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務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86年7月的財政稅務系,1987年因與當時的廣東省稅務局共建稅務專業,遂改名為稅務系。1998年,由於稅務專業調整為財政學學專業,又恢復為財政稅務系。2004年,增設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專業,財稅系更名為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2008年6月,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按學科分設,遂更名為財稅學院。2010年,新設資產評估專業,2011年,新設註冊稅務師專業方向。2011年3月,與廣州市地方稅務局共建廣東財經大學稅務幹部進修學院。幾經易名,於2013年4月正式確立為財政稅務學院。
財政稅務學院經過30年的發展,至2016年4月,學院擁有教職員工51人,現有專任教師4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講師17人;擁有博士學位25人,博士後研究人員4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以上學位17人;同時,擁有客座教授42人,實踐導師26人。經過不斷的發展,學院現有財政系、稅務系、資產評估系和財稅管理信息化實驗室4個系室,開設了財政學、稅收學、資產評估、稅收學(稅務師)4個專業(專業方向),2006年,財政學專業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並被確定為校級重點學科,2007年3月被評為廣東省省級重點(扶持)學科,2010年8月,財政學(含稅務)專業獲國家級特設專業,財稅管理信息化實驗室水平先進,設施完善,屬於國家級重點示範實驗室;學院同時主設有財稅信息化、政府採購、納稅服務以及非營利組織等4個研究中心。現擁有在校全日制本碩生2000餘人。
財政稅務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優化師資隊伍,加強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與創新,改善辦學條件,提升專業建設的水平與質量。財政理論與政策研究創新團隊作為國民經濟人才培養與創新團隊之一,獲批為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團隊,公共財政研究創新平臺獲2011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參加學術會議60餘人次,舉辦學術會議近10次,舉辦學術報告60餘場;赴澳大利亞、加拿大、喬治亞等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6人次;先後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40餘人次到訪講學;專任教師中兼任教育部財政學類教指委、中國財政學會、省政府顧問等社會職務15人次。
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保證了專業基礎厚、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複合型、應用型等專門人才的培養,至今學院已向社會輸送了4500餘名畢業生,其中絕大部分都已成為財稅、海關、公安等政府部門的中堅和骨幹,湧現出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衛士、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務工作者、全國稅收徵管能手、全國二級英模等先進或英雄人物。
經過28年的薪火相傳,展望未來,財政稅務學院將繼續秉承廣東財經大學優良的辦學傳統,將繼續以自身獨特的專業特色、優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薰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培養更多人品和學品具有影響力的群體,以更加開放和務實的姿態,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二、專業介紹
財政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以財政基本理論為基礎,突出財政知識的應用、財務會計等業務技能訓練,培養具有宏觀視野,經濟管理理論基礎紮實,熟悉國家財稅法律法規與政策,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勝任財政、稅務、海關、國有資產管理以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部門、教學與科研部門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應用經濟學、公共管理學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初級財務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財政學、西方財政學、政府預算管理、政府財務概論、稅法、政府採購學、地方財政學、績效預算管理、稅收管理、中國財稅史、國有資產管理等。
學生就業情況:2014年就業率97.2%,2015年就業率100%。
學生就業方向:財政、稅務、海關、勞動和社會保障、公安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機構、金融等領域從事相關業務和管理工作,在教學與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稅收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稅務、會計、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涉稅業務、財務會計等專業技能, 具有從事稅收徵管、企業稅務管理、稅收籌劃等經濟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知識、能力、素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稅務專門人才,為財政、稅務、海關部門等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部門、教學與科研部門提供應用型稅務專業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應用經濟學、財政學
主要課程: 稅法Ⅰ、稅法Ⅱ、稅法案例專題、稅收概論、中級財務會計學(上)、中級財務會計學(下)、稅收管理、稅收籌劃、納稅檢查、稅收專業綜合實驗課、涉稅服務實務等。
學生就業情況:2014年就業率100%,2015年就業率99.4%。
學生就業方向:稅務、海關、財政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企業、中介機構、金融等領域從事相關業務和管理工作,在教學與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資產評估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經濟學與管理學基本理論為基礎,旨在培養擁有紮實的資產評估專業知識,掌握現代資產評估專門技術與方法,能在資產評估相關中介機構和企業、以及房地產等政府管理部門從事資產評估業務和管理工作的基礎紮實、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法學
主要課程: 資產評估概論、企業價值評估、無形資產評估、機電設備評估、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財政學、經濟法、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資產評估概論、建築工程評估基礎、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等。
學生就業情況:2014年就業率100%,2015年就業率100%。
學生就業方向:在資產評估相關中介機構和企業、以及房地產等政府管理部門從事資產評估業務和管理工作。