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徵集志願的公布其實可以看出哪些學校和專業並不是學生和家長青睞的,這些選擇雖然不能完全反應學校和專業的真實水平及就業情況,但卻具有極強的參考作用。
今天我們通過四川省一本徵集志願的對比,來看看哪些學校和專業被冷落,再分析一下原因,從而為明年及以後的考生提供一些幫助。
先看文科:
一、從文科徵集志願來看
1.基本上沒有出現好學校、好專業出現在徵集志願中。徵集志願中沒有出現名牌大學和高水平學院,一般院校中出現的徵集志願也主要是:院校較好,但專業不好,如成都理工的人力資源管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護理學。這些專業在這些學校中都屬於邊緣專業,學生和家長認同度低。
2.合作辦學和獨立學院。這類學院收費高、也不是學校的好專業,知名度和品牌上嚴重不足,不被認同情理之中。
3.定向西藏的專業和考生。這和之後的理科、和第二批、第三批出現的徵集志願一樣,學生不願意畢業之後到艱苦地方工作,特別是西藏這種特別艱苦,還必須具有良好身體條件的學生才能去的,家長和學生都不敢冒這個險。
這說明一個情況,一本學生對徵集志願看重學校本身實力和專業潛力,與其去讀一個很冷很偏的一本學校,不如讀一個好的二本院校,以他們的成績,在二本院校的錄取中是佔據了最有利的優勢的。
二、從理科徵集志願來看
1.第一批徵集志願中存在多所較好院校或者較好專業。如河海大學的工業設計、廈門大學的醫學類、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等一批定向西藏的志願,西南交通大學的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北京體育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華北電子大學等,沒想到的是天津、河北的多所大學、北東的很多大學甚至包括中國醫科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一批較好大學都沒錄夠生源,不過仔細分析也能看出那些出現在徵集志願中的專業基本上不屬於熱門專業或者不是本院校裡的強勢專業。
2.其他地區的大學相對好一些,出現徵集志願的依舊是那些專業認同度低,屬於大學內的邊緣專業出現徵集志願。由於東部地區合作辦學較多,所以眾多收費高的民辦院校和沒有多少知名度的院校出現徵集志願,而且繼續出現在第二第三批次徵集志願中,說明考生和家長並不願意出高價去讀民辦的非知名學校。如溫州肯恩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浙大城市學院(這種就是獨立院校,是民辦的,畢業證都不是浙大)。
3.重慶、四川兩地院校,因為屬於原大四川的範圍,指標較多,有許多較好的學校出現在徵集志願中。如重慶郵電、重慶交通、重慶理工、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南交大、西南石油、四川農大、成都理工和幾所醫學類大學。
4.西南地區如雲南貴州,西北地區如西安多所大學出現徵集志願,也是專業偏冷。唯一奇怪的是遵義醫科大學的麻醉學專業竟然出現在一批次徵集志願中,這算是最大的意外了,因為這所醫科大學麻醉學在國內是比較好的專業,誰搶到了算是撿漏。
5.第二第三批徵集志願能夠看出考生和家長真正的選擇。這和文科分析的一樣:一是過分偏遠的學院如西北、東北的普通學校不如不去;二是本來就不是特別有名氣的學校,你的專業還是自己院校的邊緣專業,這是不可能去的,我不如在二本找好學校選擇好專業,估計考生是不服從調配所以導致的;三是東部的、包括省內的那些高收費專業(所謂合作辦學、異地辦學,分段收費、獨立學院等)都已不再被青睞;四是定向到西藏的在第三次徵集志願中集中出現,說明大家並不願意到艱苦地區去,也是在看二本的希望。
總之,從今年四川考生的徵集志願中,不難看出考生們對地方條件較差的偏遠院校、對雖然院校還可以,但是屬於院校內的邊緣專業或者認為就業差、市場飽和度高的專業是不認同的。
而且因為疫情,出國機會並不被所有學生和家長看好,大多數家長也認識到,花很多錢去讀什麼國外合作學校,不如在國內選擇一個好人院校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