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骨夫婦修成正果
由霍建華、趙麗穎等超強陣容連袂出演的傳奇仙俠虐戀大劇《花千骨》於昨日(7日)正式收官大結局。小骨魂飛魄散後轉世,與師傅泛著小舟幸福的過著隱居生活。這部一舉奪下50城收視率破3%的成績,創造了中國周播劇最高收視紀錄的暑假強檔,自開播以來不僅雄踞全國網、CSM50城雙網收視榜首,屢屢刷新自身創下的中國周播劇最高收視紀錄。除此之外,突破165餘億的網絡播放總量,高達82.1億的同名微博閱讀話題量等傲人網絡數據,都展現出《花千骨》驚人的公眾影響力和覆蓋率,這個曠世奇戀的故事憑藉著虐心的劇情、電影級的畫面質感和超高人氣的偶像陣容,創造了自《古劍奇譚》之後周播劇的又一高峰。
結局倉促 14分鐘就把小說結局演完了
昨晚,已經播出了了三個月的《花千骨》正式迎來結局,劇中,花千骨心灰意冷故意製造出殺盡長留眾人的假象,白子畫無奈出手應對,小骨魂飛魄散,尊上痛心不已。殺阡陌強行留下小骨一魄。讓花千骨轉世。轉世後的小骨與師傅泛著小舟幸福的過著隱居生活。
至此,師父不再為了蒼生再去負了她。尊上可謂從最初的「願褪千年仙骨,換你一日盛開」,到如今的「不求一日盛開,只求你永世都在」。
不過,對於最後一集大概短短14分鐘的對大結局交代,網友表示:「說好的尊上瘋魔三十年呢?!說好的竹染救回一魄呢?!說好的殺阡陌甦醒呢?!小骨剛死沒幾分鐘,就轉世與師傅永生永世了!全靠尊上和儒尊的幾句對話就把大家的結局表達完了。!」
小骨在大結局中魂飛魄散
瑪麗蘇神劇大熱得益粉絲經濟
《花千骨》到底有多火?前不久有個奇葩新聞足以說明:黑龍江哈爾濱市公安局通報稱,一名被通緝的《花千骨》劇迷逃犯因為實在忍不住想看劇情發展,結果去網吧追劇時被警方抓獲。如此神劇到底憑何如此火爆?事實上,這個內容詭異奇幻,愛情悽美動人的虐心禁忌師徒戀故事雖然虛無縹緲的觸不可及,但無論是瑪麗蘇式的男女主角,還是違逆天命式的師徒戀,幾乎就是給滿滿少女心的青春萌動少年們獨身定做。諸如「白子畫,你若敢為你門中弟子傷她一分,我便屠你滿門,你若敢為天下人損她一毫,我便殺盡天下人」這般蘇到極致的臺詞,足以被奉為懵懂少年少女的表白聖經。從本質上而言,《花千骨》同樣也可以被歸納為「粉絲經濟」的範疇,除了高人氣的偶像主角之外,更重要的是滿足了特定觀眾群體的心理需求,這種以情感認同形成的「粉絲經濟」威力同樣不可小覷。
周播劇挑戰傳統 倒逼品質製作
相較於辛苦追邊播邊拍的美劇、韓劇,國內大部分觀眾還是更習慣於傳統的電視臺劇場每天兩集或三集連播的模式。可以說周播劇這種概念是對於傳統收視習慣的挑戰,之所以湖南衛視敢為人先首吃螃蟹,這也與其主力收視群體集中於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觀眾密不可分。這樣顛覆傳統收視習慣的模式,客觀上倒逼了製作方對於電視劇的品質要求——如果劇情和角色人物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是很難保障喜新厭舊的收視群體流逝。從這個角度而言,突破國內觀眾現有收視習慣的周播劇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製作模式上都還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但它對於品質的要求卻是毋庸置疑的。觀眾們也會用他們手中的遙控器和滑鼠,對於這些周播劇做出最直觀、最殘酷也是最真實的判斷。
中國式周播劇路在何方
客觀上說,目前以《花千骨》為代表的「中國式周播劇」本質上只是在播出頻率有別於「日播劇」,並沒有在精髓上習得歐美周播劇中單集完整故事性及調動觀眾積極性的互動元素,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國式周播劇」還只是屬於周播劇的初級範疇。除了需要培養能夠接受周播劇收視習慣的觀眾以外,劇集的主創團隊從劇本創作開始就應當深植周播概念,在進行影視化改編便應塑造懸念闖關的黏著度,同時注重對於流行元素的抓取,保障周播劇在間歇期的話題發酵。進而朝著「邊拍邊播」的高難度作業發展,實現作品開放性和互動性的試水,只要假以時日能夠持續給觀眾帶來時效感強、話題性濃的豐富收視體驗,相信中國式周播劇便真正有了新的方向。
責編:王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