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之前是肯定需要篩選一下的,因為期刊綜述超過28000多個,僅在開放期刊目錄中就超過9500種期刊,所以選擇期刊是必要的,那麼期刊篩選應要考慮以下因素:
1、一般期刊都會在官網列出他們的收錄範圍和目標(投稿須知也可以看一看),這方面一定要仔細閱讀。例如,臨床癌症研究網站指出,該雜誌優先考慮有可能導致臨床試驗的新藥和分子靶向製劑的實驗室和動物研究。
2、通過大範圍篩選後,再查看該期刊近幾年是否有與你相似的文章。可以用你的論文的關鍵詞,去檢索以下獲取五年發表的相關論文,研究一下這些論文與你相似度以及質量對比怎麼樣的。例如,你針對某個問題做了一項包含50名患者的臨床研究,但是這個期刊有個論文對於這個問題進行了包含300多人的臨床研究,那麼可以斷定的是,該期刊不會對你的論文抱有好評。
3、審稿流程。有些期刊審稿耗時非常的長,這一點也應是考慮是否投稿的因素。除此之外你需要研究明白以下幾個問題:該期刊的同行評審流程是什麼?是開放同行評審(open peer review)? 還是傳統流程? 發表評分標準怎麼分配比重?是否審稿者將technical review獨立出來審核? 你是否願意讓文章以這樣的方式被審核?
4、期刊限制。向不接受你所寫文章類型的期刊投稿肯定會被拒絕的。例如,英國外科雜誌,不接受發表病例報告。因此確定期刊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注意與字數相關的要求也很重要。如果你的手稿是7000字,而雜誌接受的論文不超過4000字,那麼就需要提前進行論文修改潤色,避免浪費時間。最後就是出版成本,有些期刊收費特別高昂,一定要了解清楚。
5、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這個數字通常代表該期刊的知名度,雖然學術界目前對於這個評判方法存在爭議,但是還是目前最主要的一個方法。通常影響因子越高、代表名氣越高,那麼相對的就是,因子越高,競爭越高。衡量一下自身情況、科學價值、論文質量,然後選擇一個合適的就好。
6、查看期刊曝光方式。期刊發布分為兩種方式,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就是面向所有人的,可以在Internet上搜索到你的論文,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獲取,因為這樣可以提高被使用和引用。那麼封閉式的,只能用傳統的訂閱方式才能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