年,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朱鎔基、市委副書記陳至立以及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計委有關領導都到現場視察,聽取關於新館籌建進展情況的匯報。至1991年4月,經過調整,一個集思廣益、體現智慧結晶的新館方案終於確定。當時,市委要求籌建工作要抓緊進行,並提出「兩年準備,三年建成」的要求。市政府把新館建設列為「八五期間」重大工程項目之一。
  • 楊蘇棣再炒作美海軍陸戰隊將進駐AIT新大樓 美國官方拒絕討論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主任楊蘇棣【環球網綜合報導】對於臺灣媒體曝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主任楊蘇棣透露,美國海軍陸戰隊小分隊將進駐AIT臺北新辦公大樓,美國官方拒絕就特定事宜進行討論,僅表示少量美方人員與大量當地僱員一道
  • "美在臺協會"又有小動作 這次在臺北買房了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美在臺協會」花費11.6億(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2.6億元)向臺灣公司新美齊購買了一棟預售商品樓,該資產位於臺北市天母中山北路六段巷內,原本計劃修建地上13層、地下3層的方案,將因此次購買變更設計。據報導,「美在臺協會」設立近40年,從來沒有在臺灣買過房地產。1979年開始,AIT臺北辦事處和宿舍一直都採取承租方式。
  • 蔡英文親美無底線:臺上飆英語 臺下與美方套近乎
    「美國在臺協會」舉行新館落成典禮,蔡英文與美方代表互動密切。(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6月12日電 12日,「美國在臺協會」新館舉行落成典禮,美方派美國務院主管教育文化助理國務卿羅伊斯(Marie Royce)、眾議院議員格雷格·哈珀赴臺參加,如此「陣仗」讓蔡英文抓住一切時機在儀式上與美方套近乎,其舉止令臺媒咂舌:「蔡英文眼裡只有美國人」。
  • 蔡英文自嗨:面對大陸"打壓" 美讓臺民眾感受到"美國挺你"
    原標題:蔡英文又自嗨:面對大陸「打壓」 美方讓臺民眾感受到「美國挺你」蔡英文接見AIT主席莫健【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徐亦超】因與舉世矚目的朝美領導人會晤「撞期」,「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新館於6月12日低調落成。
  • 蔡英文沾沾自喜:美方讓臺民眾感受到「美國挺你」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因與舉世矚目的新加坡「特金會」撞期,「美在臺協會」(AIT)臺北新館於6月12日低調落成。第二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便接見了AIT主席莫健。她在致辭中頗為沾沾自喜地稱,面對中國大陸的「打壓」,感謝美國對臺灣的支持,讓臺民眾感受到「美國挺你」。
  • 「美在臺協會」再搞事 臺民眾舉五星紅旗高喊「蔡英文下臺」
    據臺灣深綠媒體12日報導,在「美國在臺協會」內湖新館,美國國務院副助卿巴斯比(Scott Busby)、AIT處長酈英傑與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等現身。場內舉行儀典時,場外有人聚集抗議,高舉五星紅旗及「AIT GET OUT」紅布條,並高呼「蔡英文下臺」 。現場有「中華愛國同心會」「新希望聯盟」「如影隨形愛臺灣聯盟」「第三勢力333政黨團結聯盟」等團體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